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大家说话

扶持实体书店,是个好主意吗?

邱振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5月22日   11 版)

    这几年,因为网络书店折扣低加之可以送货,人们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书,这种趋势下,各地不少实体书店陆续倒闭。近来,媒体上屡有呼吁的声音,认为政府应该多扶持实体书店。继之很多省市都出台了扶持政策。根据厦门市文改办、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的《厦门市扶持民营实体书店发展暂行办法》,从2015年起,厦门市每年将向在经营面积、品牌影响等方面达标的实体书店提供200万元至3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广东省自2013年就设立了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学而优、方所等当地知名民营书店都曾经获得该项资助。在4月12日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民营书业高峰论坛上,一个最新披露的数字是:上海自2012年起,三年已投入两千三百多万元资金扶持实体书店。  

    实体书店为何获得扶持,原因不外乎两条:一是,书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特殊商品,所以在书店里看书、购书,和普通的日常消费是不同的,是文化行为,这是很多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若再任实体书店倒闭下去,会伤害到人们的文化记忆;二是,实体书店的存在,能唤起人们购书读书的热情,提升城市文化气息,塑造更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这两种观点,其一,强调书店文化属性,因此书店的价值与商店不同。但是,又有哪种商品没有文化属性,没有附着人们的过往记忆呢?母亲买来毛线为儿女织毛衣,这样的场景,想必也是很多人的温馨回忆,文艺作品呈现其场景者也为数不少。那么,毛线店、布店、裁缝铺是否也应该获得扶持?再者,出版社、书店卖场是一个链条。那么,除了书店,出版社是不是也应该获得扶持?广而大之,当前,报纸、电影、电视节目的文化属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新闻网站对纸媒、视频网站对电视台、电影院的冲击,不可谓不大,那么,如上传统文化媒介的生存发展问题,是否也应该由政府包揽?

    其二,实体书店所营造的城市文化氛围,最终受惠的是社会。但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实体书店即使获得扶持,恐怕仍然无力在折扣率、送书上门的便捷性上和网络书店竞争。这样一来,要维持实体书店的存在,“输血”不但必须加大力度,并且要无限期继续下去。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迅猛,多媒体潮流会淹没传统介质的忧虑愈来愈盛,这使得“扶持”似乎“治标不治本”。  

    多媒体时代潮涌迅猛,使得媒体介质结构发生变化。各种数字化读物蜂拥而至,网络书店如雨后春笋。实体书店作为过往文化情怀的一个载体,正在新旧阅读潮的交替激流中挣扎。有一种论点认为,扶持实体书店,就是在为氛围、兴趣、情怀买单。时代往前走了,它所带来的阅读形态、购销形式发生了变化。谁又能在速行巨变的时代激流中刻舟求剑呢。实体书店凋零的命运,不是哪个人的决定,是时代发展、科技更新的产物,是市场在网络时代重新洗牌的结果。这一过程与其说是残酷的,毋宁说是必然的。当然,这让钟爱实体书店者情何以堪!

    有人担心实体书店如果真的消失,电子书商会因为缺乏实体书店等竞争对手的制衡,而不再向读者提供廉价便捷的优质服务。这更是杞人忧天。如果真的那样,大浪掏沙,市场机制的作用会萌生新的购销形式,或许还为实体书店的重新崛起带来契机呢。我家乡的鲁西北小城,就曾经有一家小书店。我在那里买过不少好书,也结交了一批爱书的朋友。后来这家书店倒闭了,老板也改了行。这个消息让我怅惘了好一阵子。但是不久前,又听说小城里的爱书人,已有了网上读书小组,大家定期聚会,相互交流网购阅读体验——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对书的热爱而相遇相识。这种交流方式,在未来或许会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记忆?

邱振刚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5月22日 11 版

互联网+时代,亲子阅读爸妈要补课
纯真年代:西湖边上的文化客厅
35岁《父母必读》建新媒体平台
扶持实体书店,是个好主意吗?
《被允许的不同》:高中生写作新高度
出版人重在人文情怀
“四弦散谈”
《中国历史的教训》
《二战简史:黑暗时代》
《沈从文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