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善饮酒,但“无酒不成席”、“酒品即人品”的道理却是耳濡目染、耳熟能详。
因此,有着“酒中牡丹”、“白酒常青树”之称的古井系列美酒取得的骄人的业绩,成为我一直想解开却难解一个“谜”,也是一个心愿吧。随着古井的如日中天、名满天下,我解开这个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问酒哪得醇如许,惟有源头美酒来”。当我随“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溯源探秘”之旅,置身古井集团厂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派繁花似锦、游人如织的景象。
如果不是那浓郁芬芳、醇厚绵长的酒香,如果不是沁人心脾、经久不息的琼浆,如果不是车水马龙、四面八方的物流车队,我真不敢相信这里是香飘四海、名扬天下、有着“酒中奇葩”的古井贡酒系列美酒的原产地,更不敢相信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酿酒公司(厂区内)竟然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古井集团励精图治、力争上游的雄心斗志,古井人匠心独具、薪火相传的情怀,以及年份原浆手工酿造、千锤百炼的工艺流程,如同瑰丽迷人的长卷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美不胜收、叹为观止。
百闻一见,百见不如一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酿造厂房,高粱、大豆、小麦、豌豆等原粮经过蒸煮、发酵等繁杂、苛刻的工艺,成为70度以上的原浆。不要说品上一口唇齿留芳、津津有味,就是看上一眼,都是一种无法用语言来描绘和形容的享受。
“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古井水”。站在千年古井——既有北魏的古井,也有宋代的古井前,那么清澈、甘甜,一幕幕厚重的历史画卷历历在目,更让我理解了古井的含义,以及它的过去、今天和明天。
“水是酒之骨”,是母亲河涡河水系哺育、造就了古井系列酒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情怀;“酒是陈的香”,走进原浆储存车间,“1991年9月”的标签赫然入目,不同年份的原浆在升华、结晶与聚集,如同忠诚的士兵,如同无畏的勇士,等待着人们的召唤;“比陆地辽阔是天空,比天空辽阔是人们的心灵”,在厂区,我们欣喜地发现了一朵朵怒放的格桑花,那是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之后,感同身受、情牵华夏的古井人慷慨解囊200万元的义举,知恩图报的高原人民送来了感恩的格桑花和神圣、奇妙的“三江源”泉水,在这里生根发芽、融会贯通,使古老的美酒激情澎湃、活力迸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古井酒类博物馆内,一件件酒器,一张张照片,一瓶瓶美酒,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中国古老白酒加工的全过程,可以领略古井由小到大、长盛不衰的辉煌,见证并分享、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风采。
我驻足在1989年合肥评酒会所有的展品前,这可是国家唯一的一处当时全部参展展品的收藏,可以见到斯时中国市场上所有的白酒。“大浪淘沙,砂里烁金”,当年市场上称雄一时、叱咤风云的白酒,有的已经黯然退出了市场和人们的视线,只有在这里看到才能看到它们昔日模样和往日的模样。“尊重对手,善待对手”,这既是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眼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也”,古井人从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让市场的警钟时时刻刻警醒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尺,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做中国最好的酒,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从而,在确立了“拿下100亿,冲向前三名”的战略目标,更描绘了主业(白酒)领先、多业(商旅、房产、金融、文旅等)全面发展、齐头并进的伟大蓝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酒”。我越来越接近、解开了我心中的那个“谜”:是她的认真与诚信,是她的坚持与执着,是她的智慧与胸怀,造就了古井的传奇,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而且这一“密码”无法破译,不可复制,无法转移,不可撼动其行业主导、优势、品牌与地位!
(朱文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