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有形的“三本”易 消除无形的“批次”难
近日,四川、广西出台了今年的高考方案,宣布2015年高考“三本”合并进入“二本”进行录取,而湖北则宣布将于2016年高考取消三本批次招生。这是2009年以来,继浙江、天津、山东、福建等省份取消三本批次招生后的又一次集体变动。
去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改革真的来了。
这样的改革对于“三本”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他们终于不用等公办院校录取结束后,再录取“剩下”的学生,同时,也淡化了“公办”和“民办”的界限。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虽然取消了“三本”批次,但是我国高校还有其他身份标签,比如“985”和“211”,一些用人单位还会把这些标签当做筛选人才的重要指标,中学也会把考入带“标签”学校的毕业生数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那些看不见的教育等级观念仍然存在。
只要这种观念存在就会造成教育和就业的不公平。
因此,如何不再给大学排行,而是鼓励各个高校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不在“分层”上较劲,而在“分类”上给力,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真正难题。
多数学生距休学创业差的不是“最后一公里”
这几天,“大学生休学创业”成了一个热门话题。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就在大家都为“休学创业”点赞的时候,有些人却担心休学创业会成为一股风。其实这种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因为,我们的大学生距离创业差的并不只是“最后一公里”。
麦可思对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那些毕业半年开始创业的大学生中,三年后还有四成在坚持,其余的都放弃了。
这样的结果绝不让人意外。因为创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融资能力、管理能力和销售能力,这不仅需要大学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同时需要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出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在一次次的参与中锻炼出的实践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当前教育中比较薄弱的。
所以,“休学创业”这朵花能否开得美丽,关键还要看之前那十几年的土壤是否肥沃。
“互联网+”教育浪潮下教育者不能丢了初心
最近有这样一件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北大和淘宝打造华文慕课平台,全国2000万高校在校生可以免费使用该平台,共享该平台上的精品公开课。
“互联网+”已经成为一股浪潮,“互联网+教育”当然也在这股浪潮中,国内教育培训大亨俞敏洪亦瞄上了互联网,百度、阿里、腾讯也纷纷进军在线教育,据了解,2014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总规模超800亿元,平均每天产生近3家在线教育公司,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达近千亿。
不过当“教育”与“飞速发展”相遇时,总让人有些担心,因为一旦开始追求速度,功利色彩就会出现。事实已经无数次地证明,在教育这条路上,一旦功利就会走偏,而教育是影响人心灵、关乎人成长的事业,任何一个小失误所带来的往往都是不可逆的损失,所以,即便搭上了“互联网+”这趟快车,教育者也要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