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慈善论坛广州峰会上,广州市对发展社区公益的探索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广州社区公益的有力支点,广州市政府购买“家综”服务金额逐年攀升、覆盖面扩大,使社区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出现井喷。
公益项目立足社区
2010年,广州市政府通过招投标方式,由中标的民办社工机构承接“家综”的打包服务,首次在20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行试点,拉开政府购买“家综”服务序幕。
中大社工服务中心是广州最早承接“家综”项目的社工机构之一,2010年承接萝岗区联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和一家),被当地媒体称为“广州市第一家高品质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在当时,“联和一家”已具有老人服务、低保及低收入困难家庭服务、外来流动人员服务等12大服务功能,共有110个具体的服务项目。
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副总干事甄鹤告诉本报记者,除了家综“打包式”服务,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的服务逐渐走向差异化、个性化”。
广州市萝岗区外来务工人员占全区务工者的2/3,联和街道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尤为突出。中大社工服务中心联合政府、街道、企业资源,设计了面向外来工的大型的新联和“达人秀”活动,才艺不设门槛。一届选秀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参赛选手几百人。
“借助‘达人秀’,外来工获得荣誉感也找到归属感。许多企业参与其中,邀请获奖的选手到厂家表演,选手又获得了经济上的改善。”甄鹤说。
社区公益要求及时性和有效性,但联和街道面积较大,离“家综”较远的社区难以被有效覆盖。因此,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建立了广州市首家社区级家庭服务中心——联和街玉树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定位是“工友之家”。
自2009年成立以来,中大社工服务中心已经拥有5个“家综”、两个社区服务中心、两个服务专项。这5个“家综”分别在老城区、繁华区、未来城区布局,每个“家综”紧跟当地需求,依托当地资源。
“在老城区荔湾和越秀,我们更多发挥街坊帮街坊的功能,关注社区发展和邻里互助;在都市圈天河区以公益为主题,做‘自闭症’儿童项目;在未来城区的黄埔萝岗,则关注产业工人融合。”甄鹤介绍道。
随着广州社区公益的发展,公益组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区服务、理念倡导、技能提升之上,而非传统的捐款捐物。甄鹤认为,“直接给钱给物”式的公益方式虽然存在,但不能使公益持续、长久。“我们会立足在社区、地区的需求之上去延展,让服务走向深度的时候,多元化地跟慈善资源对接”。
探索募捐模式
长远来看,政府不会成为慈善组织最主要的资源支持,社会才是其最重要的资源筹集场所,国际上的惯例一般都是开放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的公募权限。报告写道:让广大慈善组织在更加公开、透明的公平竞争环境下直接向社会公众募集资源,将是现代慈善组织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2012年5月1日《广州市募捐条例》开始实施,广州地区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特别是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或者赈灾领域的机构,经申请取得募捐许可后,可在许可的地域范围和时限内开展募捐活动。作为首部放开慈善组织公募权的地方法规,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少数有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独享公募权的垄断局面,规范化运作的民间公益组织均可经申请取得募捐许可。
广州市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穗星”)是首家获得广州市民政局颁发“募捐许可证”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穗星总干事何俊华告诉本报记者,通过“募捐许可证”收到的近20万元,全部用于“坚持的希望”贫困重症患儿家庭社工帮扶项目。
穗星做贫困重症患儿项目两年多,除了“募捐许可证”的方式筹资,主要还是为个案申请适合的基金,以及发动社会企业及个人力量募捐,共筹集至少200万元。
“公众的募捐意识还没有形成,他们会奇怪,为何捐的钱不是直接用于患病儿童,还要支付一部分钱给运营与行政?”何俊华笑着说,算起来,“募捐许可证”收到的钱甚至不足以支付相关社工工资,但他们还是将资金全部用于患病儿童家庭,机构自行补足亏损。
穗星目前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政府购买“家综”服务,“社会筹集资金占10%~15%左右”。何俊华认为,随着社会认识和机构能力的提升,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占比能达到“六四开甚至五五开”。
一些“家综”未顾及的项目,就需要筹集社会资源完成。如穗星为环卫工人设计的服务项目,选择从健康管理入手进行关怀,为百名环卫工人争取到价值300元的免费体检机会。从体检机构,到汽车公司,穗星一一谈合作,“借力打力”。
今年春节后,穗星联合广州市慈善会成立“广州慈善穗星百家基金”,何俊华认为“这是社区公益基金的雏形”。基金放在市慈善会旗下,需要用钱,穗星提出申请即可。
如何构建“渔场”
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智库中心主任胡小军认为,社区公益要构建3个体系。第一是捐赠体系,包括发动本地资源,建立社区公益基金、社区基金会,在社区开展“微创投”活动,使小额资金注入社区社会组织,激发能量;第二是服务体系,不仅包括社工给居民提供服务,而且还要发动居民参与志愿驿站服务,参与居民自助或者互助过程中,建立志愿者团队;第三是组织体系,发挥各类枢纽型组织、一线社工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的“三社联动”。
“授人以鱼是传统慈善,授人以渔是关注发展,而‘渔场营造’和‘渔业革新’才是社会创新。”胡小军说。
在“渔场营造”层面,广州慈善事业改革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志愿参与、激发活力、政社合作、官民共治”。
广州在全国率先全面放开慈善组织登记。特别是在2014年10月30日,广州市政府颁布了《广州社会组织管理办法》,这是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率先以政府规章形式制定出台的社会组织管理办法,使广州公益慈善组织迎来又一个发展“黄金期”。
在这次中国慈善论坛广州峰会上,由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编写的《广州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公开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广州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7067个,相比2013年增长10%左右。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数量持续攀升,每个组织平均拥有专职工作人员达5.6名。共有108个市本级社会组织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220个民办社会工作机构、70多个民办福利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专业化服务。
从2012年开始,广州的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成倍增长。按照每个街道“家综”每年200万元的购买服务标准,仅“家综”投入就超过2.5亿元。2008年至2014年,广州市、区两级购买服务的财政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增长。
2013年、2014年两届广州市慈善项目推介会,共有210个慈善组织参与,对接770个慈善项目,累计募集项目捐款7.47亿元。通过两年的实践,推介会已经成为公众广泛参与的慈善资源供需有效对接的重要平台,成为广州地区最广泛的综合性慈善盛会和广州慈善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