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齐鲁工业大学浓郁的创业氛围激励了我”。在山东中大文化产业园内,庄子栋与笔者侃侃而谈。以齐鲁工业大学“航拍达人”而在国内航拍界小有名气的他,现如今有了新的身份:飞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从创立“自由飞”航模协会到注册成立属于自己的科技公司,看着遥控无人机载着自己的梦想一次次冲上云霄,庄子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创业梦。
像庄子栋这样的在校生老板,在齐鲁工大并不鲜见。“第二届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儒林一品家常菜”创办者王卫,“活知识”造就“创业英雄” 的李文博等,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了自我价值。
多年来,齐鲁工业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从制度设计、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等方面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应。齐鲁工业大学也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专利创造能力培育单位”“山东省星级科普教育基地”,被誉为“服务百姓的大学”。
加强顶层设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是健全机制。学校成立了“齐鲁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学院参与,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保障。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将推动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建立创业教育基金,协助创业团队疏通融资渠道。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列入科技创新考评的内容,并分配相应的学分。
健全创业体系,多措并举,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创新为导向,建立适合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并发挥工科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专业优势,培养实战型大学生。
围绕“五个一”平台,培养实战型大学生。
一个组织。2015年5月,学校成立创业学院,下设办公室、教研中心、孵化中心与推广中心,共有14位管理人员,负责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和创业实践等工作。
一支队伍。目前学校创业学院教学研究中心共有专兼职教师57名,分别具有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国家创业咨询师、KAB创业讲师等资格。此外,以“企业家论坛”为载体,邀请校友企业家举办讲座,以他们的亲身感悟和创业历程,教育学生树立创业成才的理想和信念。
一套课程。目前,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必修课程,编写了大学生创业指南系列教材,与国内一流创新创业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采购线上线下课程,进行全校学生创业基础必修课的教学工作。
一批基地。成立校内创业孵化基地,进行在校大学生创业孵化、辅导等的服务工作。2015年6月,学校与郯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目前,该基地入驻创业项目37个,已成功孵化18个。此外,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200余个,很好地满足了创新实践教学的需要。
一组社团。通过举办“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企业家论坛”“就业创业导航论坛”“八九点茶社”等各类创业讲座、比赛和交流活动,积极扶持大学生创业社团,现有大学生创业类社团5个,注册会员1100余人。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教育和实践无缝对接。
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创业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设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依托“挑战杯”等赛事开展特色创业教育,2003年至今,学校已连续五届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连续10年荣获山东省“挑战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在2014年“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齐鲁工大推荐参赛的14件作品,获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5项,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以岗位体验、专业调研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2014年,全校14个学院都有学生分赴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或进行专业体验,或进行岗位实习,或进行短期访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海外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作为科研助理参与科研项目,以科研带动创业。
通过科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每年都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研究。基于齐鲁工大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对应届毕业生非常挑剔的福伊特、凯米拉、科莱恩等国际知名企业,改变了过去只招聘有工作经验员工的模式,近年来,纷纷向齐鲁工大毕业生抛来橄榄枝,其中凯米拉公司更是将今年亚洲区唯一的应届生招募名额放在了齐鲁工业大学。
搭建创业平台,校企联合,成效显著
成立创业孵化基地。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200余平方米,划分为综合办公区和公共服务区,可容纳40余家不同规模的创业公司入驻,预计今年9月投入试运营。
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构建由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综合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验动手和工程设计的机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比例达到80%以上,部分设计论文具有较高水平,其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或服务于社会。
建立企业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模式。近3年,搭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基地、联盟40余个,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00多个。近两年与山东康鲁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威海银兴集团等签订“创新基金”资助协议,专门用于资助齐鲁工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一代又一代工大人在创新创业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下成长起来。2014年,学校2011届毕业生王卫被评为“第二届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
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带动就业方面,齐鲁工业大学探索出了一条经验之路。截至目前,齐鲁工大毕业生中涌现出了1000余位知名企业家,绝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山东省轻工行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在山东省评选的“改革开放20年十大优秀毕业生”中,有3人毕业于齐鲁工大。在近年评选的40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基层就业标兵)”中,齐鲁工大毕业生占6名,入选人数列山东省高校首位。
(车清文 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