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群是气候变化的“易感人群”——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Oxfam)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报告揭示和传达了这样一个现象和事实。这份报告是乐施会“低碳适应与扶贫综合发展计划”(简称LAPA)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为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应对气候变化,支持中国政府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乐施会于2013年面向中国农村社区发起了该计划。
“我经历过贫困、见证过贫困,对贫困问题有很深理解和同情心。”报告主笔、北京全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殷永元教授,在8月20日的报告发布会上说,这是他参与调研和撰写这份报告的“初心”。
殷永元和他的团队,耗时近一年,通过分析地球遥感卫星信息、已发布的全国连片特区的政策资料等与气候变化和贫困相关的各种数据信息,用空间制图的方式,将中国11个连片特困区的气候脆弱性、敏感性、适应能力及贫困程度的相关性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分析与调查,殷永元发现,中国11个连片特困区和生态脆弱区与气候敏感带高度耦合,其气候脆弱性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气候变化使这些地区的高温、干旱、洪涝、病虫害等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换句话说,气候变化已经直接影响到靠天吃饭的特困区贫困人群的生计。
“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社会公正和扶贫发展问题。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更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群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乐施会气候变化与贫困团队经理王彬彬表示。
另一个现实却是,长期以来,在国家扶贫发展规划中,很少考虑到气候变化因素。王彬彬说:“各国对气候变化和扶贫发展这两个全球性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却还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和研究。”
在气候变化和扶贫这两个课题的研究上,中国近年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气候变化领域,今年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根据文件,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
2014年11月,作为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共同发表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中国则计划在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
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另一个里程碑是,2013年中国政府颁布了首个《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
在扶贫领域,根据国际绝对贫困线(指人均消费支出低于每人每日1美元),从1981年到2005年,中国的贫困发生率由73.5%减少至8.10%,贫困人口减少了6.24亿人次。“对中国而言,数亿人口脱离了贫穷是不争的事实,这对实现世界减贫目标贡献巨大。”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宫鹏说。
2013年新一届政府上台后,首提“精准扶贫”概念。此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纵然中国在气候变化和扶贫两个领域的成就巨大,但在王彬彬看来,目前将“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桥梁”尚未搭建起来,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不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扶贫政策的考量之中,“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恐怕也会受到影响,这是殷永元和他的团队通过报告想要传达的信息。《气候变化与精准扶贫》这一报告总结出了四点主要发现与政策建议——粮食安全是特困区气候变化适应的重中之重;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落实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特困区贫困人群的生计安全;气候变化适应需要将生态保护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把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连片特困区扶贫发展的战略规划中。
殷永元说出了自己的期待:“阅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这份文件后,我发现纲要中还未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其中,但国家在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以我想,在国家扶贫开发战略中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考量,也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吧。”本报北京8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