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发出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伟大号召后,全军部队和广大官兵闻令而动,迅速掀起了贯彻落实的热潮。为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指示要求,总政组织15名全军青年官兵典型,于5月6日~16日到驻东南沿海和青藏高原部队基层一线,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强军的典型最可敬”分享交流活动。
青年典型们先后到15个旅团作事迹报告,与3万多名官兵进行了现场交流,参加了142次班务会和主题团日活动,给官兵进行业务辅导、技能帮带48人次,还和基层官兵一道出操训练、巡库查线、站哨执勤等。
青年典型每到一处都掀起一股“追星热”,他们矢志强军、精武强能的不懈追求,深深感染和鼓舞了基层官兵。许多同志说,同样在基层、在平凡岗位,典型让我们看到了差距,更激发了斗志,把梦想变为现实,必须靠坚守和实干,新一代革命军人“就应当是这个样子”。
武警阿拉善支队副参谋长王慧成,师范大学毕业后从军入伍,在千里不见人烟的大漠戈壁一干就是10多年,多次放弃调机关、进城市工作的机会。他的讲述赢得官兵阵阵掌声,大家感叹这就是“灵魂的坚守、信念的力量”。全军爱军精武标兵郭峰,当了3年炊事员后改行当坦克教练班长,精通3代坦克4种车型8大专业的使用和维修技能;“特战尖兵”吴志辉,凭着“什么样的对手都永不畏惧,大家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血性,创造两项全军训练纪录;“两栖霸王花”文敏,擒拿格斗、多能射击等8项技能项项全优,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
在野外驻训帐篷里、在装甲车和炮台周围、在甲板和雷达阵地上、在导弹坑道中,几张马扎、围成一圈,青年典型与基层官兵你问我答,好不热闹。
“同样是当兵,有的在雪域高原,有的在繁华都市,怎么看待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
“个人梦怎么样融入强军梦、助推强军梦?”
“训练很苦很累、工作压力很大,如何面对和调适?”
“我们都是和平环境里长大的兵,怎样练就敢打必胜的虎气血性?”
面对官兵的提问,青年典型们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切身体会,谈“兵之初”的迷茫与转变,谈艰苦岗位的价值与奉献,谈训练演练的伤疤与荣耀,谈个人成长的挫折与奋进,谈带兵爱兵的心得与感悟。
参加分享活动的基层官兵们说:“原来看到的典型都是戴着光环的,来到我们中间才发现,典型与我们是那么近,我们遇到的烦恼他们也有过,我们经历的挫折他们也经过,他们胸前的一枚枚奖章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他们的事迹和经验有血有肉、可信可学,是我们走好军旅人生路的鲜活教材。”
每次现场交流,时间都一拖再拖,官兵们恋恋不舍;每到一个单位,领导都反映不过瘾,要求再加几场。还有的单位闻讯打来电话或专程赶来,邀请青年典型到其单位进行分享交流。
青年典型的思想境界,在感悟红色传统、体验不一样的艰苦中得到洗礼升华。这次走基层,青年典型们也很受教育、很有感触。他们说,到了不同类型的基层部队,体验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了解不一样的职责任务,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一样的信念追求、一样的无私奉献、一样的使命担当,与其说是传经送宝,不如说是学习取经。
踏上青藏线的8名青年典型,都来自驻内地和沿海地区部队,都是第一次踏上高原,在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雷达站,看到高原官兵凹陷的指甲、脱皮的脸颊、紫裂的嘴唇,听了筹建雷达站的副团长张在安晚年3次重返甘巴拉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留下“生前不能回去,死后也要回去”遗愿的感人故事,青年典型们泪流不止,真切感悟到“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崇高。到沿海部队的7名青年典型,走进广州军区“红一团”,听了该团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等3000多名官兵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纷纷感慨:“红一团的红,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打下的精神底色,这种忠诚和血性我们要代代相传。”
青年典型走基层分享交流活动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军区军兵种媒体及时跟踪报道,以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等网络媒体的跟进报道,不仅在军营引起热烈反响,也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所到旅团单位领导都说,一场典型分享活动,比上几堂教育课还管用,对我们做好官兵思想工作很有启发。
二炮某基地政治部副主任王德军说,听了青年典型的事迹,基层官兵流泪,我们领导干部也流泪,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活动,部队真欢迎、官兵真受用。青年典型与“鼓浪屿好八连”官兵一起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游客争相与胸前挂满奖章的青年典型合影,称赞“军功章碰出的叮当声,比美妙音乐还动听”。
这项活动的网络关注度也颇高,点击率达500多万次。官兵和网民评价典型和活动频率最高的热词是“可敬可信”“感动振奋”和“正能量”“好样子”。
北京网民小珂点赞青年典型“满满的荣誉,满满的正能量”,江苏网民孙汉成跟帖“向新时代的英雄致敬!解放军永远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