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10岁的瓷片从18层楼掉下,砸中了一个13岁的男孩。
在此之前,这个初一学生刚在学校附近吃了一碗凉皮,正穿着校服走在路上。快到西安市长安区绿园十字路口时,一块粘连着水泥的白色面砖从60米高空坠下,砸破了他的脑袋。他的脚步在“肇事”的西安升平大厦前,骤然停下。
6月10日中午,3米长、半米宽的瓷砖带被大风剥落,在大厦顶层留下一道醒目的疤痕,大小堪比一排地铁座位。
在拥有4200多座5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古城西安,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仅当地一家媒体,今年就报道了6起高层外立面面砖脱落事故,其中两起砸中了人、两起砸中了车。
在长春、沈阳、成都、武汉……面砖脱落屡屡见诸报端,有的把做雨篷的钢化玻璃砸成了蜘蛛网,有的嵌进了商铺招牌,有车窗被敲出大洞,有人头上、肩上鲜血直流。
上世纪80年代,一幢幢身着瓷片的高楼为城市带来光鲜。而今,这些日渐老旧的华服成了一柄柄利剑,在远高于百尺的危楼上,摇摇欲坠。
曾几何时,外贴面砖的高层住宅是城市生活的标志
伴着一阵大风,面砖连着水泥脱离墙体,砸向人行道。准备过马路、上天桥、去药店的人们四散跑开,一名清洁工大喊着提醒尚不知情的高个子男孩儿,可“‘躲’字刚出喉咙,就看见他‘人倒下去了’”。
此前6天的大风中,长春一栋高楼的外墙像被巨手剥开的鸡蛋壳,掉得斑斑驳驳;两个多月前,西安一幢正在交房的大楼下起了“瓷片雨”,近2000块瓷片随风落下,留下覆盖三层楼的大疮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李昊确认,狂风等极端天气情况可能是导致瓷砖脱落的直接原因,但在“风吹砖动”之前,这些瓷砖就已经脱离墙体了。
一种常见的情况叫做“空鼓”。在传统水泥粘贴方式下,由于热胀冷缩导致的变形,外层面砖、水泥、建筑外墙间会出现缝隙。夏季的雨水、春秋的风、冬天的冰冻都在进一步“离间”三者的关系。“已经粘不住了,就靠面砖之间相互挤着。”李昊说。
凸起的面砖甚至一触即落。“外婆,你看这砖墙好像空的。”小女孩儿说着敲了敲,一大片面砖应声脱落,割伤了她的食指,这是去年发生在温州某小区的事例。
“貌合神离”的不止是面砖和水泥,更糟的情况下,水泥与墙壁间也已经脱离。当强风抓住高楼使劲摇撼,它们便忙不迭地弃楼而去。
杭州新小区金溪园的业主每天回家,要“先抬头看看”,再“赶紧几步走进单元门”;为防止家里老人再度被砸,西安一户人家给一楼小院安上了顶棚。
曾几何时,外贴面砖的高层住宅是城市生活的标志。“那时涂料质量差,沾土、下雨就花里胡哨的,叫‘尿墙’。”李昊说,尽管“总有局部剥落”,白色瓷片还是以“下雨能冲洗干净”的重要优势胜出,成为改革开放后新建住宅最常用的外饰。
升平大厦就是用这种瓷片击倒男孩儿的。这座2005年竣工的商住两用大楼站在高架桥边,通体的白色外饰已经发灰。
政府拨款兴建的公共建筑则青睐石材、玻璃幕墙等材料,质量要求比较高。
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颜宏亮坦率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开发商出资建设的住宅区则更多是“凭良心做事情”。
这位国家一级建筑师主持设计建筑时,会特意要求“用陶瓷专用粘结剂粘贴面砖”,在“手工粘贴安全性要打一个大问号”的情况下,颜宏亮只能尽可能地选择最牢固的材料。
而施工中最常用来做粘结剂的水泥刷浆,砂子颗粒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粘贴效果,中粗砂效果好,细砂粘不牢。面砖价格的微妙差异也会在安全性上体现出来,好的面砖外表光滑,粘贴面有纹理,便于“咬住”水泥,而劣质品双面光滑,根本粘不住。
后果往往要在竣工一年后才能体现出来。在没有及时维修的情况下,面砖脱落“只是时间问题”。甚至有专家认为,瓷片脱落是建筑的“通病”,“就像人得感冒一样”。
在轻飘飘的外保温层上贴面砖,好比在竖着的蛋糕表面粘一层厚厚的巧克力壳
被“常见病”击倒的男孩儿一动不动,血不停地从头部涌出来。清洁工冲过去想把他扶起来,尚有意识的男孩儿已无力站起。药店店员想用云南白药帮他止血,可他满头是血,根本“看不清伤口”。人们手忙脚乱地把他抬到楼边有雨棚的台阶上,防止遭到瓷片的二次“袭击”。
人行道上,大大小小的水泥块碎了一地,中间夹杂着从楼上窗边砸下的水泥条,最大的足有一米长。
水泥也曾经从颜宏亮主持设计建造的大楼上脱落。那幢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建筑尽管在当时便已注重分层粉刷,还是在10年后出现了局部脱落,不得不把墙体外立面全部凿掉重新粉刷。
“水泥刷浆每次只能涂薄薄一层,粘牢了再粉,分层抹回。”颜宏亮深有感触地说,“一步到位涂得太厚必定会留下安全隐患。”
给大楼“着装”本应比女孩子化妆还要精细。“忌讳”在夏天施工,因为水泥中的水分干得太快,粘贴时间不够;面砖上墙之前要在水中浸泡,以增强粘合力,又不能湿答答地上墙,防止水分蒸发造成空隙。
过去30年里,在中国这片全世界最大的“工地”上,追求质量的精工细作时常输给“赶工期”。更为不幸的是,身披瓷砖拔地而起的多是高层住宅楼,楼下往往是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晒太阳的老人、追逐嬉戏的孩子、行色匆匆的上班族,都在匆匆粘上的瓷砖“射程”以内。
而发达国家的建筑过程“很慢、很精细”。“日本建筑的规格是根据贴面砖的数量决定的,就是为了不把面砖锯开。”颜宏亮感慨道。在这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看来,这是因为“在他们眼中人是第一位的”。
在国内的建筑实践中,伴着北京奥运的脚步,节能建筑开始大举进驻。新建的住宅楼在砖墙混凝土外加上了泡沫外保温层,到2008年,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了80%以上。
“在外保温层上贴面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颜宏亮解释道,在轻飘飘的外保温层上刷水泥浆、贴面砖,就好比在竖着的蛋糕面上粘上一层厚厚的巧克力壳,“风一吹就下来”。
中国的高层建筑追上了发达国家的“时尚”,多数改用轻盈的防水涂料做外饰。与此同时,面砖脱落的潜在危险也在悄然增大。“外保温层贴面砖,建筑师晚上都睡不着觉的。”颜宏亮抬高了声音。
上海市建设委员会2000年就已发布通知规定,限制设计、使用外墙面砖和禁止设计、使用马赛克等外墙瓷质贴面材料。江苏、重庆等多个省市也相继颁布了类似规定。从2011年9月1日起,西安市也要求三层以上建筑禁用瓷质面砖做外层饰面。
建筑“腐蚀”无人管理,就像允许你买皮鞋,但不允许你买鞋油
政策没能有效覆盖的地方,维护安全的责任落在了雨篷和草坪上。
据专家介绍,高层建筑出入口一般都设有雨篷,这样“面砖至少能先落在雨篷上”,而草坪除了绿化,更是为了隔离行人。
在西安升平大厦,事发现场已被警戒线围起,周边路过的人们头顶挎包快步通过。台阶上的血迹成了深红色,一大团浸血的纱布丢在上面。
几天前,男孩从这里被抬上救护车,送到医院时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孩子的父母几近崩溃,至今在宾馆居住,亲友们不敢让他们回家,因为“家里全是关于孩子的回忆”。
负责该楼的物业表示,去年9月还对楼顶外墙进行过检查,“拿着木槌,在手能够及的地方敲一敲,听一听敲击的声音”。
根据颜宏亮介绍,在新加坡,法律规定物业每年6月、12月对大楼外观进行检查,只要业主曾经报修,大楼外观出现任何事故由物业负责,没报修的情况下,由业主负责。
西安的瓷砖击中少年之时,物业“注意安全,上面掉瓷砖”的提醒依然在重庆、泉州的小区里张贴着。颜宏亮认为,房子卖出后维修不到位,已经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怪现象”。
在不久前的“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启动会上,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院士把建筑“腐蚀”无人管理的情况形容为:“允许你买皮鞋,但不允许你买鞋油”。
在颜宏亮看来,住宅工业化是从根本上解决面砖脱落的方法。按照建筑师的设计要求,带有保温层和面饰花纹的外墙复合夹芯板在工厂被生产出来。这种预制外墙板被运到工地上,“像搭积木一样”被挂在预留出的钢筋结构上,相当于为建筑“订做”外衣,作为墙板一部分的面砖外饰也将完全杜绝脱落的风险。
在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住宅工业化方法在房子急缺的二战后就开始实施,而今早已普及。在我国,工业化建筑方式在桥梁等大型公共建筑中也已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应用这种预制墙板的预制装配式建筑开始应用在住宅领域。2011年公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推进住宅产业化”被明确提出,并已在各省市试点推进。
“先解决有地方住的问题,再去解决住得好不好。”李昊乐观地认为,与西方相比,我国的住宅问题只是出现得晚一点。正如其他很多方面的问题一样,发展的问题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
两个月前,广东惠州一商场的两块瓷砖从楼上脱落,一老人头部、脚部被砸伤缝针,瓷砖完好无损。物业迅速采取行动,第二天就把这两块瓷砖重新粘回了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