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出生的孙成超老家在江西九江彭泽县,前不久他到民政局领证结婚。那天人挺多,等待的时候他在附近广场上闲逛,偶然发现了一个抗战烈士公墓。
“我就进去拜了一下,就在领证的那天。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从那以后,他每次和朋友们在附近经过,都会安静下来,沉默地通过。
“抗日英烈是抗战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孙成超说,我们纪念抗战,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
孙成超的想法也和大多数人不谋而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近日联合腾讯网、今日头条App开展的“中国青年看抗战”大型网络调查发现,83.8%的受访者表示抗战给今天留下的遗产是抗战精神,截至8月9日,共有5913人参与了这项调查。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对受访者的选择也很认同,“抗战精神是最重要的选项”。他认为,面对残暴、强权、侵略挺身而出的勇敢抗争,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张扬的、最宝贵的东西。
今年20岁的辽宁盘锦青年王雨心中的抗战精神,是一种当国家遇到危难,每个人都要挺身而出的民族精神。“我眼睛近视300多度,所以不能当兵,但我可以去做敌后工作者。总之肯定不会看热闹,坐视不管”。
即将上研究生的李大伟(化名)认为,抗战精神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它就是一种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未来。
在广东做保安的韦贤,儿子即将上高二,对抗战史实的了解,比他自己要多得多,这让韦贤感到很安慰。“我感觉,抗战精神正在向下一代传递。不管是哪一代,都不可能丢掉”。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抗战精神。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每个人的中国梦加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梦。”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高洪说。
调查中,有50.1%的受访者表示,抗战的重要遗产是“国歌”。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焦润明近些年一直在研究东北抗战和义勇军的史料。在他看来,抗战精神和国歌应该是一体的。国歌精神其实就是义勇军精神。现在,人们只知道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并不知道义勇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介绍,事实上,义勇军的抗战事迹异常悲壮,完全是东北人民自发组织的抗争。很多人都是拿着自己的枪,骑着自己的马,自带干粮去打仗,打得非常惨烈。但牺牲人数至今也没有精确统计,有说10多万人,有说20多万人。
“这种精神就是一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就是‘血肉长城’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焦润明说。
调查同时发现,民族独立和国际地位提升也被受访者视为抗战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有63.7%的受访者表示,废除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是重要的抗战遗产,50.4%的受访者选择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45.1%的受访者认为是我国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这说明人们对通过抗战实现的民族独立印象深刻。”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永生认为,近代的中国,不仅仅是积贫积弱,而且是一盘散沙、四分五裂。抗战时期,全民族在外来侵略奴役面前,第一次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全面觉醒。
调查中,还有不少受访者补充填答了他们心中的抗战遗产。答案丰富多彩,包括:“民族凝聚力”“落后就要挨打”“民族独立”“自强不息”“珍惜和平”“地道战地雷战”,等等。
在高洪看来,抗战还有一个重要遗产,就是建立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后,通过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在全球范围内明确了现代社会的法理原则,比如侵略领土要归还。这一法理原则在今天仍然有效,也是我们今天坚持收回钓鱼岛的法理依据。我们要尊重抗战胜利成果,坚持二战后奠定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