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军区某边防团四连的菜园子里,上士相国军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精心伺弄着刚爬蔓的黄瓜苗。他的面色略显苍老,这个有着“北极菜王”之称的战士在“神州北极”漠河边关已经服役10年,也种了10年菜。
相国军家是农村的,如愿以偿参军入伍后,兴奋劲儿还没过,连长却安排他接任生产员。几个老乡也替他惋惜:“相国军底子挺好,当生产员真白瞎了!”
“好不容易当上兵,还要伺弄土地!”相国军极不情愿地拎起铁桶走进菜园子。后来,随着对边防生活的熟悉,他才知道菜园子意味着什么。
“六月雪花飘,八月霜来早,黄瓜不爬蔓,种豆不结角。”这是漠河百姓广为流传的一句民谣,也是当地吃菜难的生动写照。早些年,连队吃菜要到80多公里外的县城购买,常常是冬天吃冻菜、夏天吃烂菜,不少官兵因缺乏维生素患上夜盲症、软指甲、阴囊炎等疾病,退伍时一身病。
“咱团驻地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人烟稀少,搞生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别小看生产员,能顶半个卫生员加指导员呢!”老兵的话让相国军那颗年轻而浮躁的心终于安静下来。
虽说在家也种过菜,但相国军播下第一茬菜种,迟迟不见出苗,翻开土一看,种子冻烂在地里了。原来,漠河地下是永久冻土,即便是盛夏,冻土也只能融开1米。
怎样才能提高土壤温度?这个问题让相国军愁眉不展。一天,温热的被窝让他想起了电热毯。“能不能同理把电热丝埋土里加热土壤?”受此启发,相国军托人买来十几捆电热丝,一条条错落有致、纵横相交地埋进土里,通上电后,相国军用温度计一测,土壤温度果然上来了!一周后,绿油油的菜苗纷纷探出了头,这让相国军大喜过望。
此事不但鼓励了相国军,还让他看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威力,他隐隐约约感到,一扇门在他面前打开。
后来,为了改变连队蔬菜品种少的难题,相国军又开始琢磨怎么把南方菜种活,丰富战友的餐盘。
香椿是典型的南方菜,娇贵难养活,听说相国军想种香椿,不少战友惊讶得好像掉了下巴,可相国军翻阅农业技术书籍后发现,高寒地区种植香椿理论上是可行的。
试种过程中,为让香椿有足够光照,他每天抱着12公斤的育苗箱,来回搬运八九次追阳光;担心香椿苗冻着,他取来棉被盖在箱子上;他还配置营养液,给香椿“加餐”。经过4次失败后,娇贵的香椿苗终于茁壮成长,相国军捧着育苗箱乐开了花。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年,初中文化的相国军研究出瓜类掐须法、洋菜中种法、地火垄新技术等16种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土豆、辣椒等传统蔬菜的产量,养活了苦瓜、空心菜等南方蔬菜,还培育出西瓜、香瓜等16种水果,创造了北纬53度高寒区种植蔬果的奇迹。
相国军不仅成为全团的名人,还名震大兴安岭地区,有人送他外号“北极菜王”。2013年,相国军荣立二等功。
出名后,在农业技术落后、技术人才匮乏的大兴安岭、齐齐哈尔地区,有些人就想用高薪挖走相国军。
齐齐哈尔市一家农业生产公司的老总,希望相国军提前退伍,许以年薪30万元请他加盟企业,负责在同属高寒区的齐齐哈尔指导种植蔬果。
“我是农民的孩子,能长本事全靠部队提供的平台,咱不能干骑驴找马的事。”相国军的一番话,让这个老总更加钦佩他的人品,承诺他虚位以待。
诱惑不仅于此。驻地另一家蔬菜生产企业的经理提出相国军只要节假日到他们的大棚“走穴”,指导育苗播种,每次给1000元红包。可相国军仍然摇头,拿着工资再赚外快,不像个当兵的样子。
尽管工作出色,但和很多边防军人一样,相国军也因驻守边关、抛家舍业,流过不少亏欠家人的心酸泪。
去年12月9日,正在大棚里劳作的相国军接到妻子李秀芳从山东莘县老家打来的电话:“儿子肺炎加重快不行了,你赶紧回来!”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相国军手里的铁锹一下子掉在地上。
团领导得知此事,火速为他订了全程机票。可是,漠河太远了!从漠河飞到哈尔滨就得3个半小时,从哈尔滨飞济南还得两个半小时。还没等相国军起身,刚出生108天的儿子已经不幸夭折。
“顶天立地的山东汉子,在高寒区养活了菜,却养不活自己的娃!”当晚,心怀失子之痛的相国军,跑到寒冷刺骨的黑龙江畔双膝跪地,面向家乡的方向失声痛哭。
刘立忠 石榴 邹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