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在北京香山经营着一个小菜店——邻和菜店,小马是他的老顾客。这一天,小马在挑选完商品后,并没有拿出钱包,而是用手机扫描了下老贾收银柜台钱的一个二维码,在输入17元的金额后,小马离开。
很快,老杨的手机收到提示,他的账户里多了17元。支持他们完成支付的是一个叫邻和的O2O微信会员卡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老杨就可以给小马发卡,小马也就不用再带零钱了。
老冯是一个草莓种植户,家里种了4个大棚。往年的做法都是把草莓卖给小贩,由小贩带到社区里卖。
2015年3月的一天,老冯分出几个小地块,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众筹认领地块的人。认领以后,这个地块产出的草莓就全归认领者。
很快就有几个人付钱认领。接下来的几天,老冯把这几个小地块上每天草莓的生长情况都拍成照片发给它的主人。草莓成熟后,老冯把采摘好的草莓装好,配送给它的主人。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尝试,但是参加认领的几个人对这个方式却非常满意。
这给了老冯很大的信心。老冯说,“如果坚持这样做上一年的话,他就不再需要跟那些小贩打交道了。”
老冯自己也算了一笔账,他的草莓卖给小贩一斤是15元,直接卖给消费者,一斤是30元。如果以后能全部直接卖给消费者,他的收入可以增加一倍,利润增加就更多了。
农民能用的O2O工具才是最好的O2O工具
就国内主要的O2O网站和APP而言,让普通农民自己来完成一系列的在线操作过程还是比较困难的。比较可喜的是,国内已经有一些互联网公司在着手开发适合农民使用的O2O工具,近日,记者联系到给卖菜点提供支付和客户管理工具的邻和科技的负责人丁景涛,以及给草莓种植户老冯提供众筹工具“董小秘”的负责人连杰。
丁景涛分析认为,在中国任何一个伟大的全面创造性的活动,少了农民的参与,都只能是局部、小部分。在这个伟大的互联网+的大潮中,如何构建一个更方便于农民参与的外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个是网络硬件环境,需要政府投入资源建设;另外一个就是方便农民使用的互联网工具。
“农民能用的O2O工具才是最好的O2O工具。”丁景涛说,“团购,在线订单,在线支付这些O2O的场景对于城市白领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农户来说,这些被印证为真实有效的方法却依然陌生。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工具太复杂了。农民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喜欢简单的东西,如果一件事情,你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跟他说清楚,他基本就不会去尝试了。第二就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劳动,所以能用来操作电脑或者手机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丁景涛进一步解释:换言之,农民需要的是一看就会、一试就灵的产品。“我们给农民开发的发卡系统只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扫一下二维码,第二个就是输入金额,发卡就完成了;刷卡消费同样也是两个动作,扫码、输金额。所以我们的培训一分钟就完成了。”
丁景涛和他的团队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农村的网络环境还不足够强,很多地方手机上网不方便。他希望政府能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支持农村的网络建设。
用互联网+把农产品的消费者和农民联系起来
“农民是最需要众筹的群体。”众筹神器“董小秘”创始人连杰说,“对农民来讲,至少在第一产业上,他们付出了最多的劳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联接用户。众筹不仅能筹集到钱,也是一个宣传产品、发现用户、锁定用户的利器,同时还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联接,用机制解决了生产过程不透明的问题。
在连杰眼里,众筹神器的产品设计就是让农民一键完成创建和发布众筹,并且让看到项目对项目感兴趣的人一键联系到众筹发起方(农户)。“在这两个一键完成的动作的同时,我们已经为农户创建好了一个管理环境,方便向老冯那样的农户管理对他的草莓感兴趣的人,完成支付、生产过程展示、发货等功能。相当于给了农民一个简易的客户管理系统。”
“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地域不同,文化差异也比较大,造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成本很高。用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更好的把农产品的消费者和农民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消费者享用到更好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农民赚到更多钱。对于参与到农业互联网+的各方来说,不仅是一个有利社会的事情,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连杰说。
本报记者 何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