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7月13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留学生暴力事件让人疑惑多大让孩子出国好

看上去很美的留学计划怎么失控的

周成刚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13日   12 版)

    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毕业典礼。周成刚/摄

    美国雪城大学信息学院毕业典礼。周成刚/摄

    编者按

    6月18日,两名中国女留学生遭到多名同学扒光衣服拍照、用烟头烫伤乳头等虐待的案件在洛杉矶县高等法院波莫纳分院开审。据当地媒体报道,施暴者多是中小学就出国的小留学生。虽是个案,但还是引起了媒体和不少父母的警惕。

    不恰当的留学会不会害了孩子,让他们不成材而成囚?到底什么年龄出国留学好?跨越时空阻隔父母应如何助力异地读书孩子的心理调适?在出国之前又该为他们作哪些方面的准备?一系列问题让家长们困惑。成长版编辑请来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周成刚先生和资深媒体人冯玥,谈谈他们对低龄留学的态度。

    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提出了共同的一点:出国不是逃避中国教育。父母不要以为自己解决不了的事,通过花钱,把孩子送到国外,由异国他乡的教育机构就可以解决。留学只是人生长跑中的一环,赛出好成绩,同样需要不屈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


    我国的留学潮这些年不断升温,升温背后的主力军就是出国读高中或初中的小留学生。因为是低龄,所以大家也更为关注。最近连续发生几起海外小留学生的暴力事件,低龄留学的利弊再次成为媒体的热点话题。那么,看上去很美的留学计划是怎么会失控的呢?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准备留学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有所帮助。

    一些中国家长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实用主义思想导致指导孩子留学的原则发生偏差

    首先是家长的认识问题。

    低龄留学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容闳是中国的留学之父,耶鲁毕业后回中国和清政府联手送出去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就是12~14岁的孩子。当初决定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去留学就是因为这么大可塑造性强,这和今天家长早早送孩子出去的理由是接近的。当初那批孩子出去前都要签生死书,真的可谓一走就生死难卜。

    今天自然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有些家长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认识却是片面的,认为孩子只要出国躲过高考独木桥,学习问题就解决了,上大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工作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于是,他们要么贴身陪读,要么在国内遥控指挥孩子,套用国内管理孩子的方式和理念——物质上毫不犹豫地支持孩子,思想上却处处尽力去左右孩子。而且,他们什么事儿永远围绕一个中心转,一切为孩子未来读商科和进投行作准备。甚至有人把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孩子,还口口声声说他们辛苦一辈子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机会,接下来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

    而且,他们不顾孩子的个体发展差异,坚信学而优则仕。殊不知国外判断学生优秀与否绝不像国内一样用学习成绩决定一切,高考一考定终身,他们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选择,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个体得到尊重和发挥。

    中国家长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实用主义思想导致指导原则发生偏差,忽视了孩子在新环境里,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导致孩子在这样的高压下不知所措,动作变形,和周围的教育理念、文化习惯和价值观相违背,和西方培养良好公民和世界公民的教育宗旨相违背。

    孤身到国外,他们动手能力差、参与意识淡薄,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走向边缘

    其次是孩子能力适应问题。

    如果家长的指导思想有偏差,孩子自己又不具备调节能力,那么孩子就很难在家长的愿望和新环境的要求之间作出正确选择或找到平衡。

    虽然学习的本质在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但留学不同于一般的异地求学,环境、语言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需要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新环境,适应课堂内外的新挑战。

    在国内课堂,孩子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教授的所有内容,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回家后也是足不出户,面壁苦读,单打独斗,拼熬夜拼早起,一切以考试结果为重。除此以外,课外活动因为各种学习压力和竞争而逐步缩水,久而久之,孩子也习以为常,深知读书成绩是唯一的追求。

    可在国外的课堂,孩子不仅仅要做题背书,还要学会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强调团队合作,鼓励自我创新和挑战权威,倡导批判性思维。课堂外更是西方孩子的主战场,是他们表演和发挥的舞台、展现个性的机会。他们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和兴趣爱好小组,花很多时间参加社团组织和公益活动,到各地参加交流项目,了解不同的文化和制度,促进文化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世界公民。

    而许多中国学生在这两方面都是短板,面对这双重压力,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常年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和关注下学习生活的孩子,突然失去所有保护,肯定会承受比国内的同龄人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独立能力弱、参与意识淡薄,调节能力欠缺等原因,更没有原先国内唾手可得的助力,他们很难引人注目,便逐渐脱离队伍,越走越孤独,越过越封闭,最后成为一个边缘人。

    如果我们和孩子不会换位思考,顺势而为,那么他(她)就无法融入主流文化,心灵失去寄托

    最后,是价值观的差异问题。

    可以不夸张地说,面对家长的指导偏差,加上自己能力可能存在的短板,中国小留学生已经面临着不少困境了,但是最大的挑战却来自不同的价值观。

    大家现在有一个共识,西方和东方的价值取向是有差异的。就如人们常说,在罗马我们就要按照罗马人的习俗做事。到国外去留学也要顺应大势和主流,在别人的土地上去理解和尊重他国的社会制度,接受他们的价值观。早上出门,孩子大部分是坐校车,或者父母亲自开车送。车上家长会主动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到了学校所有的孩子都面带微笑,相互问候,走进课堂开始愉快的一天。在课堂上老师提问,孩子踊跃发言,相互倾听和挑战,表达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课后大家都会参加许多社团活动,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学间出现问题时,大家平等对话,相互倾听,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不同的意见,即使遇上极端问题,大家也习惯通过正常手段寻求学校的帮助,甚至诉诸法律,让法庭裁决。

    这些在外国人看来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对许多中国孩子可能就很难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从小在一个不同的环境里长大,耳濡目染的是不同的行为观点,自然也就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中从来就是权威,倒过来孩子遇上问题多半也是靠家长解决,从学区房到学文科理科到未来专业甚至择校选校基本都是父母做主。特别是很多留学生来自中国的富裕家庭,条件特别好。早饭是阿姨准备,上学有司机送,家长如果在车上,就免不了指指点点动辄训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往往选择沉默,或者阳奉阴违。

    确实,在国内,西方式的学生提问,可能被认为是对老师尊严的亵渎和挑衅。许多课外活动形同虚设,因为在家长看来这些活动往往耗时耗精力,得不偿失。很多教育实际上在围着家长转,围着家长的需求转,学生在各种选择中只是从属的,或者只能被动接受长辈的安排。

    而一旦面对价值观的差异,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顺势而为,那孩子就无法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孩子的心灵也因此失去寄托,心理也会逐步发生变化,于是孩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就会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最终走向犯罪。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家长是留学决策的参与者,但孩子是留学的主体。家长在这个决策过程中需要看到中外教育制度和价值观的不同,而孩子更需要顺应新的环境,在新环境里去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开阔眼界,融入社会。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

    人们常说,21世纪最紧缺的是人才,我想说,21世界最需要的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地区和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才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成为这样的精英才是我们留学的真正目标。

    (作者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

看上去很美的留学计划怎么失控的
乐观勇敢便是人生的晴天
我为什么不会太早让孩子出国读书
培养一个指挥家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