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1.5米、宽1.5米的无人机,一次携载15公斤农药,一天喷洒三四百亩地。日前,农用无人机在江苏常州农田里让农民大开眼界。无人机的拥有者是常州大学电子科学专业今年刚毕业的学生陈路。这架无人机是他根据农用无人机的特点,结合0.6×0.6米的成品无人机的优缺点而设计的产品。
“以前是因为兴趣,后来转到了应用方面。”陈路说,他玩无人机已经有三四年的时间了,最初他买了0.6×0.6米的成品无人机在校园里玩航拍,给学校做全景航拍,后来被一家公司看中,希望他能根据农药喷洒和实际使用要求,设计1.5×1.5米的飞机。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摸索实验,陈路重新设定了参数,成功研发了1.5×1.5米、2.7×2.7米两种无人机,产品交付后,销售了几十架。
掘得第一桶金后,陈路和5名同学一起注册了公司,开始了新的项目开发,农用无人机项目,这个新鲜玩意儿效率比人工高15~20倍,很受农民欢迎。
这样的创新在常州大学并不少见。近日,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2015年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常州大学在全国研究机构中位居66位、亚太地区155位。
整个2014年,常州大学授权发明专利364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二十一、江苏省第三。
是什么让一个非211高校居然有这样的创新能力?
“这份成绩单,一方面彰显了学校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肯定了学校科研坚持的‘顶天立地’思路。”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教授介绍,“顶天”是指走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立地”就是科研成果要能成功转化、能切实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去年5月,常大探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将学习的自主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翻转课堂”让学生找到了在课堂中的“存在感”。华罗庚学院大二学生周建华告诉记者,“我们提前预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先查阅资料,再不懂就记下来到课堂上探讨。课堂上,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寻找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让‘上课’不再那么无趣,掌握的知识也更牢固了。课后时间利用起来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升了。”
浦玉忠校长认为,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很便捷,现在大学应该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目标从知识培养转到能力培养。
常州大学学生王莉对学校组织的一些小比赛感触颇多:奇思妙想比赛、无动力小船比赛、创新思维大赛、鸡蛋从几楼往下摔不会碎……“读大学前,接触的都是‘填鸭式’教育,这种比赛集乐趣和思考为一体,一下子便激起了我探索的兴趣”。
近年来,常大学子斩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去年9月,常州大学教授邵辉领衔主持的《石油石化安全人才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有效科研,让科研“落地生根”
3年时间,常州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马建锋申请了25项发明专利,他开发了不同类型污水、工业废水处理8件新工艺专利,开发新设备、新材料17件专利,成了学校有名的专利达人。
在马建锋看来,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学校“有效科研”理念的引领。
他的这些专利都来自企业的真实需求,他与江苏星辰环保集团的共同合作,针对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调研,然后开始科研攻关。
“由于机制和历史原因,高校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价值主要以各个数量指标体系为准绳,以获得国家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所获奖励的级别来确定,导致片面追求科研GDP,重数量而轻质量,影响了科研的有效性。”浦玉忠表示,要使科研回归“质”的本质,必须强调科研的有效性。
在常州大学,有着一个高校并不多见的机构——产学研合作处。负责全面提供技术需求传递、成果宣传与转化、科技对接活动策划、教师与企业合作监管等各类管理和服务。
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在连云港、淮安、克拉玛依等地设置了7个技术转移分中心,了解企业急需开发的产品、解决的难题,然后组织学校的团队对接。
产学研合作处处长陶国良介绍,中心每年与企业有500多个合作项目,海安分中心一年就谈成了40多个项目。
让科研“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常大启动了“产学研111工程”,选派100名素质好、业务精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建立10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10家特大型企业为长期紧密合作伙伴。学校每年拿出200万元资助教师外出学习,新进的博士,要进入企业实习半年到一年。
近年来,随着“有效科研”战略的实施,常州大学在校企联合研究平台建设和创新成果方面成果颇丰。常州大学与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常大有机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建江苏常大地沟油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展深度研发与合作,已在全国建立了12个收购点,每年转化生产“地沟油”近3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