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451部法规之下,“奇葩”盲道仍屡见不鲜——

无障碍设施的“障碍”在哪儿

实习生 黄丹玮 本报记者 王帝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21日   06 版)

    17年过去了,原中国女子体操队的桑兰仍旧没能实现她游遍全国的梦。

    自1998年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练习中不慎受伤后,不幸高位截瘫的桑兰常年依靠轮椅。“考虑到目前国内种种因相关设施不全而带来的麻烦,迟迟没敢动身。”她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的烦恼,也是我国8500万残疾人士的痛处。而这,也是政府在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8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三周年新闻发布会。会上称,自2012年8月《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至今,我国实现了无障碍建设从无专项条例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转变。

    然而,面对着无障碍设施老化、建设不到位、管理不健全等现状,舆论纷纷质疑: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障碍到底在哪儿?为何多部法规仍旧管理不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无障碍设施成摆设,残疾人没法“说走就走”

    近年来,我国对于无障碍设施建设愈加重视。

    据中国残联于今年年初发布的《2014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共有1506个市、县、区系统开展了无障碍建设,开展无障碍建设检查4906次,无障碍培训4万余人次。

    然而,现实并不乐观。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屡屡被网民调侃为“样子工程”的盲道。

    青海西宁一名刘姓盲人平时就很少出门。“我出门经常被盲道上的障碍物绊倒,或者走着走着就不知走到了哪儿。”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就一个盲人的感觉而言,“街上的盲道多处是陷阱”,还是待在家比较安全。

    纵观全国,类似“无障碍设施反成障碍”的现象屡见不鲜。2012年年底,山西太原恒山路百米盲道的35处Z字转弯成了网络热议点,曲折的盲道和笔直的人行道成了鲜明对比,被多数网民调侃“独具特色”。今年7月,北京海淀区羊坊店路东侧的一条盲道引起了社会关注,700米长的盲道上有40多个拐弯儿,而有的弯儿还呈90度转折。盲道不“帮盲”,甚至还帮了倒忙的事情并不少见。不少人质疑:盲道究竟是修给盲人走的,还是用来装饰道路的?

    不帮忙的,不只是盲道。

    据一些热心读者向本报反映,全国多地多处虽建有无障碍设施,有时却成了摆设。

    家住武汉汉口常年依靠轮椅出行的庄女士在电话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武汉地铁虽然设有残疾人扶梯,但基本不开,她乘坐地铁时只能由家人将人和轮椅一齐抬下楼,“冬天穿衣服比较多,家人都很不方便,夏天常热得满头大汗”。庄阿姨说,家楼下居民区的无障碍通道基本停满了私家车,很多时候她只能摇着轮椅绕远道而行。

    家住北京大兴区的刘先生也有相似感受。他腿部残疾,行动不便,“每次去医院我都需要经过一个天桥,天桥是几年前修的,也安装了无障碍电梯,但始终就没见运行过,我们残障人士不得不去冒着风险过马路”。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无障碍设施被挪作他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平日由家人推轮椅带着出行的山西太原刘女士,家附近的大商场原本设有无障碍通道,而近日,通道被商铺占用了。“看着被堵住的无障碍通道,我的心像砌了一堵墙”。

    更让一些残疾人寒心的是,明明有无障碍设施,却没有很好地使用。

    “公交车上明明设有方便残疾人的滑坡,而大多数司机却对我的轮椅视而不见。”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安徽一名因车祸受伤而需靠轮椅出行的姜先生,心里总不是滋味儿。

    桑兰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可以明显感受到近几年来中国无障碍环境的改善,但她仍感觉“如果没有人帮助自己,依然没办法出行”。

    忽略使用者需求,善意成巨大浪费

    前述发布会通报,截至2014年,全国共出台了451个省、地市、县级无障碍建设与管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然而,在400多部法规作用下,我国无障碍设施依然面临着“覆盖面不全”“设施老化”“建设不到位”“管理不健全”等诸多障碍。

    全国无障碍建设专家委员李斌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国家虽然制定了400多部法律,但执行的效果还差了点儿,距满足残障人士的需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100个城市参与创建无障碍城市。而据现状看,收效并不明显。同济大学教授李克平提示,相关部门不能抱着“按政策修建好无障碍设施就大功告成”的态度。“因为无障碍设施的修建、使用、维护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需要不断跟进和完善”。

    而对于让人啼笑皆非的“特色盲道”现象,李克平认为:“修建无障碍设施,却忽略使用人群的真正需求,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他说,无障碍设施的修建应当避免形式主义、表面功夫,不能仅仅按政策来机械实行,满足使用对象的切身需求,才是政策法规制定的初衷。

    对于那些被占用的无障碍设施,桑兰认为,完善罚则是关键。

    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桑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起了自己在美国的经历。“在美国,需要在车内悬挂主治医生开具的证明,才能停在无障碍车位上,不然将面临高额罚款。而当无障碍设施无故停用的时候,当地居民也可以起诉至司法机关,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解决。”桑兰说。

    此外,桑兰坦言:“其实我国很多残障人士没有很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大家也不知道他们的切身需求。”桑兰鼓励残疾人勇于维护自己平等的出行权,敢于为自己发声,在自己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媒体、残联、司法部门等机构的帮助。

    无障碍环境,获益的不单是残疾人

    在无障碍设施上设置障碍的,不单是政府一方。

    尽管政府一直在呼吁无障碍环境建设,但相关设施被挪作他用、被损坏甚至无视的现象却成常态。相关专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社会大众。

    “人们常常容易将残疾人边缘化。”在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白艳莉看来,社会大众缺乏对残疾人群体发自内心的理解,这也是400多部法条管不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原因。“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能单靠政府‘一厢情愿’,社会也需要发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对残疾人进行帮扶。”白艳莉表示。

    白艳莉呼吁,我们的教育应从幼儿园开始就告诉孩子人人平等,要关爱弱势群体,学会如何与之相处并尊重他们的诉求。“学校、单位、居民区不妨多组织些活动,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并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切身感受到其生活的不易,关怀之情便自然流露于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转变观念。

    提起无障碍,人们就下意识地想到残障人士。“我们的概念不妨再刷新一点,提倡通用设计,方便任何有需要的人使用。”周燕珉给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无障碍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城市环境、建筑设计对所有人都应当无障碍。”

    周燕珉认为,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受益的不仅仅是残疾人、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还包括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自觉遵守相关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际上就是爱他人,也爱自己”。

实习生 黄丹玮 本报记者 王帝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8月21日 06 版

父母带孩子街头行乞 如何保护孩子尊严
邓学海:缉毒精英、维和尖兵是从菜鸟新兵炼成的
无障碍设施的“障碍”在哪儿
北京单双号限行首日 路面车辆减少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