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睿点击

鼓励返乡创业地方政府服务得跟上

王梦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04日   09 版)

    返乡创业再次成为了焦点。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政策。落实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措施,对创业担保贷款财政按规定给予贴息;在返乡创业较为集中地区探索发行中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等,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和服务。

    返乡创业就像两片辽阔景色的交汇,彼此都价值常在。农业大国的春耕秋收有时与费力不讨好画上等号,劳作不如转包,年轻人的机会似乎总在更远的地方;熟悉农业生产流程的少有50岁以下的,爷爷奶奶们成为农业公司竞争雇佣的对象,整个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留守儿童和老人寻求关照;产业找不到发展的切口,招商引资的致富努力遭遇污染的转移,地方政府有时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家乡的失落和城市的迷惘同在,年轻人走出去的梦想,遭遇就业压力和庞大生产线的身份认同危机……

    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创业的机会。创业从来就不仅是被符号化的城市咖啡厅、风口、淘金客和经常变换的潮流热词。创业的核心离不开对解决问题的探索。

    回到故乡和创业握手,不仅仅是“抛弃高薪”的自我牺牲或“返璞归真”的归隐妥协,更多是一场硬仗的开始。这个时代,互联网不仅提供了工具和桥梁,还塑造着返乡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回去做和父辈一样的事情,却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实现。

    农业家庭成长起来又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将给家庭农场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农村保留着礼俗社会的传统,亲缘情理往往大于专业主义,保持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式生产与销售。然而这种操作方式难以敌过市场的压力,在层层中介压价下也难有竞争力。现在,年轻人将技术学以致用,将销售搬上网,会翻锄头也会写文案和定位消费者,会种土豆会养羊驼也会开发app。

    淘宝村一个个成长起来。一批懂管理、懂业务的组织者带着一大群回乡建设的返乡青年,可以担任大电商的客服、流水线生产贩卖多肉植物、晒虾酱卖到地球那头去……当所有闲置的资源被重新组合利用,地方城镇爆发出的生产力超乎想象。

    当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奔向充满希望的田野,家乡和远方的二元对立会逐渐被打破。第二次工业革命打破了人人熟识的社区,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则正再造新的熟人社区。个性化、小而精的产品供给更贴近这个社区的信任法则。城市的买手将一路追踪到产品生产的源头保证安全,乡村在教育、社保、环保等方面的现状则可以新的方式解决,城市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淘宝店或者微信账号认领濒危的古树、捐赠书包、监督心理干预的成效。

    新的创造需要信心和扶持。国务院决议中税收的优惠、补助的利好、金融信贷的支持,都将为回乡事业降低门槛。只是,从中央到地方,层层落实效果如何不打折?地方政府开展创业服务,业务培训少不了,意识能否跟得上?如果为一个证跑三四个部门,哪有精力再造家乡呢?

    两片宏大景色相遇,互相激发彼此的巨大价值,也需要面对更宏大的问题。在外地多年的农村孩子没有了农村户口,土地怎么解决?农业周期长营利缓慢,单靠创业者难以支撑,资本热度集中城市,怎么平衡?一腔热血,如何找到最适合本地的产业模式?淘宝村的理赔、法律、工商税收等基础服务都能跟上吗?

    有年轻人感叹过:大城市千苦万难,至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赢得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青年返乡创业,政府和社会需要做得更多。

王梦影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8月04日 09 版

教师拿着专利创业,看上去很美
一年多就拿到8500万美金C轮融资是什么体验
鼓励返乡创业地方政府服务得跟上
盲女催乳师十年办仨公司
推动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