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15日从清华大学获悉,施一公已正式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此前,在回应担任副校长后如何平衡科研和行政工作时,施一公曾表示,“我有一个对自己的承诺,过去我已经挺忙了,但教学和科研是不会丢掉的。”(《新京报》9月15日)
中国不缺大学校长,缺的是能拿诺奖的科学家。施一公团队,刚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被誉为“诺奖级成果”。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一位讲席教授认为,“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在这种背景下,传出施一公将出任清华副校长的消息,坊间的担忧多过祝福。
担忧主要集中于三点,一是施一公升任副校长后,还有没有时间搞科研;二是还有没有时间教学;三是会不会利用行政资源实现赢者通吃。此外,或可关注的是,施一公还能否保持当初的锐气和赤子之心。回国创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时,他曾直言:我国科研经费的分配是利益当先,而不是事业当先。
这些担忧并非无缘无故,揆诸现实,能找到诸多例证。施一公已表示做行政工作和教学科研两不误,他称自己每年在清华要教约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不是副校长,我相信我的课一节不会减,只会增加。”这种坚持,值得尊敬。
2008年施一公就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去年12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行政事务在身似乎并未影响科研和教学——他带领的研究团队撰写出有“诺奖级成果”的两篇论文,同时被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就是在这期间完成的。
除了施一公之外,不能不提的是科研团队里的三名85后。这一“诺奖级成果”并非施一公独立完成,而是由一个年轻团队合作完成,据清华大学新闻网介绍,两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创业博士,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婧、万蕊雪。3人中,年龄最大的闫创业今年30岁,而杭婧和万蕊雪则分别是26岁和25岁,真是后生可畏。
施一公笑称:“三位学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主要的作用就是领导团队讨论问题,学生有时候开玩笑说我就是个打酱油的。”这是谦虚,也是调侃,但三名年轻人确实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科研路,不平坦,需要胆大、心细,需要传帮带,需要潜心静气,也需要坚守,“不抛弃,不放弃”。万蕊雪说,“实验虐我千万遍,我待实验如初恋”。
据报道,当论文发表后,施一公称,在迄今25年的科研生涯中,还是第一次因为自己的某项科研成果如此兴奋。20年前,施一公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时,也是20多岁的年轻人。当一批高智商又能沉潜下去的年轻人热爱科研,不断拿出科研成果时,值得为之点赞。
关注施一公升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关注他如何平衡行政工作和科研,更要关注站在他身后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就是希望,也让我们对中国科研的未来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