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万人次,1.279亿元,这是9月7日到9月9日,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款的总人次和善款总额。参与人数和捐款总额创下国内互联网募捐有史以来的新纪录。
此次活动最吸引参与此次互联网募款的95家公募组织的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基金会”)承诺将配捐。
9月7日零点,被腾讯基金会称为“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活动开始,首批公募组织认领的公益项目开始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募款,10分钟内募得善款500万元。两小时后,腾讯基金会配捐数额达到2000万元。接着,腾讯基金会两次宣布更改配捐规则,配捐总额9999万元平均分到3天,每天3333万元,配完即停止,同时,为了鼓励更多人参与和了解公益,每个通过腾讯公益平台捐款的人一天无论捐多少,当天获得的最高配捐总额为999元。
腾讯基金会公布的数据表明,1.279亿元的善款由95家公募组织的2178个公益项目通过网络募得,这些公益项目涵盖了扶贫、助学、疾病救助、助残、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公共建设、人文关怀、社会创新等各个领域,加上腾讯基金会配捐的9999万元,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收获了两亿多元善款。
“指尖上的公益”迸发出的强大力量,让公众和公益组织感受到互联网新技术对于公益组织筹款方式的改变。手机上的便捷支付、人力投入的最小化和传播范围的最大化使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创造了互联网募款的多项新纪录。
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抢钱竞赛”的互联网公益日已经落幕,3天内认领了几十个公益项目、获得捐款的国字头公募基金会将如何使用这些善款?募款结束后,对于公益组织真正的挑战有哪些?
近日,在由善达网主办的“公益组织在网络众筹中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上,一些公募基金会负责人、公益项目发起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士围绕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日进行了探讨。
草根公益组织最缺公募权
“没有政府动员,没有单位强制,网民自发用真金白银表达了他们的爱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缪力这样概括首个互联网公益日带给她的直观感受。
3天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获得的腾讯基金会配捐和网络募款共有3278万多元,成为次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第二“募款大户”。
缪力说:“过去,公募基金会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等着社会资源、捐款来找我们,这次互联网公益日完全改变了传统观念。”
目前,我国国字头的公募基金会有近百家。在缪力看来,一些公募基金会信息闭塞、募款不力,有的基金会一年只募得几百万元善款,公益项目执行效率低,缺乏有效的善款使用透明机制等。
缪力说,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和草根公益组织合作过程中发现,草根公益组织最缺的是公募权。因此,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许多草根公益组织共享公募权。此次互联网公益日的3天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共有70个公益项目上线筹款,包括免费午餐、暖流计划等6个公益项目获得善款超过百万元。
“3278万多元善款中,目前已有1600多万元到了基金会账上。如何监管好每一分善款的使用,对我们确实是很大的挑战。”缪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坦承,“我们正在起草制定专项基金和公益项目善款使用的详细流程办法,建立透明的善款使用反馈机制,愿意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霍庆川针对此次互联网公益日提出的几点个人看法中,首要的一条是,互联网筹款已经成为公益行业的“新常态”,已经从技术和运营上宣告政府对于公募权的限制正式解体了。
此外,这次活动给中国大量的公益机构带来信心和勇气:公众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也可以获得公众捐款。
公益组织怎样募得更多善款
从事非营利组织财务咨询管理的北京恩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执行理事王亮认为,和2015年的“冰桶挑战”相似,此次互联网公益日能够短时间内募得巨款,最关键的就是互联网、运动式、众筹三者的结合。
通过互联网向众多的人筹款,可使筹款难度极大降低;运动式介入,即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发起一个活动,比如去年“冰桶挑战”依托名人明星效应,此次互联网公益日依托腾讯基金会配捐,形成一个短期传播高潮。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专项基金在此次互联网公益日获得善款322多万元,有超过10万人次捐款。
“免费午餐”项目品牌与合作中心总监王真真认为,“免费午餐”能在这次互联网筹款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原因是“免费午餐”的品牌,公众对这个为在校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的公益项目有一定了解。
据介绍,9月1日学校开学时,“免费午餐”开始在项目的新浪官方微博上做推广宣传。“免费午餐”的官微推送了孩子们吃饭时的视频,很温馨感人,“公益不一定是眼泪公益、悲情公益。看了我们推广的这些宣传文案,网友们会觉得,做公益是件很快乐的事”。
王亮认为,每个公益项目要细分并定位捐赠人群体,希望哪些人成为公益项目捐赠人并成功与他们建立关联性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一般的关联人主要包括两个群体,朋友和粉丝,朋友是比较容易建立关联性的人群,但是粉丝其实更重要。通过关键人物的引领,让更多粉丝来参与是公益机构需要提升的关键能力。
项目执行应有监管措施
此次在互联网公益日获得善款的2178个公益项目,最小的有筹款目标为3000元的小项目,大的有筹款目标为300万元的长期、公募基金会品牌公益项目。
公益学术界很担心的问题是,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这意味着,在此次互联网公益日获得善款的公募和非公募组织,2016年都将面临着巨大的“花钱压力”。
对此,缪力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70%是针对所有公募基金会的花钱比例,有的公益项目执行周期长,有的短,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她同时表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每年都会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上一年度资金执行情况的审计,“针对这次互联网公益日获得的善款,将会进行专项审计”。
北京恩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醒,各个公募基金会对接收的非自身执行的公益项目的监管水平参差不齐,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比如,公益项目量大,审核可能流于形式。有些公募基金会平时项目量不大,没有配备专门的人员负责此次互联网公益活动的评审工作,公益项目的评审一方面是基金会自己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方面是申请上线筹款的公益组织主动与基金会进行线下沟通,时间短、任务重,审核工作很难做到位。此外,有的公益项目同时被几家公募基金会认领,缺乏整体把控。
据了解,有些有经验的基金会与执行项目的公益机构事先签署了协议书或申请书,约定了项目执行、资金使用、后期监管等条款,但也有一些缺乏经验的基金会,没有任何约束性措施。
北京恩友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建议,公募基金会应该做到:事前,签署协议,提出警示,比如对于诈捐骗捐如何处理;事后,项目执行应有监管措施,除了要求提供善款支出发票或者发票复印件,还应进行全面审计评估或者抽样审计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