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200多套民族服装,都是自己缝制的。”52岁的刘正风是一名布依族“绣娘”,她喜欢民族刺绣,不仅为自己绣制衣服,而且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将村子里的绣品远销东南亚。
不久前,在创意云南2015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活动主办方专门设置了一个“刺绣布艺展馆”,彝族、白族、苗族、壮族等10多个民族的刺绣产品和技艺得以展示,“绣娘”和“绣郞”们现场上演飞针走线,让人拍手叫绝。这是云南刺绣首次大规模、单独成馆参加展览。
在云南的村村寨寨中,有很多心灵手巧的“绣娘”,但他们的刺绣大多数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精美的手工绣品并不为外界所知。为了加强云南各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及手工刺绣的重要艺术价值的认知和重视,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市场上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云南少数民族地方刺绣品牌,日前云南举办了第二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及提名村的评选。来自昆明、保山、大理、曲靖、玉溪、普洱、红河、文山、楚雄、昭通、西双版纳、丽江、德宏、临沧等14个州市的44个村镇参加了评选活动。
“刺绣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家家户户的脱贫致富,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要把刺绣产业发展推向正轨。”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产业规划处副处长王中秋说。
刺绣让农村妇女“在家赚钱”
2012年,刘正风所在的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乡多依村委会,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刺绣合作社,刘正风任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同时成立了刺绣公司。为了适应市场,化妆包、纸盒、拖鞋、围巾等日用品上都有了“绣娘”们的刺绣,产品销往省外、东南亚等地。除本村农妇之外,还有来自相邻的贵州、广西等地的农妇加入,目前合作社有200多人。
“‘绣娘’每月平均可以挣到2000多元,最多的可以挣到4000元。”刘正风说,正是这些稳定的收入,让“绣娘”们可以一边挣钱贴补家用,一边在村子里做农活儿和照顾老人小孩,不用再外出打工。一位曾经在上海打工的“绣娘”说,在外面打工,扣除住宿费和餐费,还没有在家里刺绣挣得多。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文华村,刺绣也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从事刺绣、布扎手工业的农户占到全村人口的60%。据了解,文华村近年来相继成立多家绣花鞋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白族绣花鞋年产量10多万双,年产值达320万元。
昭通市镇雄县花山乡大火地村的刺绣产业发展也颇具规模,年产值达300万元。该村彝、苗刺绣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在当地政府对刺绣产品进行推介展销、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下,影响越来越广,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看到这些村寨中的刺绣时,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廖力耕说:“这些少数民族绣品不单单是传统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展现,更有一些带有市场远见的刺绣产品,比如一些设计时尚的纸巾盒、床上用品等被推广,刺绣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刺绣在农村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云南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郑露说。她认为,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刺绣,当地政府组织培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课程对民族刺绣产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同时,提升农村妇女的刺绣技艺,调动她们发展刺绣产业的积极性,对云南刺绣产业的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
“鼓励农村妇女加入刺绣行业,在为他们增加创业机会的同时,真正实现为刺绣产业发展‘造血’。”王中秋说。
80后返乡创业,捕捉刺绣“商机”
近年来,云南刺绣的发展也让一部分年轻人看到了“商机”。
80后彭财帮,2013年从昆明回到老家腾冲开办公司,老家旅游资源丰富,常年游客不断,他将创业的目光瞄准刺绣产业。目前,他们的刺绣产品主要向游客销售,公司正式成立半年来销售额达到70多万元。他说,公司的提升空间还很大,前期主要是在打品牌。
决定发展家乡的刺绣产业后,彭财帮考察了村子周边的刺绣发展情况,学广告设计出身的他觉得当地原有的刺绣图案显得有些呆板,不够鲜活,缺少立体感。为此,他邀请当地刺绣的传承人,将当地刺绣与朝鲜刺绣、缅甸刺绣相结合,形成了“腾绣”和“柳绣”两种绣法。“‘腾绣’已经注册商标了,‘柳绣’商标正在注册中。”彭财帮说,目前附近村寨有200多名“绣娘”为公司提供刺绣图案,公司根据年轻人的需求,将这些刺绣加工成实用的产品,如手提包、抱枕、旗袍等。
彭财帮说,现在他们处于创业初期,产品的布料选材、旗袍的款式设计等工艺流程都需要不断探索,产品销路也需要开拓。“希望以后我们的产品可以销售到沿海城市甚至东南亚等国家”。
今年第六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提名奖获得者樊志勇也是一名80后创业者,早在2008年,她就将眼光投向了家乡的刺绣。
2008年,樊志勇当选为楚雄彝族自治州妇女彝族绣协会理事,同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为了让刺绣走向国际化,她在传承和保留传统彝族刺绣工艺的同时,大胆创新彝绣产品,先后引入40多名大学生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设计项目中,走以销定产、订单生产的商业化运作之路。
彝绣的商业化运作让当地的“绣娘”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楚雄州各地有126名绣娘直接参与生产,300多名以上间接参与生产,“绣娘”们的收入不断提高。
樊志勇还先后带领彝绣推广团队在北京、上海、天津、贵阳、昆明、台湾等发展了经销商,拥有6个经销商城市的12个零散销售点,部分产品出口南美、西班牙、澳大利亚和日本。樊志勇的彝绣产品设计还曾获得国际顶尖奢侈品设计师的青睐,和美国手包品牌运营商合作推出彝族纯手工刺绣定制手包,为彝族传统手工刺绣走向国际高端市场开辟了道路。
刺绣如何在传承文化中成为惠民产业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刺绣文化,云南一些村寨设置了刺绣技艺传承点。文山州砚山县干河乡沙松冲村有悠久的刺绣历史和文化传承,2013年沙松冲村被授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刺绣技艺传承点,壮族刺绣传承人王昌兰被请进高校为学生授课,一些手工刺绣艺人还被请进当地的小学,每周为学生上一节刺绣课。
对于云南刺绣产业的发展,云南财经大学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赵晓红通过多年调研发现,云南刺绣目前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品种多、特色明显,但是产值低;从业人数多,但大多都是手工作坊或者是家庭形态的生产组织,还未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刺绣体裁丰富却缺乏现代审美观念,产品难与现代市场对接等。
近年来,刺绣产业在云南越来越受重视。根据“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规划,云南省计划到2020年,在“金、木、土、石、布”等特色文化产品中,培育出多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示范区等,使其成为带动就业、活跃文化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升云南文化影响力的惠民产业。刺绣是云南省“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刺绣产业的发展初具规模。
“刺绣作为民族特色产业的一部分,是一门看得见、学得会的手艺。”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经济处副调研员郭琨认为,云南刺绣产业的发展和宣传有利于带动特色民族产业的发展和特色民族村寨的建设。他观察到,第二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的参赛村镇中,不少有刺绣产业基础的村镇同时也是云南民族特色示范村。
“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必须要摆脱贫困;摆脱贫困,必须培育壮大增收产业,做好特色产业文章。民族刺绣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既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少数民族群众最熟悉、最擅长,能学会、能参与、能受益的特色资源。” 郭琨说,“积极支持和发展民族刺绣产业发展,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又可以增加就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