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坐落于辛亥首义之地武昌南湖之滨,享有“中国将帅摇篮”誉称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亦曾在此激荡风云。武昌首义学院前身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0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2015年5月转设更为现名。
学校始终以教育责任和道义为自觉担当,以内涵发展为战略遵循,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永恒生命线。历经十五载风雨砥砺,人才培养质量广受社会赞誉:学校多次获得“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竞争力调查十佳样本院校”、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A”等荣誉。2006至2015年,连续十年蝉联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五星级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多次荣登《中国两岸四地教育排行榜》“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之首,且获“中国两岸四地最佳私立(民办)大学”荣誉。
学校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凝练“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创新”办学特色,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科学研究、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度耕耘,创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核心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的人才质量核心工程建设体系。
教学篇
因应现实需求 促进人才培养转型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洪流,学校厘清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属性,梳理中国高等教育的嬗变和谱系,悉心窥探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与进路。2006年始即确立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科学定位,并依照国家产业发展态势和行业需求,着力构建相匹配的人才质量核心工程建设体系。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学校首次组织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确立“走出精英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自己人才培养方案模式”改革目标。2006~2013年,又按照“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的指导思想,修订优化培养方案,聚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经十余年教学改革实践,“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日臻完善。
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建设。注重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优势专业和师资的带动作用;学习借鉴与自我创造兼顾,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并设优汰劣;对基础较好的专业加大经费投入,重点建设特色专业;建立学科群,推进学科交叉和专业优势互补。除立项建设一批校级品牌专业外,光信息科学等3个专业获“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立项建设”。新闻传播学获“省重点(培育)学科建设立项”。广播电视学等5个专业获“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工程等两个专业获“省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业前景好的品牌和特色专业群已然成形,为转设后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学校遵循以知识逻辑体系为主向技术逻辑体系为主转变的价值导向,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拓展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五种课程类型,并按学科搭建平台课程,专业课程采取模块化方式。注重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陆续建设校级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
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始终坚持将实习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将人才培养基地建在学校的互利互惠合作模式,积极探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合作中注重实践内容和期限、课程设置和实践相结合、企业人员参与课程设计、订单培养、员工交流任职等。目前共建基地140余家,包括沙特阿拉伯海外跨国公司、甲骨文(oracle)中国公司、葛洲坝水力发电厂、东风汽车、中建三局、楚天都市报、湖北卫视等众多实践平台。2008年,全国首家台企人才培养基地落址学校,担负大陆上万余家台企人才培养任务。
特色篇
凝练办学特色 充实人才培养内涵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定位,积极寻求与同类院校的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力求形成个性鲜明、内涵丰实的办学特色,凝练出“注重养成教育,坚持因材施教,强化实践创新“三大特色。
注重养成教育。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与学生行为养成和专业素养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加强实践创新和人文素质提升相结合。同时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力争使学生的认知、人格、素养、能力全面协调发展。多年来,学生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支教和助困事迹已成常态。2004级学生韩晗和2005级学生陈超积极主动捐献干细胞,挽救了两位垂危的生命。2004年至2012年,沈妍、周蕾、雷通兵等三位同学以爱心接力传递方式,为家境困难的阳阳做了持续8年的义务家教。
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构建灵活的教学实施机制,注重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创业环境。实行主辅修制和导师制,为学生学业上提供多种选择。图书馆为各类备考学生提供实名制座位和参考资料。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每年拨付数十万元用于学生创业资金帮扶。多年来,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达50%以上;在“中国第一考”的国家司法考试中,法学专业学生数年一次性通过率超40%,逾全国高校通过率20%标准;英语分级教学改革后,其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76%,远超全国平均通过率;涌现众多创业者,工程管理专业2007届毕业生龚世威,在学校扶持下先后创办三家公司,“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中位居湖北首位,现为多家公司董事长。
强化实践创新。注重紧贴国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一是制度引导。学校提倡和鼓励学生以创新成果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成绩评定依据。包括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文艺作品、已被实际采用的工程设计、已获批准各类专利。二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和组织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这些措施和活动有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资篇
厚培师资沃土 夯实人才培养基础
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始终将师资队伍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坚持“引进与培养同步、优化与提高并重”原则,着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政策绩效有,重点高校或品牌专业或教学实绩突出的新进教师,有名企工作经历和职称者优先;新进教师须经过培训试讲择优录用;每年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公开示范课,实施教学质量奖、教学绩效奖评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实施老教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骨干教师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制度,将师资培养纳入教学单位年度考核重点指标。鼓励教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注重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近年来,学校教师累积承担省级项目50余项,获省教育成果奖若干项。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担当中坚,目前自主发展骨干教师12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82人,青年副教授近40人。
学校2006年即开始着力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2015年,将进一步实施“百名双师型教师引进工程”。
大力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所有教师要在两年内精通涉及本专业的实验项目;教师业务进修及进企业实践计划列入院系年度考核;鼓励资助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到重点大学访学,安排青年教师带薪到企业生产、开发、服务一线顶岗实践培训,院系外派比例占全校青年教师的90%以上,部分院系达百分百;对外语教师采取聘请外籍教师来校培训,组织教师赴国外大学培训。2009年,学校遴选15名英语教师赴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培训,开全国同类院校之先河。
大力推行实践创新能力教学。注重激发教师用心用情立德树人,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现场式课堂教学。专门构建学生评教、院系同行评教、校顾问委员会专家评教相结合的“三级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及时对授课情况和效果进行反馈改进,教师综合测评结果与待遇职称奖励挂钩。
在连续三届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学校参赛教师均获奖项,并涌现“湖北省青年教学能手”。90%以上的教师在评教中均能很好胜任实践教学,广受学生好评。
科研篇
激发科研引擎 强化人才培养支撑
学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定位,鼓励教师以应用研究为主,通过科研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师学术水平、带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以科研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近三年,累计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各类企事业单位课题100余项,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40余项,年科研经费500余万元。教师每年在SCI等国际权威刊物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达到100余篇,是未开展科研之前的2~3倍;教师出版专著,主编教材、编著年平均50余部;教师吸纳学生进入研究团队,院系实行“导师制”,用培养研究生的方式培养本科生,在毕业设计中指导学生真题真做,真题率达到90%以上,学生毕业论文获省优数量逐年升高;师生获国家专利授权70余项;在科研项目老师指导下,学生在国内“全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学科专业竞赛中累计近30人次获国家一等奖;多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获武汉市科技局“科研就地转化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文化篇
涵育文化细壤 抓实人才培养保障
文化是学校之魂。栉风沐雨十几载,校园文化初露端倪。2010年、2012年,学校两次荣获湖北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注重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增强其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辐射力,扩大覆盖面和参与面,努力营造人人成才的育人环境。每年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科技学术节”、“读书节”和“南湖讲坛”等,全力打造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化四合院”。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培育了创新精神、学术追求和人文关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大爱精神。学校组织或支持阳光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校系学生会等社团和组织,成立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北、四川、江西等地进行支教活动,同时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捐资助教、扶危助困等爱心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阳光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因其卓越表现屡获省市表彰。
15年来,学校毕业生质量广获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部分工科专业就业率达100%;近千人被国家和省市机关录用为公务员;每年20%以上的毕业生被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全国各级各类学科专业大赛中,共计千余人次获奖,其中30余人次获国家级一等奖,60余人次获省级一等奖。
未来篇
共塑未来愿景 再谱人才培养华章
作为辛亥首义发源地之一和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旧址,其辉煌历史赋予学校孜孜前行的深沉文化动因和厚重底蕴。伴随新世纪创新使命应运而生的武昌首义学院,将承继和弘扬“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乘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变革之势,以湖北中部崛起战略发展为契机,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以人才质量核心工程建设为目标,以台企人才培养基地混合协同多元模式为平台,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各要素全方位深度化改革创新,努力办成一所高水平创新应用型民办大学,成为广大学子筑梦的学园、追梦的乐园、圆梦的摇篮。
(丁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