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这笔5000元的助学金,张浩也不知道自己离读医救父的梦想还有多少距离要走。
一场医疗事故把张浩的父亲变成了聋哑人,也让这个家庭经受了许多伤痛。从小,张浩就是被爷爷奶奶照顾着长大的,家中仅有的微薄收入,是爷爷陪着父亲去打工所赚。为了治好父亲的病,他有了一个上大学、学好医术的梦想。
去年,他以627分的优异成绩考取南方医科大学,学费却成为最大的阻碍。当全家人正在发愁之际,“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的5000元助学金给了张浩一个实现梦想的可能,“我们全家人都很感谢加多宝的帮助,给了我们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暖。”
同样为了医好父亲的病,2013年,李德成努力考上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并在“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的资助下顺利入读。
一年过去,这个质朴内向的学生不再只是受助者。李德成以“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的“一堂课”支教志愿者的新身份参与到公益中来。大学让他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性格开朗起来的他,在暑假选择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为留守儿童及进城务工子女教授知识,作为一个帮助者给他人送去关爱。
15年来,像张浩和李德成一样接受“加多宝·学子情”助学项目捐助的学生已达12175名,资助总金额超过6000万元。这项以“圆今日学子梦,造未来栋梁材”为宗旨,以资助应届高考贫困生为主体的爱心助学行动,是加多宝在2001年发起的公益助学项目,为寒门学子带来了圆梦大学的希望。
而历经15个年头,加多宝集团探索出的“发展型助学”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学子发生了从“张浩”到“李德成”的转变。加多宝引导学子从受益者转变为公益助学理念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实现了从“受助”到“自助”、“助人”的成长性发展。这一发展型助学模式,也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评价为“走在了公益助学的最前沿”。
今年是“加多宝·学子情”项目进行的第15年,加多宝将继续出资1000万元,在全国寻找2000名寒门追梦学子,助他们圆梦大学,同时,继续夯实“发展型助学”模式,继续开展“一堂课”支教,为留守儿童开展以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主的素质教育,同时联合更多社会力量对受助学子进行系统化帮扶。
作为本年度“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活动的深度合作媒体,中国青年报社也将联合多地团组织和高校,同加多宝一道,在全国范围内寻访50名高考成绩在本科分数线以上并被高校正式录取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入选者将获得由加多宝提供的每人5000元公益助学金。
15年公益助学路,加多宝在路上。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无穷的爱心回馈力量
从2001年到2014年,12175万名贫困学子的人生轨迹,因“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的资助而变得不同。
在贵州习水县,袁飞是村子里一群留守儿童的中的一个。在袁飞呱呱坠地的时候,父亲就外出打工了,一年到头在外,袁飞与父亲见面的次数寥寥无几,“临近过年回家看看,二月又出去打工了”。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只有爷爷奶奶照顾袁飞,从小懂事的他没有辜负家人的期盼,考取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刚进高中时,袁飞却不能适应,变得松散懒惰,成绩也马上跌落,“当时总分150分的数学就只考了二三十分!”好在及时调整,他回到了初中刻苦的状态,在自己制定的近乎严苛的作息时间表的约束下,每一分钟都不浪费地学习。靠着一股猛劲,袁飞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贵州大学录取。
这次,不菲的学费让袁飞锁紧了眉。卧病的母亲医药开销很大,日常生计勉强靠家中的几亩地维持,父亲的工资对学费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正在这时,团县委给袁飞推荐的“加多宝·学子情”资助项目。让他的希望不再渺茫。发出申请后,习水县团委联系了中国青年报社,两者一拍即合,袁飞的大学梦也有了着落。
在广西三江县良口乡布糯村,90后苗族姑娘庞宇娟也和袁飞有着相似的境遇。卧病在床的母亲,在外打工已经好几年没有回家的父亲,因为窘迫的家境而先后辍学的姐姐和弟弟,庞宇娟面前的现实是沉重的。不想放弃上学的机会,又不愿意给已经贫寒的家庭增添负担,采茶叶攒钱,她用这样的方式供自己完成了高中学业。
从初中开始,庞宇娟就有了这样采茶叶攒学费的习惯,每个暑假去别人家采茶叶攒学费,她经常一采就是十几个小时。卖力劳动后,回到家,庞宇娟还看书学习,每天都要复习到深夜。她把赚来的钱放到存钱罐里,存钱罐却因反复存取而破损。于是,一个简易的抽屉就成了她的存钱罐,里面存着的不只是她的学费,还有她的大学梦想。
这样边打工边学习,这个努力的女孩在2013年高考中考出了528分的优异成绩,超过了广西的一本线。但大学学费对她而言,仍是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为了能继续学业,她申请了“加多宝·学子情”的助学金,在加多宝的帮助下,得以圆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5年的公益历程中,加多宝不仅仅是通过资金资助来帮助贫困学子解决上学难题,更多的帮助在技能方面。加多宝借“一堂课”支教、爱心义卖等形式,为受助学子提供勤工俭学、参与公益的机会,帮助他们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和公益意识,让学子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
在《加多宝公益白皮书》中,这种新型助学模式被定义为“发展型助学”,引导学子从单纯的受益者升级为助学理念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加多宝多年探索出的助学体系成为带动人才回流的一种可持续性助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受助学生各方面的生活和发展能力,让他能够自助,并在自助的基础上再去帮助别人,从而让更多人受到感染,参与进来。”加多宝集团人力资源及行政总经理夏楠如此评价。
出于这样的考虑,在申请“加多宝·学子情”的资助时,每个学生都会收到一份《“1帮2”助学志愿书》。尽管签署志愿书并不是接受资助的前提条件,但大部分学子都积极响应助学倡议自愿签署。每年加多宝的“一堂课”支教活动,都有很多受助学子与其他在校大学生、社会人士一起奔赴贫困地区支教,用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在“加多宝·学子情”助学金的申请表上,康圣洋就写道:“大学期间想多参加校内外的公益活动,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出生在贵州大方县,康圣洋从家走到有水泥地的地方,“要走将近3个小时的蜿蜒山路”。让他“一夜长大”的,是中考后几个月,母亲因肺癌去世的伤痛。家里的情况更加艰难,这个要强的男孩却不愿意让家人为他担心。在高中的两个暑假,他独自前往湖南、江苏打工,只是因为心中想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的念头。“高三的其中一个学期只拿了父亲1000元,剩下都是我自己解决的。”回忆这段经历,康圣洋的声音里溢出了一点自豪。
康圣洋的学习并没有因为打工而落下学习进度。高中三年,他的成绩始终稳定在年级前30名,2014年,他更以全县第二名、635分的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录取。“不管怎么样我还是会想办法解决问题”,面对家中早已步入中年的父亲,窘迫的经济状况,这个自立的男孩又惯常地想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
幸运的是,在团湖北省委学校部部长徐本禹的帮助下,康圣洋得知了“加多宝·学子情”助学项目并递交了申请。一通北京来的电话带给了他可以上大学的喜悦,他却不忘,在不久后的大学生活中,通过校内外的公益活动来多多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以这份爱心。
来自东北黑龙江的农村男孩孙珏涵身上,则更明显地体现出“转变”二字。在中学时期,性格内敛的他,面对“上台讲话”这样的事情都能紧张很久。通过“加多宝·学子情”助学项目的资助入读北京化工大学后,主动参与到勤工俭学和各种公益活动中的孙珏涵也在不经意间发生了变化,对着近百人讲出自己的心声。“我真的特别感激加多宝,在我和父母最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了我们一把,让我能够圆梦大学。”感恩之心促使他产生回报的善念,促使他通过公益给更多人施以援手。这也让他对公益有了更深的体会:“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善无大小,爱无止境,只要你有热情,为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尽一份力,传递一份正能量,你的所作所为,便是公益。”
受助者王春晖,更是将公益作为自己的人生事业。一笔5000元的助学金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大学期间,王春晖勤工俭学,补贴生活费用。如今已经毕业的他,是一个公益团队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每周去北京市昌平区新源小学支教,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温暖。这种热情不仅支撑王春晖继续在公益的道路上行走着,也感染了更多人,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生动地诠释了“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深刻内涵。
公益专家高度赞赏“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支教是爱心,更是责任。‘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跳出了单纯的资金资助,构筑了‘发展型助学’这样一个体系化的助学模式,让受助学子参与到爱心岗位和‘一堂课’支教活动中,既锻炼了自己,又塑造了‘一带二、二带三’的爱心传承效应。加多宝的这种公益行为不仅促进了善意、善行的种子不断成长,为社会培养了公益新生力量,更从根本上践行了‘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理念,凸显了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雪中送炭走遍大半个中国 一路蜕变成就创新助学模式
广西三江、贵州习水、湖南永兴、湖北、甘肃临洮、黑龙江……从南到北,从西到东,15年来,“加多宝·学子情”的公益地图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点燃了万名寒门学子梦想的火种。而最初,梦想是从中国的东南一角,浙江温州开始的。
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记得,那是2001年,加多宝还只是个小规模企业,广东和浙江温州,是加多宝仅有的两个市场。在市场调研时,王月贵跟同事发现,温州一些山区农村还是很贫困,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考上大学却没钱交学费。
“那个时候,我们对怎么做公益是没有概念的,就有一个很朴素的想法,有人有困难了,企业能赚到一点钱就帮助他。”王月贵说。正是这样“朴素的想法”,开启了这条漫漫助学路。2001年,加多宝拿出5.3万元,在温州发起了对首批13名当年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的资助。
第一年,加多宝在温州资助了13个学生,11个是贫困学生,两个是高考状元,第二年在温州资助了24个贫困学生,没有再资助高考状元,“我们觉得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后来就这样坚持了下来”,王月贵清楚地记得。
此后的10多年,加多宝每年都坚持为寒门学子“雪中送炭”,资助人数和金额都逐年攀升,绘出了一幅公益助学的上升路线图。截至2014年,累计资助学生已达12175名,资助总金额超过6000万元。这张爱心地图的版图也在不断拓展,2010年,加多宝公益助学项目的第10年,资助范围首次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而后几年,更深入到全国各个角落,点亮学子的求学希望。
与此同时,加多宝公益助学也在一路上不断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创新出独特的公益助学模式。
2006年,加多宝集团的资助范围已覆盖了广东、福建、浙江、海南、湖南、湖北、广西、江西等8个省份的24个城市,将140万元资助款送到了280名受助学生手中。也是在这一年,加多宝首次开启公益岗位的相关活动,“受助、自助、助人”的公益理念逐渐形成。
两年之后的2008年,资助范围扩大到14个省55个城市,资助学生715名。加多宝还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特别追加爱心善款,资助100名灾区高考学子、100名灾区孤儿,总捐助金额已超过460万元。
2010年,加多宝公益助学项目的第10个年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200名优秀贫困学子、600万元,创造了多个记录的同时,加多宝还帮助1450名大学生走向全国29个省的公益岗位,并集合了2001年至2009年的所有受助学子和爱心人士,组建“爱心大家庭”,号召全社会力量奉献爱心。
助学新10年开始之际的2011年,加多宝集团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在强烈的社会反响下,项目资助追加1020名学子,当年总资助人数高达2020人,资助总金额1000万余元。加多宝还前瞻性地提出了“人人公益,全民助学”的目标以及“1帮2”助学的先进理念,这也标志着加多宝集团由企业公益向社会公益的成功转型。
“加多宝·学子情”,这个看起来普通,实则蕴涵深意的加多宝公益助学项目正式更名,发生在2012年。加多宝集团表示,这次更名不仅是加多宝公益助学品牌的全面升级,更意味着加多宝将倾集团之力笃行公益事业。同年,加多宝继续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出资1000万元,资助2000名贫困学生,并组织包括受助学子在内的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义卖、“一堂课”支教活动,继续践行传承“1帮2”爱心助学理念,同时借助微公益平台吸纳更多社会资源的加入。
2014年,“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全方位落实“发展型助学”模式,助学体系细分为资助学子、爱心热卖、“一堂课”支教、微公益助学四大版块,加多宝在浙江、四川、江西等全国重点10个省区市为留守儿童支教,提供了190个终端爱心岗位,多名受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不竭的公益行动 不变的“以善促善,人人公益”
从13名到12175名,这不仅仅是受助学生数量的叠加,15年绘就的公益助学爱心地图背后,是加多宝多年公益成绩的深厚积淀。凭借稳健务实的行动,“加多宝·学子情”公益助学项目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公益品牌,影响着合作伙伴等众多社会力量陆续加入公益助学的行列,助力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际上,不仅是公益助学,加多宝在汶川、玉树、雅安地震3次亿元捐款,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阳光操场”、“筑巢行动”等公益项目中都积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王月贵介绍,加多宝目前的公益投入板块主要有4个:一是“发展型助学”,以助学支教为内容,不仅有“学子情”、“一堂课”,还有“阳光操场”、“爱心书包”等几个小项目;二是“建设型扶贫”,支持中国灾害救助和扶贫;三是环保公益,水资源的保护等;四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把凉茶品牌打响做好。
这份对公益的执着,在夏楠看来,离不开公司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在背后驱动。加多宝的企业文化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个人核心能力”4个层面,其中“个人核心能力”的第一条就是仁爱廉洁。“我们认为,爱是一种能力,你能够去爱别人,一定有能力把这种爱转化为一种行动。在这种基因的传承下,加多宝才会坚持不懈地去做公益事业,通过这种爱的方式不遗余力地去推广,坚持下去。”夏楠说。
这份原始驱动力,也与加多宝一直践行并弘扬的“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企业公益理念息息相关。加多宝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善念,只要适当引导、激发,让每个人都愿意付诸行动,就能实现巨大的改变。为此,加多宝在每一个公益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融入“以善促善,人人公益”的理念,大力倡导全民参与。
在王月贵看来,“一家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加多宝希望通过自身的点滴努力,以善促善,带动更多公益力量关注并参与公益,营造一个‘人人公益’的美好氛围,让公益慈善在更大范围传播下去,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使加多宝自成立之初就已具备公益基因。这一基因推动着加多宝在取得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公益。而加多宝认为,公益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政府、企业或是团体行为,更应该是社会全体民众的集体意识。加多宝愿意负起表率的责任,通过对社会公益的投入与探索,为公众树立信心,引导公众共同参与,以一个善念激发每一个人心中的善念,以一个善行推动无数善行。
这条发展型助学公益路也步入了第15个年头,征途漫长,加多宝将继续砥足前行,在路上号召更多人携手共进,为爱心助学付诸行动。(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