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创业型大学建设帮助学生实现更多梦想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12日   05 版)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全国掀起,“大学在‘创客时代’应当有怎样的作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最热的话题之一。实施创新创业驱动发展战略,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大学对于创新创业精神的理解和实践,将决定大学如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而国家对于创业型大学的渴求,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创业型大学是20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新型大学,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教育理念和发展战略的创新。1988年,“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在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伯顿·克拉克的著作《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中被首次提出。创业型大学既专注于教学与科研,又对接经济与社会发展,强调创业精神的孕育和知识的生产、传承与应用一体化,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路径,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

    在国内,一些高校基于对时代变革、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深刻认识,很早便开始了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探索之路,其中,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之一。

    坚守创业者精神实现“三级跳”发展

    IT产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产业,新技术的更替换代和新应用的层出不穷,让产业中的企业既因为机遇而振奋,又要面临压力和挑战,如果没有创业者“自我变革”的危机意识,企业就难以保持持久活力,甚至走向衰亡。作为国内首家由软件企业和软件园创办的专业IT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自创办之初,就意识到信息技术时代下的大学教育比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才培养更需要与时俱进。这样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也铸就了学校的创业者精神。

    在学校看来,创业型大学的建设需要以创业者精神作为引领,而“创新、融合、进取”是创业者精神中最为核心的要素。

    “创新”体现在每一名师生都可以是创新者:在思维理念上创新,突破传统的羁绊;在学习方法上创新,灵活地掌握知识;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管理制度中创新,实现学校持续健康的发展……当创新精神时时处处地体现在与学校相关的每个人身上、每一处角落,那么创新必将成为学校基业常青的源泉。

    创新的活力,也源于产学融合。学校依托东软集团IT产业优势,打造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紧跟产业变化、通过与企业的密切交流合作,让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助力学校结合产业需求和市场趋势,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校企间的“融合”,大大缩短了学生职业竞争力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的距离,最终促进的是学生与职业梦想的融合。

    学校还倡导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始终保持前进的激情和动力,以“心态归零,重启自我”的信念,不断认知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实现个人价值和学校办学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能够成为国内第一所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民办高校,并在15年里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实现从高职到独立学院再到2008年首批转设为普通本科院校的“三级跳”,得益于对这样的创业者精神的坚守。

    校内构筑“接地气”的创新创业环境

    对于创业者精神的坚守,也让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对于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学校的诞生和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大潮,这样的时代造就的新就业机会更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更大、中小型的创业企业发展会更蓬勃,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就会创新、懂创业,那么他们就有能力适应这个时代,有能力实现自身的梦想,从而有可能改变世界,贡献社会。这样的思考坚定了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决心。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一体化课程体系、项目体系和课内外实践活动,努力构建普适性、专业性、运营性“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与学科竞赛、社团活动、SOVO虚拟公司、校内外实习实训、实际项目孵化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初期,尽管学校尽可能地发挥了校企合作在课程建设、创业指导、经验分享、项目扶持等方面的优势,但更为关键的是,构筑真实有效的创新创业环境。从2002年起,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校内建设符合自身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中心(Student Office and Venture Office,简称SOVO),以此平台为依托,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环境。SOVO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学生在这里按照各自的专业和兴趣方向创建虚拟公司,在企业导师和专业教师的创业实践指导下运营公司,完成真实的商业项目。SOVO不仅让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有“用武之地”,还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训练的载体,很多学生经过在SOVO中锻炼,变得敢于挑战、做事果敢,沟通能力、团队意识、职业观等综合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创业者精神和个性潜质也在此得到释放。据了解,几乎每个院系在SOVO都有自己的虚拟公司,虚拟公司由老师带队,学生为主体,业务内容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比如,“爱尚东软”社区服务平台就是结合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着力打造的一个校级项目。如今,在“爱尚东软”社区服务平台订牛奶、买充值卡等已逐渐成为师生们的习惯,可以说,学生的在校创业已经开始真正创造出价值了。

    浓厚的创业文化孕育学生梦想果实

    有了好的平台,构筑了好的环境,创业文化的孕育便水到渠成。彰显企业家精神的《百佬会》,分享创业经历的《创业榜样》,迸发创新火花、碰撞创业激情的《创客空间》,以及展示校内优秀创业项目的《项目微路演》,这些活动成为学校创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创业教育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在促进创业文化积淀、浓厚创业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看来,大学对于创业者精神最好的实践,最终体现在校园内创新创业文化的育人力量上。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并不是让每个大学生都成为企业家,也不是教导大学生只有通过创业才能走向成功,而是让学生在勤于探索、勇于冒险、敢于质疑、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里,逐渐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开拓进取意识、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肯于肩负社会责任的人。无论学生怎样选择自己的未来,只要是以这样的精神去稳扎稳打,不断开创出事业和人生的新境界,他必定会有所收获。

    这样的精神内涵,正激发着越来越多的东软学子以无限热情走上逐梦的道路,最终也使他们在创业中受益。不久前,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大四学生相扬和他的创业伙伴们凭借创业项目“豆号网”,不仅拿到了首轮天使投资50万元,还吸引各地投资公司争相上门,欲与其结为合作伙伴。该项目于2013年12月在SOVO正式立项,相扬注册成立了虚拟公司,并立志于“豆号要将全世界学生连在一起”。尽管创业的过程中有过挫折和失落,但是学校的SOVO平台给了他很大支持,他也不断以创业者精神激励着自己。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豆号网”已经拥有全国各地220所高校的用户参与测试,公司拿到首笔融资后,今年6月将推进下一轮的融资计划。资金的注入,也让相扬有更足的信心带着“豆号网”在半年后开始进军美国和欧洲市场。

    “豆号不像句号,句号代表结束,而豆号代表着没有完成,不断努力,不停地向前走、向前看。”相扬说,这是学生对于学校创业者精神最朴素的诠释。

    (董晓岚)

贵州毕节4名儿童死亡事件调查
谁在毕节4兄妹非正常死亡事件中缺位了
救助留守儿童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创业型大学建设帮助学生实现更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