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媒体“转型升级”讨论越来越多的时候,校园媒体也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风口。
作为校园信息公开的推动者、校园文化的参与者,校园媒体的功能不可或缺。但是,一个同样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互联网+”时代来了,校园媒体也来到了一个全新战场。
近日,“校媒+”校园媒体全媒体转型暨中国高校媒体论坛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多名校园媒体负责人、指导老师齐聚浙江宁海,共同探讨这个共同挑战——新的时代,校园媒体要怎样转型升级?
校园新媒体靠什么沉淀用户
《清新时报》是清华大学校内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每周发行一期,每期8000份。虽然拥有数量可观的发行量和来自校方的支持,但顺应新媒体发展的趋势,《清新时报》也进行了新媒体方面的尝试。
《清新时报》执行主编曾繁尘介绍,《清新时报》早在2008年就建立了自己的人人网公共主页,2012年和2013年又先后创建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目前人人主页关注人数5万多人,微博账号粉丝近3万人,微信公共平台粉丝2.5万多人。
与报纸内容的专业和深度不同,《清新时报》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呈现的形象更为亲民,提供的内容也更具服务性。以《清新时报》的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每周固定推送的栏目包括来鸿、球知者、悦食记等,覆盖了旅行留学、体育美食等大学生最关心的内容。
但他也坦言,仅仅为学生提供服务类资讯还不够。“我们的新媒体平台的阅读量和关注人数的定期保障性增长还是要归功于对突发事件的跟踪报道,以及策划的特别专题”。
2015年3月,清华大学教学部门发布《关于修订退课安排的通知》,对学生退课时间、退课费用和退课方式做了大幅调整。由于关系清华大学学生的学业,《清新时报》接连推出数篇关于退课制度改革的新闻作品,深度解读退课制度的变迁。
“对校内突发事件的跟踪报道是校园媒体做好校园新闻的本分,也是在新媒体上同学们最想了解的事实。”曾繁尘认为,校园媒体在新媒体转型中仍旧需要优质良好的新闻内容,“尤其是遇到重大、突发的新闻事件的时候”。
由于清华大学男生多女生少,因此在每年的3月7日“女生节”,很多清华大学的男生都会通过横幅、蛋糕等形式给同校女生庆祝“女生节”。在2015年的“女生节”前,《清新时报》就策划了“女生节”特辑。
在曾繁尘看来,对突发事件跟踪报道,在特殊时间点开展专题策划,这些行为对校园媒体的新媒体发展产生的作用是类似的:快速吸引并且沉淀粉丝。
其实校园媒体的新媒体平台要想吸粉,方法并不止这些。
最近,江苏高校范围内有一个名叫“青团子”的微信公众号特别火爆。这个微信公众账号由江苏高校传媒联盟、中国青年报江苏记者站共同运营、管理,在今年4月开展了“‘百团大战’江苏省高校社团展示和评选活动”,面向江苏所有高校进行展示和评选。
由于社团评选时线上投票需要,众多大学生纷纷关注“青团子”并进行投票。“粉丝量增长特别多的那段时间,每天的粉丝增长从几千到上万都有。”曾负责“青团子”微信运营的张力友说。
不过,对新媒体平台的粉丝,曾繁尘认为“在精不在多”。他认为,校园媒体要在保持自身报格的前提下发展新媒体,不跟从与学校完全无关的社会潮流。
“新闻+创意”或成内容新常态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的阅读习惯正在被打破,标准新闻稿件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对读者的吸引力也越来越低。很多校园媒体为了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正尝试把新闻和创意、信息和服务整合在一起,为校园学生提供更多的价值和选择。
中大青年传媒业务总监张夺也认为,未来校园媒体的新媒体内容应该更加“人格化”,校园媒体的新媒体内容还将处于“新闻+创意”的新常态中。
据张夺介绍,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中大青年传媒正呈现出立体化发展的“新常态”。他解释,所谓“新常态”指的是“有异于旧质”的状态。她认为,校园媒体未来将以“新闻+创意”的表现形式,促进新旧媒体的共同发展。
在新闻内容方面,中大青年传媒拥有《中大青年》主报、《中大青年》杂志、文艺杂志《后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等5个内容品牌,并且各有特色。例如第6期《后院》杂志即由中山大学等几大高校的文学社团联手打造,更为注重校园独立文学。
“对内融合,对外开放。”作为业务总监,张夺这样总结中大青年传媒的主要特色。她认为,校园媒体应该打破“校园媒体”的定义局限,应该与校外媒体、社会组织合作,塑造自由、创新的品牌形象。
“纸媒、新媒、线下活动,三维一体,使校园媒体不再仅仅以文字或图片的方式呈现,更是通过活动走进学生,实现从单一到多元,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型升级。”张夺说。
事实上,无论是生产新闻内容还是运营新媒体平台,校园媒体的新闻业务依靠的仍是参与校园媒体的大学生。然而,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冲击,缺乏媒体运营和团队管理经验的不少校园媒体并没有准备好。
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以下简称“武大青传”)在组织机构管理方面采取的是全盘整合的办法。
据武汉大学团委宣传办公室张岱介绍,武大青传旗下拥有《珞珈青年报》、未来网、未来演播室等多种传播平台。为适应新媒体转型发展的需要,武大青传还调整了各传播平台的定位和功能。
更被青睐的还有自媒体。张岱说,未来,武大青传还将加强对校园内自媒体的整合与管理,让自媒体也成为校园媒体的一部分。
(四川外国语大学 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