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复旦大学“新千分考”浮出水面

本报记者 王烨捷 周凯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6月29日   03 版)

    曾经名噪一时的复旦大学“千分考”今年有了新花样。在2017年“新高考”试点上海,最负盛名的两所高校——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今年被教育系统寄予厚望,它们成为上海新高考“综合评价录取”改革方案最先试点的两所高校。

    这是复旦、上海交大第一次把对学生的破格录取放在高考之后。此前,复旦“千分考”的时间一般被定在每年的2月。而“千分考”的形式,就是“做题”外加面试,学生需要在3小时内完成200道选择题,凭“千分考”成绩进入面试。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复旦、上海交大的综合评价录取,依然是“千分”。但“千分”的架构却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1000分中,60%来自学生的高考成绩,30%来自学校组织的面试成绩,10%来自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新的做法,“综合”意味更加浓厚。

    一个学生被5个教授一对一面试

    6月28日傍晚,在结束两天的面试工作后,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据悉,今年共有40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复旦“千分考”,学校最终按照招生和入围1∶1.5的比例列出了入围名单,共有793名考生入围参加了复旦“千分考”。

    今天的“千分考”与往年有所不同。丁光宏说,以往有复旦能力水平测试,是因为自主招生被放在高考之前,没有其他成绩能证明一个学生的文化水平。但今年,合理使用高考成绩,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面试”环节,最考验公平、公正性。如何保证一名入围学生不能通过“打招呼”、“托关系”的方法进入复旦?丁光宏介绍,复旦大学教务处组织了400多名正教授参与面试工作。

    这些教授,每天要抽签两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来决定他们究竟面试哪些学生。学生们每5人一组,教授也是,每5个教授会面试5个学生。但在进入考场前,教授们不知道会面试谁,学生们不准碰手机,教授们的各种通讯工具则被全天“没收”。

    每5个教授用在5名学生身上的时间,是150分钟。他们要先花上75分钟遍览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自述、入学申请、专业报考、高中奖状、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成绩等。然后再与学生面谈,每个人都要与5名学生各谈话15分钟,共75分钟。

    什么样的学生最被老师欣赏

    每组5个教授的专业分布也被“扯”得很开,他们由一名医学教授,一名基础文科教授、一名社会科学教授、一名基础理科教授、一名工程技术科学教授组成。

    考官李平(化名)告诉记者,他曾参加过五六次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今年一天面试下来,比上一天课还累,特别紧张。有意思的是,他和另外4个并不相熟的其他学科教授,有着几乎一样的“看人标准”。

    最令他欣赏的是两个男生。第一个与他交流时第一句话就说,“我在高中阶段就能读懂霍金的《时间简史》”。李平后来让其讲了一些要点。

    “他有很强的目的性,我就是喜欢物理,特别喜欢。”李平说,5个面试官一致推荐这名学生进入“理论物理系”。

    另一个男生爱“新闻”。他用辩证的观点介绍了自己如何看待崔永元与复旦生命科学院教授的争论。“这孩子不盲从别人观点,我很喜欢。”李平说。

    李平介绍,今年接触的这批考生“很可爱”,尤其多才多艺。但同时,这些学生身上也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弱点——浮躁,不扎实。“有的同学,分数很好,但讲起问题来结结巴巴,未来不一定能学好”。

    “面试”的一个好处是,能把性情纯真、具有学习潜力的学生挑选出来。有一个学生面试时告诉李平,自己高考时因为迟进考场影响了发挥,高考成绩较平时学业成绩低了很多。“他报名医科,家里有人从医,对医患矛盾看法很深入。虽然考分不高,但我觉得应该给个机会。”李平说。

    繁荣的培训市场或将一蹶不振

    繁荣的培训市场,一直依托复旦“千分考”等名校自主招生考试而生。但今年,培训市场的风光已经不再,因为从复旦、上海交大两校公布入围名单到正式考试,中间只隔了两天。由于是“面试”,培训的空间又小了很多。

    丁光宏专门讲了校外培训的事。过去每一年,他都会就此向考生及社会公众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接受过培训的学生,培训肯定会害了你们。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复旦的考官们“从心底里反对”这种受过专门培训的学生,“我们有一本考官培训手册,我们也会培训考官,教他们如何‘反培训’”。

    丁光宏说,被过多“雕琢”的孩子,并不是复旦需要的。

    他介绍,面试官们提出的问题从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他只是通过问题来挖掘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时培训不出来。比如教授给你说一大堆事情,叫你归纳,你怎么培训?”一种“套路”式的回答,反而会被教授一眼看穿,“与其临时培训,不如高中3年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

    面试官林宜(化名)是一名医学专业教授,有着10年的面试经验。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生们会“猜题”很正常,但这种基于个人判断的“猜题”和集中套路式培训有很大不同,后者很容易被面试官看穿。“优秀学生不上培训班,也照样优秀;反之,能力不足的学生上10个班也没有用”。

复旦大学“新千分考”浮出水面
“专家”思维 “赤子”情怀 “硬汉”做派
去年中央“三公”经费支出比预算减少12亿元
马瑞强:想当最会种地的农民
合肥:十几名80后为同学母亲尽孝11年
审计报告“问题清单”的新老面孔
广东茂名:镇街干部定期到村民家“家访”
草原套马展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