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8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到底要在地铁上读什么书

刘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04日   12 版)

    不知到底是中了哪篇文章的毒,还是忽然有了一种知识焦虑,我决定开始在地铁上读书。

    静默的伦敦地铁里,穿蜂蜜色风衣的女士、披着苏格兰格子围巾的少年、戴着礼帽的老人,每个人膝上都放着一本书。列车在深邃的洞穴里穿行,仿佛并不是要开往市井、街巷、广场、写字楼,而是要驶向狄更斯和勃朗特姐妹的时代。

    这个情景挺迷人的。

    好吧,除了一张国外地铁读书的照片,其他都是我想象的。但肯定很多人都和我产生了一样的想象,不然不会有一度,大众舆论常见“中国人为什么不在地铁里读书”的质疑。欧洲人在地铁里读书的照片,也常和中国人地铁里集体看手机的画面对比出现,像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哂笑,也像是一种无声的怂恿。

    一定要选本书在地铁读。读什么呢?

    读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即使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平装版,也有两大本,且不说书桌前都要缓慢消化的文字在地铁上是否能字字入心,最起码的技术问题是,你能一手拉吊环一手端着数百页的大家伙并单手完成翻页吗?

    读莫迪亚诺的《暗店街》或者库切的《夏日》?在地铁逼仄的空间里,在陌生人摩肩接踵所带来的压抑感里,“她以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吗?”相信这样的句子一定会为你成功地制造出一个阴郁的工作日早晨。

    那么,读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从我家到单位的地铁车程40多分钟,无论是中转还是到站,都是将逻辑链条硬生生地从中间掐断。经过一天办公室俗务的打岔,再走进回家的地铁时,前面的蛛丝马迹可能早都忘光了。难不成,再用晚上的地铁时间复习一下早晨的阅读?

    要么看鸡汤文?《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或者《不那么拼,去过一种更有趣的生活》?是哦,那我还在地铁上用什么功?

    要么看时尚文,诸如“夏日美妆大法”和“肥女变魔豆”之类的?不过,这真的值得在这么拥挤、紧张的地铁时间看吗?

    要么看英语单词——打住吧,想想就够了!

    真是一个矫情的阅读空间。内容上,你深浅两难,太严肃的阅读在市井化的地铁氛围中很有点装腔作势,又会增加工作日的心理重量,至于么?太浅辄的阅读,还要占用这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的几十分钟,何必呢?

    技术上,你千手难敌。在北京的地铁上,即使是非早晚高峰的时段,一个人也基本要保持着一手拉环、一手护包的姿势,不知道还能不能凭意念长出一支神臂来端书。而噪杂的交谈声、电话声,则将完整的文字切成了细细的碎片,瞬间散落一地。

    那列开往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地铁,一定是空旷的、静谧的,甚至充满了一种肉眼看不到的阴凉和绿意。每个读书的乘客都有着优容的空间,可以自由地站起、坐下、转身,如同自带一个以自己为圆心的权利场域,别人窥探的目光射不进来,自己喃喃阅读的声响也不会扰人。

    又是想象。新闻说,有一些外国人地铁读书的图片,根本不是抓拍,而是来自国外网站“大家来拍地铁里读书的人并上传”的征文。又有新闻说,一些欧洲人之所以在地铁里读书,远非文化问题,纯是因为地铁里手机信号不好。

    算了,我还是相信想象吧。

刘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8月04日 12 版

从天而降的母亲
梦碎单身公寓
老妈打工记
到底要在地铁上读什么书
浮世绘
谁影响了你的前途
独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