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既具中国意义,又具世界意义。对中国而言,这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庄重纪念,更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庄严宣告。对世界而言,它昭告中国正将抗战的伟大精神化作捍卫世界和平的强大动力。其中,凸显信息化、体系化、国产化特点的武器装备,则清晰地表明:掌握先进武器的中国军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维护和平、捍卫和平。
信息化:耳聪目明彰显“精气神”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精气神,一个时代的军队也有一个时代的“精气神”。这次受阅的27个地面装备方队、10个空中梯队,令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信息化大跃升彰显的耳聪、目明、脑筋灵等时代化“精气神”。
编在信息支援模块的预警雷达,可谓新时代的“千里眼”。两款车载预警雷达,其直观标志是方形天线,它们的机动性、探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出动该型装备的空军雷达兵某旅,是1950年组建的华北防空雷达营,曾在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作战中创下引导部队击落击伤敌机200多架的战绩。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像这样的空军雷达兵正沿着防空防天预警一体化、预警探测手段多样化、雷达情报信息与指挥控制系统融合化、目标识别和情报处理自动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1941年,毛泽东在为《通信战士》杂志题词时,曾赞誉通信兵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次由总参某通信总站出动的国产新型卫星通信车、频谱检测车等编成的指挥信息系统方队,展示的就是新时代通信兵的风采。虽然以单型号来展示,但想象若干这类装备交联成网并直通信息化战场,其“神经中枢”的意义就不言自明。正是基于这样的交联,我军已建成贯通陆、海、空、第二炮兵部队的三军一体“信息高速公路网”。
其中,分别编在无人机方队和领队机、预警机、海上巡逻机3个空中梯队的有人、无人侦察预警机也是重要网络节点。翼展达18米的战略侦察无人机,能对战略战役级目标进行全天候连续侦察监视和打击毁伤效果评估;与之搭配的低空近程战术无人机,搭载摄像机、前视红外热成像仪等,可实施战术级侦察情报保障和火炮射击校正、毁伤效果评估。依托它们,远中近程火力打击,就可做到“看着打”与“打着看”实时化,即一边侦察、一边打击,一边打击、一边评估。察打一体的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攻击机,更能做到“发现即摧毁”。
相比已被公众熟知的空警-2000,这次空中梯队备受关注的是空警-500/200H和运-8指挥通信机/警戒机。空警-500被喻为“空中指挥所”,现在还处于科研试飞阶段,未来主要承担空中巡逻警戒和指挥控制任务。空警-200H是海军型预警机,被称为“海空猎鹰”,曾在2010年7月首装海军北海舰队某师的当月,创造武器发射演练导弹发现跟踪率和指挥引导成功率双100%的优异成绩。它常年巡逻在祖国海疆,外媒多有报道。由运-8改装的指挥通信机/警戒机,分别被称为“空中通信站”和“海空警戒哨”,在阅兵式上是首次亮相,之前在中央电视台报道全军、空军、海军组织的演习演练中已经频现其身影。由于这些飞机主要担负作战保障任务,所以按作战编成的这3个梯队,均有歼-10、歼-11、歼轰-7等作战飞机护航。
当然,“信息高速公路网”全貌不可能在阅兵仪式上完整展示,但这些集“眼”“耳”“脑”于一体的装备,在阵前可以看六路、听八方、快分辨,并向指挥平台、作战单元、武器系统分发传递,实现“一网联三军、天涯若比邻”式三军通、动中通、实时通,展现出的就是中国军队正加速向信息化整体转型。
体系化:多维一体共铸“硬拳头”
信息化表现于作战力量组织,就是体系化。这次受阅的500多台各型装备,编成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6个模块,体现的就是陆、海、空一体联合形成的强大体系作战能力。
地面突击模块,主要凸显协同作战。引领27个地面装备方队出场的,是被称为“陆战猛虎”的99A主战坦克。它曾参加“和平使命-2014”多国联演。很多人通过现场观摩或媒体视频,都对99A坦克在朱日和训练基地大草原上的狂飙驰骋、猛烈突击场景印象深刻,盛赞其强大火力和优异机动性、防护性、动态射击稳定性。其实,做到这些,还得益于其优异的信息融合力。它的信息系统,不仅使其成为陆战场重要信息节点,还使它与步战车、自行火炮、武装直升机等火力单元之间形成了更有效的信息链接、态势共享、协同攻防关系。这次在阅兵场上同台亮相的04A步战车,作为99A的“协同伴侣”,也是陆上突击重器。它在04步战车强大火力组合基础上,又进行了装甲防护、机动性和信息化提升,总评认为整体性能超过俄罗斯的BMP-3和美国的M2“布雷德利”。
直升机被称为“陆军之翼”,既可立体投送兵力、兵器,也可挂载武器实施空中突击。这次参阅的直-8B、直-9、直-10、直-19是陆航“四驾马车”。直-8和直-9系列化程度最高,通用与专用、陆航与海航都有。直-8B是目前现役吨位最大的通用直升机,可以单架次投送1个排的空降兵力兵器。“霹雳火”直-10和“黑旋风”直-19两款武装直升机,曾同时亮相于2012年珠海航展。后齐聚“和平使命-2014”联演,以垂直打击、俯冲攻击等动作,不到5分钟就摧毁“敌”装甲目标。在2013年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陆航的“风雷”飞行表演队用直-10表演“钟摆飞行”“螺旋升降”等高难动作,展示了其良好的飞行品质。这次陆航用直升机组字并飞出蜂群式密集编队,并非有意而为的“花架子”,而是实战真用的“另类展示”。
海上攻防模块,主要凸显制海权夺控。尽管外媒为海军近年发展的一些新型武器装备缺席而“遗憾”,但众多军事观察员还是从中看到了海军在夺控制海权方面的能力提升。如鹰击-83K空舰导弹、鹰击-12A舰舰导弹、鹰击-62A岸舰导弹,可岸、海、空多维度对水面目标实施火力打击。其中,鹰击-12A属超音速反舰导弹,具有多平台适应性。据称,只需1枚命中,即可击沉一艘4000吨级水面舰船。压阵空中梯队的歼-15是航母舰载机。挂载霹雳-8、霹雳-12等空空导弹,可执行区域防空任务;挂载反舰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等,又能实施对陆、对海、对潜等打击,对于提高海军多维打击能力非常重要。
战略打击模块主要由二炮的“东风”导弹编成,阵容庞大而震撼。庞大,不仅单车、单弹个体大,而且型号多、群体大。震撼,是指无论常规导弹还是核导弹,都极具威力。常规导弹包括东风-15B、东风-16、东风-21D中程弹道导弹和长剑-10A巡航导弹。东风-21D被称为“航母杀手”“游戏改变者”,受阅前就一直广受关注。东风-26是核常兼备导弹,它可以不换弹体换弹头,快速实现核常转换。作为常规导弹,可以通过调整制导方式等,实现对陆基固定目标和海基移动目标的打击。东风-5B和东风-31A分别是液体燃料井式发射和固体燃料公路机动发射的洲际核导弹。这类导弹采用多个分导弹头后,既可提高突防成功率,又可打击多个不同目标,战略威慑能力远高于单弹头核导弹。
国产化:自主创新说明“有后劲”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武器装备的国产化是连着国家安全的大事;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大国,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确保安全;部分洋武器、洋装备平时可以花钱买,但买后的发展难持续,真打真用时可能就不托底。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主张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科研生产体系,并勉励“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就是这个道理。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100%国产,84%首次亮相,95%以上为部队现役,且整体质量、战技性能、信息化程度都达到先进水平,除了显示出我们国家的科研生产能力新提升、军队建设新发展,还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对依靠自己再发展更有后劲和实力。简单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大阅兵,翻看一下相关评述,也许对坚持国产化能有更好认识。
1949年,参阅的虽然也有飞机和大炮,但这些武器装备大多是缴获来的。有统计表明,当时参阅的110余种武器装备,共来自24个国家的98个兵工厂。有亲历者曾为此调侃:“唯有马匹是国产的。”1959年,参阅的重头仍是飞机和大炮,但国产率大为提高。为此,当时英国的《每日邮报》曾报道:“对于一个10年前只能生产鸟笼子的国家来说,这些最新展示几乎是一次不可置信的对照。”1984年,战略导弹部队首度亮相,外媒纷纷评述。当天日本《读卖新闻》发自北京的新闻稿,就特别强调中国已经拥有“可以打到莫斯科和华盛顿的两种洲际弹道导弹”。1999年,东风-31、空中加油机、“飞豹”歼轰机等新型主战武器装备纷纷亮相。路透社的报道援引了北京一个市民的话:“这是民族自豪的时刻,它告诉全世界我们不会被轻易打败。”2009年,法国《费加罗报》专门刊发题为“中国龙显示力量”的社评。文中说,“在中国比预计更快地走出金融危机并帮助世界之际,在G20开始听取中国意见治理地球之际,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显示了中国龙的意志和自信,而美国的衰落、欧洲的瘫痪更反衬中国的成功,使它成为这个时代上升的强国。”
本次阅兵,无论是地面装备方队还是空中梯队,都能做到“米秒不差”,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这个“无名英雄”功不可没。假如没有这套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系统,很难想象这次阅兵能展示出如此先进的信息化水平和作战能力。当然,国产化之路不容易,尤其是在高精尖,核心、高端、基础领域,信息和网络安全管控方面,还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历经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曾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野蛮侵略有着刻骨的记忆,在军国主义仍存复活希望、仍有发酵土壤,台前幕后还有鼓与呼者的今天,为了和平,中国要始终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但也决不能祈望军国主义就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历史也同样告诫着:和平不是弱者的呼吁,甚至不是弱者的权利;和平需要“以武止戈”的硬实力去维护和捍卫。中国是维护和平、捍卫和平的伟大正义力量。中国只有凝神聚力地把自己发展得更好些、更强大些,把和平发展的道路夯得更实在、铺得更平整、拓得更宽畅,才能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当、更快捷、更长远,才能为世界和平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王长勤 方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