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济南军区某炮兵旅远火营正在某地野外驻训。不久前,笔者来到这里,看到被称为“战争之神”的“大家伙”低吼着飞奔而过,脚下的大地似乎也在震颤。
“大家伙”炮车一到战位,官兵们就围着它忙开了。“远火射击是个精细活儿,炮弹打得准不准,战前准备作用很大。”炮长龚超介绍说。为了防止点火触头被雨水侵蚀,他早早就在上面包了一层防护膜。而为了防止瞄准装置生锈,他每次都要把金属原色擦出来,甚至把配发的遮阳伞也遮到了炮车上。
临近发射,营技术室主任张增吉又对车辆进行了一次检测,“不敢马虎啊。”张增吉说。与普通火炮不同,远火系统不是单纯的机械构造,而是高度的机电一体化,用官兵的话讲,“信息化到了螺丝钉”。一辆炮车有几千个零部件、几百块电路板,拆下来可以摆满两个篮球场;仅点火夹上就有20多根线,一根接错,精密的地控箱就会烧毁;一个水滴造成的电阻超差,就可能导致火箭弹“哑火”,甚至报废。
“不对,有新情况!”正在检测装备的张增吉表情突然有些紧张。精度检测,技术室、测地兵、炮车系统三方获取的同一个数据没有对上号。这三个数字若偏差比较大,火炮铁定要脱靶。
“测地兵,请换种测量方式。”电台里,张增吉提出建议。数据再次传来,对上了!随后,又更换了4种测量方式,每次都能精准对接。
以前,测地方式只有一种,误差无法比对。一次实弹射击,专业成绩全旅第一的“金牌”测地兵杨发传来了数据,没想到偏差很大,射击被迫中止。
当时,营长把全营各个专业的技术骨干召集到一起,翻查资料、实验印证,终于找到另一种测地方式,实弹射击实现6发6中!这些年,远火营边训边摸索,如今的测地方式已发展到6种。
“精细”是远火使用者的“操作法则”。装弹时,装填手张巍的操作就好像“绣花”一般:操作装填车轻轻将炮弹吊起,再对准炮管缓缓下放,一点磕碰都没有,契合得分毫不差。
这样的精细,成就了远火系统“百发百中”的战绩:之前6次参加实弹射击,命中率100%,创造了全军远火系统最高射击精度。
这样的精细,也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官兵成为“专家”:四级军士长樊涛带领攻关小组历时3个月,试验近千次,成功改良检测设备,使其使用效率提高3倍;四级军士长古德银大胆对系统数据进行了“二次过滤”,系统处理时间一下缩短两分钟,装备厂家称赞他是了不起的“兵专家”。
远火营的官兵还有股闯劲儿。2009年,新装备刚列装这个营,一无教材二无经验,靠着随车附带的一本薄薄的说明书和这股子闯劲儿,6年时间,他们自编训练手册,探索研究了多种作战部署样式和发射阵地配置方式,形成十多种体系战法打法,并革新技术18项,其中6项在全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