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18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行者无疆

行走在阿皮亚古道

燕海鸣文并摄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18日   12 版)

    古道旁的小吃摊

    残留的石雕

    沿途古迹

    阿皮亚古道

    有一句话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并不夸张,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500年期间,罗马人共建设了15万公里的道路,其中8万公里干道全部以石头铺成,形成了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庞大路网。

    罗马道路修建的目的性很强。征服其他地区之后,罗马一般不在当地驻军,需要进行军队调遣时,为了保证能够迅速移动,要有便捷的道路。另外,修建道路贯穿征服的地区,费用由罗马承担,本身也是一种政治行为,有助于提升当地与罗马的沟通。通过道路搭建起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不得不说是罗马人政治智慧的体现。

    最能体现上面这些要素的,是阿皮亚古道。

    公元前312年,财务官阿庇乌斯制定了方案,监督修建阿皮亚大道。这条大道之所以冠名阿皮亚,也是源于阿庇乌斯的名字。

    阿庇乌斯认为,道路不一定是要直接通向具体目的地。在当时,由罗马通往其势力最南端的加普亚已经有一条拉蒂纳大道,穿越内陆。而阿庇乌斯却坚持再修建一条沿海的道路,从南端抵达加普亚。这样一来,罗马到加普亚就有了两条道路可以选择,阿皮亚大道在沿海路线的贯穿,也巩固了罗马在当地的影响力。

    之所以能够达到笼络人心的效果,很大程度是因为工程技术保证了道路质量。罗马人修建的道路,就是比当地人自己修建的要方便。

    阿皮亚大道自上至下分为4层,最顶层是切割整齐的大石块;第二层是人工砸碎的小石块,铺设为略呈弧度的平面;第三层是石子和粘土的混合层;最下面一层是厚度为30厘米的地基,由石子铺设。

    阿皮亚大道的修建还有另一些特点,路面略呈弧形,两侧设有排水沟,雨雪会随着弧度流向排水沟。同时,大道两旁附有人行道。道路宽4米多,双侧人行道各宽3米左右,人车分行,俨然现代化道路的雏形。

    阿皮亚大道今天残留的原始路段凹凸不平,走上去非常硌脚。实际上,当年的阿皮亚大道以及所有罗马大道都是非常平整的,据说阿庇乌斯为了保证平整,曾经脱掉鞋,赤脚在路面上行走。据说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的一位官员目睹了保存完好的阿皮亚大道,感叹不已。

    罗马人认为,道路维系国家的命脉,像血管一样贯穿帝国的各个角落。但是,在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中,并没有基础设施这个词,相近的一个词是moles necessarie,译为“必需的大事业”。既然是“必需的大事业”,那么也应由国家承担费用。罗马人动用国库的资金,依靠军队的力量修建道路,也让每个人免费享有这些道路。

    我们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也可以将其称作“条条大路出罗马”。这些大道中,共有12条从罗马发出,共计375条由石头铺设的干道,如人类身体中的血管一样,遍布帝国的每个角落。北欧、撒哈拉、大西洋、叙利亚,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罗马人修筑道路的身影。主要城市中,干道穿城而过;不太重要的城镇,则由支线联系起来。这是今天高速公路的设计模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已经付诸实践。

    有人说:“人类到了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普及铁路,人类交通运输的速度才超过了罗马大道。”

    两千年后,我们依旧可以行走在当年修建的道路上。如今的阿皮亚古道,靠近罗马市区的一部分依旧车流繁忙,向东南约3公里之后,作为古遗址保留的古道上,人们可以自由行走其间。两侧时不时出现一些古迹,包括基督教墓葬,或是私人住宅。

    我从大约5公里处进入阿皮亚古道,视野之内仅有三四个行走其上的人。或许我去的时候正是工作日的下午,或许本来就是如此,总之这条保有原始面貌的阿皮亚古道行人非常之少,偶尔会有跑步者经过。

    有一部分古道以小石块重新铺设,也有一些地面保留了原始的大型石块,只不过棱角早已不在,走在上面会很硌脚。由于时不时出现的斑驳石块,起到了减速带的作用,因此很少有车子从这里穿过,大都开到不远处后建的阿皮亚“新”公路上去了。

    我向西北罗马城的方向步行,沿路要么是残垣断壁的古迹,要么是私家院落,安安静静,也没见有什么商业开发。这条两千多年的道路,一是竟能保存到今天,二是竟然鲜有商业化痕迹,一切古风古韵,着实让人感慨。要是在中国,这一路还不全成了小吃仿古一条街?

    5公里的路虽然不长,但我没吃午饭,本以为这里再怎么古朴,吃东西的地方总是不少吧。无奈走了足足两公里,全然找不见一个小吃摊。直到一个路口,鼻子里闻到熏肉的气味,转头一看,路边有一个小吃摊,一位意大利大爷正在那里看着我笑。他不太会说英语,指着几张小吃照片问我要哪个,我说local,local。他听懂了,指着其中一个说了一通,我看了手写板上的词,明白他是在推荐salsiccia(意大利香肠),我点点头。

    边做salsiccia,他边问我:“chine?”意大利语的中国我还是能听懂的,再次点点头。他很开心,又说了一通,这回我是彻底听不懂了,只能站着傻笑。空旷的阿皮亚古道上回响着大爷铲子的咔咔声、烤肠发出的滋滋声、以及他爽朗的笑声。说来也怪,那一个下午,我走了5公里的阿皮亚古道,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这顿很是普通的salsiccia和意大利大爷的笑声。

    我想起,当年罗马人修建道路的目的,是促进罗马和其他地区的沟通与融合,再一想,真正让沟通得以实现的,应该不是路,而是人吧。

爱上小山小水轻柔软缓
端午小长假 北京旅游指南出炉
行走在阿皮亚古道
加拿大虚拟现实体验会来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