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8月16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玩转“撒手锏” 关键时刻敢亮剑

——记济南军区某炮兵旅远火营(上)

李东星 丁雅涵 王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16日   01 版)

    在济南军区某炮兵旅远火营,配备着中国炮兵最尖端的武器——某型远程火箭炮武器系统。与人们印象中靠人力操控的传统火炮不同,这个几十吨重的庞然大物靠几个按键就能操控自如。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威力,一发火箭弹打出去,数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片甲不留。

    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火炮,是由一群80后、90后官兵操控的。这些操控着我军新型作战力量的年轻人南征北战,进大漠、上高原、战滩涂,共发射70多发新型远程火箭弹,全部命中覆盖目标,打出了全军同类装备最高射击精度。2014年,该营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首次亮剑就打出全军同类部队最好成绩

    “3、2、1,点火!”2010年6月的一天,西北大漠,一发火箭弹精确命中靶心。

    为了这一声“点火”,远火营官兵拼了300多个日夜。

    授装仪式上,首任营长王海涛从集团军首长手中接过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点火钥匙”。战士陈钦“除了激动还是激动”,他第一个冲上炮车,没想到一下子傻眼了。车内操纵台上是密密麻麻的按键开关,专家嘴里是一连串随动控制、弹道解算、泛函系数等专业术语,他有些发懵。

    第一次收炮作业,炮身怎么也回不到原位,红色报警灯“呜呜”响个不停。老炮长黄涛吓得够呛,以为把装备“搞坏了”。原来是输错了一个参数,厂家技术人员边教边嘱咐:千万小心,一旦操作违规,轻则线路烧断,重则系统崩溃。

    战士们发现,过去“一身汗两手油,扳手钳子加榔头”的维修方式,现在根本用不上。

    远火营现任营长许亚民感慨,学习新装备的那段日子,对于以初、高中生占多数的远火营官兵来说,“实在太难太难了”。

    那段时间,他们每周训练7天,每天14个小时,三餐就在训练场吃,学习室的门没关过,模拟训练器没停过。担心大家身体吃不消,旅里最后下了死命令:远火营每天晚上12点前必须停止加班,所有人上床睡觉!

    指挥车信息化程度高,屏幕多、按键多,营指挥车班长颜玉超整天对着屏幕,眼睛酸涩胀痛,见光就流泪。为此,他兜里随时都揣着一瓶眼药水。经过3个月的奋战,他摸清了指挥车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成为全营的教练班长。

    远火作为武器系统囊括了几十台装备、10多个专业、20多个岗位,必须通过组网构建起一个作战体系,这是与以往训练的最大不同。旅长杨国斌介绍,起初组网训练,大家发送报文毫无秩序,争先“抢道”,结果信息拥堵,指挥口令一句都传不下去。

    大家就下车围成一圈,像对台词一样规范口令、梳理流程,就这样摸索总结出了《“远火系统”口令对练手册》,逐步实现了协同操作无缝对接,200多个战位协调一致。

    一年后,远火营全员实装挥师戈壁,12发火箭弹穿过干热的大漠风沙,命中目标,首次亮剑便打出了全军同类部队最好成绩。

    开创全军远火系统实战化训练多项第一

    远火,作为陆军的“撒手锏”武器,“高精尖”是它的显著特点。6年过去了,远火营把装备玩转了没有?

    一个现象或可说明。如今的远火系统,在官兵不断创新改造下,信息化“武装到了牙齿”,将军可以直接指挥到单炮。

    列装6年多来,远火营官兵成功研制“改进型简易发射装定线路检测装置”“手摇电动装置”等18项技术革新成果,其中6项被全军同类部队借鉴。

    远火营一名干部坦言,实际上,许多技术创新都是被“逼”出来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检测发射线。”一名战士说,起初检测1台火箭炮车,需要插拔线头6000次,耗费两个多小时,稍有不慎就得“重新再来”。

    “这样检测费时费力,我们要设计一款简单、快捷的检测装置。”一次训练研讨会上,营部工程师、上士樊涛主动请缨,并担任项目负责人。那段时间,樊涛和战友反复阅读教材,不分昼夜“扎”在技术车间里。为确保每根铜丝焊点丝毫不差,每个触头数据检测无误,他们失败了不下上千次。

    经过3个月艰苦努力,樊涛和他的项目小组用坏了12把电烙铁、3块万用表,终于研制成“简易发射线路检测装置”,将检测效率提高了5倍,受到装备厂家高度称赞。

    2012年一次实弹演练中,一辆炮车千斤顶电动放列装置出现故障,只能选择传统的手动模式操作。几名战士用了近一个小时,才把千斤顶放下来。

    “战场上,生死就在一瞬之间,出现这种情况怎么行?”随后,官兵们研发出“千斤顶手摇电动装置”,这个由电钻机改装而成的手摇电动装置,5分钟就能完成作战准备,与电动操作相差不大,如今已成为每台炮车的必备品。

    6年来,远火营开创了全军远火系统实战化训练多项第一,成为全军同类部队的样板。

    关键时刻敢于“亮剑”

    技术室的3辆保障车在黑暗的戈壁滩上颠簸着:没开车灯,驾驶员头戴夜视仪;没有地图,只有北斗手持机;时速保持在60公里内,不然随时会陷入流沙。

    这是2013年4月,远火营开展夜间训练的一个镜头。和技术室一样,炮车、装弹车、气象车……各个作战要素都在夜幕的掩护下,开赴各自战位。

    如此“动真格”的夜训,灯光管制下的炮阵地,精密的火箭弹万一出现磕碰、掉弹怎么办?“谁不担惊受怕,但战争不分昼夜,远火营要走向战场,就必须练就全时域作战能力。”旅长杨国斌要求远火营官兵,每一次训练、每一个课目、每一场演练,都要进入“作战状态”。

    进入“作战状态”,成为远火营的“训练常态”。

    2011年10月,一场濒海实战化训练即将打响。天气一天三变,气象检测站干脆设在了滩头防洪堤上。

    检测工作一般在深夜,此时正是潮汐变化之时,如果突然涨潮,不但人员可能被困,器材设备也有可能损坏。有人奉劝气象站站长牛星,干脆借用驻地海军的气象数据。可他却摇了摇头:“这是打仗,我们别无选择。”

    连续15个滩头不眠夜,为了得到“最准确的数据”,即使海水汹涌而来,气象站官兵也坚持不撤退。他们人拉人、围成圈,摇摇晃晃守着设备,最终得到了宝贵的1.2万多组数据,准确分析出该地区气象变化规律。那次,远火炮弹首次打击海上目标,实现了全部精确覆盖,受到总部、军区首长的表扬。

    还有一年,远火营赴大漠演习,一场暴雨不期而至。“雨天实弹射击,炮管尾部的点火触头容易进水,极易出现哑弹留膛,这个责任谁担得起啊?”厂家技术员找到时任营长轩继东,建议推迟发射。“同志们,我们打不打?”“打!”轩继东的战斗动员,令官兵们热血沸腾。大家集思广益,想到可以在触点外包裹一层保鲜膜,点火瞬间,产生的高温足以烧穿保鲜膜完成点火。

    利剑出鞘,远火营顺利完成实弹射击任务。厂家技术人员不禁感慨:“你们关键时刻敢于‘亮剑’,这种胆量让人钦佩!”

李东星 丁雅涵 王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8月16日 01 版

爆炸核心区搜救展开
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玩转“撒手锏” 关键时刻敢亮剑
爆炸事故背后“安评”隐患重重
天津港“专职消防队”失联人数缘何成谜
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升至104人
《战争与和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