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感觉心里不舒服时,得赶快转移下情绪,任何事情不能进去过久,要走出来。这正确吗?”17岁的少年戴着耳机、看着电脑屏幕,移动鼠标,选择了“正确”。
屏幕上出现了下一道题:“北大心理学教授王登峰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有几种特质?”少年又点选了“7”。
监狱,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是神秘、“幽暗”的,但我们走进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里的规范化程度,应该胜过很多大学宿舍。”有参观者在走进监舍时感叹。
近30平方米的监舍里,阳光灿烂。靠墙放着六张上下铺床,浅蓝色的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其中,一个“豆腐块”前摆着一家五口的照片,坐在正中间的男孩笑着。两张长桌上,分别放着一缸小金鱼、一盆万年青。桌底下的塑料凳是一个个苹果绿色的正方体,颇为卡通。
但与卡通氛围格格不入的是,每个铺位前的名牌上,标明了“二级严管”、“一级宽管”等罪犯管理级别。
监区禁止拍摄,手机也是违禁品,我们把包、手机放在办公区后,只能用眼睛和心记录下外界所不知道的一切。
监舍大门口的墙上,悬挂着钱学森的照片和事迹。走廊上写的是《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在思想教育上,我们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北京市未管所所长董世珍说,“未成年犯们都会背《弟子规》、《孝经》,‘少年智则国智’等古诗文。”
本文开头的一幕,就发生在监狱的网络教室里。监狱方开设了“积分换shopping”活动,未成年犯们在电脑题库中做题达到一定积分,可以兑换相关的“娱乐”。
在图书室,我们惊讶地发现,未成年犯们借阅的书籍并不“幼稚”:《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消防法》、《刑事审判参考》、《律师的天空》……
亲情会见室的布置则和影视作品里的画面相似:犯人和来访者被玻璃隔开,可各自拿起电话通话。面朝家属的墙上,写着“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逢年过节,监狱方会组织爱国励志教育、孝心活动,比如“给母亲洗脚”、“给母亲写一封信”。
“对我们来说,这里的服刑人员都是一视同仁的,不会做特殊关注。”董世珍说,“我们最关注的是这些未成年犯能否真正悔改、重新做人、走入社会。”
她介绍,现在罪犯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这体现我们的依法治国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尊重人权,公平公正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
“我们欢迎监督,自身也要经得起监督。”董世珍告诉来访的记者。
在劳动车间,我们看到近百平方米的平房窗明几净,未成年犯们手中在上色、脱模、安装的,是数百个几厘米高的小人头、红蓝相间的微缩京剧花旦头饰……
董世珍介绍,他们从事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品制作。“18岁以下的未成年犯是半天习艺、半天学习文化课。通过这种方法,让他们将来走出去时,多一门手艺。”
“三分之二的犯人都能在离开这里时拿到两个证:中专毕业证和技能证。”董世珍介绍,技能证包括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烹饪、插花等专业。
离开未管所前,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有一间监舍窗台上,摆着一溜纸糊的方形花盆。上面用水彩笔端端正正地写着“春暖花开”、“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阳光下,碧绿的小豆苗刚发芽。
本报记者 庄庆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