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江宁海返回福建学校的途中,张志滨在火车站找到了有电源插座的角落,他蹲下,旁若无人地敲打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完成了他渴望写成的报道。报道发出,随后在2010年5月24日的《中国青年报》刊发,题目是《高校大学生别轻视中小城市》。
思路源于3天前在宁海举办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全国百所高校大学生宁海开游活动座谈会”。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组委会有关负责人现场提出,就业创业不能轻视中小城市,比如在宁海,即使再普通的工人,都憧憬着有一天能够当老板。
这是一个有价值的社会议题,张志滨随后采访了在宁海扎根落户的名校毕业生、参观宁海的大学。有人问张志滨,火车站哪儿有电源插座,当时还是福建师大青年通讯社副社长的张志滨回答说,“只要想找电源,就一定能找得到。”
那一年,宁海则成为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换届会议的永久会址。这个全国百强县从此与校媒联盟结缘,联盟新老主席、校媒发展议题,伴随徐霞客开游节一起走进大学生记者的视野。
令四川外国语大学的靳延明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第一次去宁海感受到的气氛。2011年换届大会当晚,老主席们在台上哭着挥别,回忆自己开辟、坚守各自区域的种种不易。当时,一些省份尚未成立区域联盟。
“煽情的音乐响起,我的情绪被严重带动,然后被带动了整整一年,花了很大精力为校媒折腾一些事情。”联盟第三届全国执行主席靳延明说,等到2012年卸任主席再到宁海的时候,自己已由一年前的羞涩变为镇定、自信。
那时,靳延明是学校《地平线》报纸的“史上最年轻主编”。他的家里有人做记者,记者也成为他的兴趣所向,从小就“写这写那、办刊办报”。大一就在学校执掌校媒帅印的他,直到带着校园报纸参加了校媒年会才知道,“原来我还不够牛,校园媒体还有那么多‘可能性’”。
靳延明从此认识了一帮在他看来“很有新闻理想”的校媒人。他活跃在QQ群上,加同行为好友,互相欣赏,时常互动,伴随着对一份报纸或杂志的投入,彼此也成长起来了。类似场景在全国各地的校媒互动中同样发生。
多年过去了,校媒联盟不断壮大,签约理事高校发展到如今的486所,会员媒体近2000家,主席团也进行到了第7届。
苏州大学研究生张思静这时来到了宁海。在2015年第一次面向全国大学生设立的“中青·校媒奖学金”中,她杀进了最终的全国十强,受邀参加在宁海举行的颁奖典礼。
张思静难以忘记她在宁海顶着烈日与同行种植“校媒林”的场景。这是她第一次拿起铁锹种树,她所在的9人小组需要栽7棵树,女生扶树,男生填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来自天南地北的我们在那一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她说。
宁海也在包容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并获得成长。张思静到来的3个月之前,“宁海未来人才储备计划”正式启动,全国各地高校数百名宁海籍学子参与其中。这些都是团宁海县委通过“宁海新青年”官方微信平台征集到的。
2010年张志滨在宁海采访的时候,就了解到当地青年联合会专门针对外来工作者,制定了评选“十佳外来工作者”等重要举措,宁海还专门向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提供住房。
“像宁海这样的中小城市,更期待着年轻人在此实现梦想。”张微燕告诉大学生。
梦想已成为宁海的关键词。事实上,对于校媒记者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在一份职业理想的维系之下,结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美好。更何况,这份职业理想与公共利益相关,与社会理想相关,并且拥有一个县城作为集体记忆的标识。
令张志滨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一名西南省份的老校媒人在活动结束后离开宁海,因不舍校媒同伴,又乘车返回,在车站与友人继续聊天。毕业了,这名杀了回马枪的老校媒人进入公务员系统,而毕业旅行选择的依旧是带着校媒印记的宁海。
从宁海走出的年轻人如今走出了象牙塔,后来,张志滨成为新华网记者,靳延明南下加盟了南方报业集团。在激烈的传媒变局中,校媒人有人留下,有人离开,但无论在哪里,理想气质依然一目了然。
靳延明把校媒看作“理想最初的试验田”。他坚持过批评,创新过形式,“总之非常纯粹,这种体验就是给了职业生涯的一份初心”。而那些曾经彼此陪伴成长的校媒人,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大知名媒体,虽然聚少离多,但都默默地关注谁又写出了哪篇大稿。
“这种体验就是不让自己懈怠,让自己跟上这帮同龄人的脚步。”靳延明说。
刚从宁海返回校园的张思静对此也有感受。在新闻职业的发展路径中,她把校媒视为是新闻实践的起点,从没有实践经历、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没有漂亮的简历一路走来,在这个平台上拥有了朝着理想更近一步的勇气和坚持。
这名曾经为一场科技沙龙就能来北京住“青旅”的女生,如今颇为骄傲的是,她认识了有共同理想追求的同仁们,“从此走到哪里也就有了根据地”。
(巴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