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农家面条,轻吹两下,便呼噜噜地连吞带咽,“香!没有好麦子,上哪吃上这香面条!”衬衫袖子卷在手肘上,露出两截黑白分明的肌肤,黢黑的脸庞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如果不说,你很难将这个粗犷的吃面汉子与教授联系起来,他就是小麦专家茹振钢。
茹振钢是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其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百农矮抗58”,被称为“黄淮海第一麦”。2014年,茹振钢因在小麦育种上的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0多年前,茹振钢从没想到过要和小麦打一辈子交道。
1978年,茹振钢参加高考一举中的。然而,一心向往“学习数理化,振兴新中华”的他却被录取到农科院校,这让他有些失落。
“农业科技很重要,如果你用学到的知识把荒漠变成绿洲,再把绿洲变成粮仓,农民还会吃不饱饭么?这是多了不起的事情!”班主任高树义的一番话让茹振钢心头一震,立下志向,一定要用科技装满中国粮仓。
大学毕业后,茹振钢开始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实现“丰收梦”。
经常扎在麦田里的茹振钢发现,新乡大部分地区都种植棉花,可由于棉花生长周期长,无法间种其他庄稼,每年10月棉花收获到来年4月棉花播种的大段时间土地都白白空闲。惜地如金的农民找到茹振钢,请他帮忙想想办法,“别让地空着,人还挨着饿”。
为了让老百姓多打粮,茹振钢开始研究晚播早熟的小麦品种,经历5年育种试验,1994年茹振钢成功育成棉区晚播早熟品种“百农62”,在不影响棉花种植的前提下,实现了小麦和棉花的间种,农民每亩地多收700斤小麦。
“科技不是实验室里的纸上谈兵,农业技术只有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民问题才有意义。”茹振钢说。
1996年,茹振钢在农田观察和农民交流时发现,倒伏是影响小麦收成的最大威胁。“眼见要收获的麦子,一阵大风吹倒一半,快到手的粮食减产四五成,真心疼啊。”为了减少农民损失,提高小麦收成,茹振钢开始研究培育抗倒伏品种。
经过10年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2005年茹振钢成功培育出“矮抗58”,不仅每亩小麦产量增长到1200斤,还具有抗倒伏、抗冻、抗病和耐旱等优点,迅速在黄淮海麦区推广开来。截至2014年夏收,“矮抗58”已累计种植超过2.6亿亩,增产小麦107.1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200多亿元,被誉为“黄淮第一麦”。
30年来,茹振钢相继培育并推广了“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和“百农矮抗58”等多个品种,稳产高产的小麦品种装满了中国粮仓,也让老百姓乐开了怀。
“从2003年开始,我们全村都种茹教授的小麦品种,他推什么我们就种什么,每一个品种都高产稳产,茹教授真是我们的‘粮财神’。”新乡市郎公庙镇毛庄村村民李德岭说。
“麦秆光亮”、“穗大粒多”、“根系强壮”这些原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专业术语,在茹振钢的嘴里成了发自内心的赞美,仿佛一个绝世美人立于眼前,常常吸引一群人围观。
妻子原连庄说,看到完美的小麦单株,茹振钢会高兴得像孩子一样。一次,茹振钢在麦田里偶然发现一个适合做研究的母本,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原连庄,就像考试得了满分的小学生一样。“我正在做饭,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一直给我讲,兴奋得控制不住。”原连庄说。
学生李淦说:“茹老师告诉我们,越是极端气温的时候,越是观察麦子最好的时机。每年夏天30多摄氏度的午后和冬天零下十来摄氏度的晚上,茹老师都要去麦地看小麦。”
对小麦的细致认真,成就了茹振钢的育种科研。在对小麦抗冻观察中,茹振钢发现了小麦叶片颜色变化与抗冻能力的关系;因为在麦田的细致察看,茹振钢找到了5粒不育系小麦种,发明了中国首创的BNS杂交小麦技术。
深谙小麦的茹振钢就像是麦田里的指挥家,麦子随着他的指挥棒变化生长,矮秆、卷叶、深色、壮根……
“当你用心和小麦聊天,就能感受到它生命的力量,虽然育种工作90%的时间都要面对失败,但每一次改进都是对生命的探索,是心灵的享受。”茹振钢说。
在同为育种专家的妻子眼里,茹振钢是个狂想主义者。“他能天马行空地把所有想到的东西都尝试在小麦育种上。”原连庄说。
茹振钢与众不同的科研思维,源于年轻时3年的图书馆实习管理员工作经验。那时,他翻阅大量图书,学习到的各类知识,帮助他在今天构建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科研路径。
狂想的思维让茹振钢设计出多个业内首创的科研设备。将飞行器的风洞试验和弹簧秤原理与小麦研究相结合,茹振钢研发出小麦数字化实验风洞,打破了过去“凭手感”的落后研究方式,首次实现对小麦抗倒伏能力准确的数字化认识;为了研究小麦根系生长情况,茹振钢建设了一条宽5米、长40米的小麦根系走廊,可直观形象地观察小麦根系生长情况,为育种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这个“科学狂人”不仅成就了一批领先世界的育种技术,也为中国育种科研播撒下了一批“人才种子”。目前,“茹振钢小麦科技创新团队”已拥有30名农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工程学等专业人才,茹振钢带领的团队发现并创育了BNS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为小麦杂交种利用奠定了基础,开始引领麦田里的“世界级”创新赛跑。
“已有科研证明,种子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0%,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关键在种子技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中国人必须牢牢掌握住小麦的话语权,才能把粮袋子抓在自己手里。”茹振钢说。
据新华社郑州5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