这是续海亮第二次穿上西服,他认真洗了把脸,带上头一天晚上刚刚写好的发言稿,在众人的帮助下上了车。对于一个坐惯了轮椅的读书人而言,出趟“远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55岁的续海亮是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段纯镇段纯村一名残疾人作家,由于行动不便,他平常的活动范围只在自家的窑洞周围。这一次出“远门”,其实是去参加县里为他举办的作品研讨会。
这样的经历,7年前也有过一次。那是续海亮第一次穿起西服,打上领带,在不大的礼堂里致辞。“我几乎不认识台下的那些人,但回荡在礼堂里的掌声让我终生难忘。”续海亮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4岁那年,续海亮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高烧了几天,忽然间感觉不能走路了,很快脖子也不能转,只有嘴巴和眼睛可以活动。”经过多方医治,他勉强可以坐在小板凳上挪动,不能随便出门,上学必须靠哥哥背。“家里8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4。我哥他们背着我上学好多年,后来他们高中毕业,不能再背我上学了,我念完初中也就辍学了。”
16岁那年,续海亮的大哥让木匠帮弟弟做了一双拐杖。经过3年的肢体康复训练,续海亮勉强能够拄着双拐行走。“当时,父亲坚持让我学医,他拿了许多医书让我看,他想让我学成后自食其力。”续海亮说,“可是那些医书,我怎么都看不进去,翻两页就打瞌睡。后来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看到了我哥书包里的小说,那些精彩的内容一下子吸引了我。估计就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文学。”
在书海里,续海亮仿佛忘记了自己现实中的困境。他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还不时和大哥讨论一些小说章节的笔法。“看多了,就有点手痒,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决定自己写小说。”
当校长的父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他劝续海亮:“写小说首先得深入体验生活,你身体条件达不到,缺少生活阅历,能写出来吗?你可以把文学当作一种爱好,还是学医实在。”
年轻的续海亮哪里听得进去,他列举出一堆残疾人作家来反对父亲的说法。“当时年轻,觉得自己当一个作家的理想一定能实现。”续海亮说。
由于酷爱写作,25岁那年,续海亮被段纯镇政府录用为一名话务员,兼做一些文稿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我每天一边值守电话总机,一边起草修改各种材料,有时还写点通讯报道,忙得不亦乐乎。”
续海亮在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他陆续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杂文和通讯。“当时的镇党委书记鼓励我多写一点,将来争取出一本书,这让我更加有动力。”
1994年,镇政府已经不再需要话务员了,但当时的领导看他工作认真,安排他做了档案员,继续给他提供创作条件。续海亮把工作中听来的故事精心改编,写出了许多篇有趣的小说,他根据同事们聊天内容创作的《找乡长》发表后,被人们纷纷传阅,颇受大家好评。
年近50岁时,续海亮的双腿日趋无力,关节疼痛也越来越严重,他无法上班,开始埋头在家里继续创作。他住在村里一个古院落的窑洞中,卧室、书房、客厅加起来总计不足20平方米,炕上的小桌上堆放着大量的书籍,他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地阅读、写作。
年迈的母亲,每天都会把一天中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讲述给他,让他能有更接地气的内容。每天在家中博览群书和母亲从外面带回来的街头巷闻,几乎变成了续海亮创作的全部来源。“有时候想想,特别有挫败感,要是自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我一定会好好看看这个没有看完的世界。”
围绕各种接地气的题材,续海亮短篇小说集《夜晚为何虚掩门》面世了。他的作品大多关注基层的农村生活和农村变迁,其中有对基层干部官僚腐败现象的批评和讽刺,也有对广大农民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的忧虑,他的笔触始终投向淳朴的农民,饱含着浓厚的乡村情结。
在这次作品研讨会上,续海亮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再落泪,台下曾经的那些陌生人也都已经成了自己的老朋友。在发言中,续海亮除了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再写出一些满意的作品外,还多了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村里的农家书屋赶快办起来。
“村里还有很多年轻人,我希望他们也能多看一些书,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我们的村子很小,但是书里的世界很大,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在阅读中找到快乐,找到方向,找到自己的梦想!”续海亮说。
本报记者 苗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