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09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女记者

本报记者 张茜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09日   08 版)

    热衷于非虚构文学的读者对8日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并不陌生。斯韦特兰娜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等重大事件。瑞典皇家文学院对她的授奖辞为:“她的复调写作,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的纪念。”

    在作家邱华栋眼里,斯韦特兰娜是继温斯顿·丘吉尔之后,第二位以写非虚构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以往,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非虚构文学的情况很少。”北京大学教授、评论家张颐武说,“斯韦特兰娜本人在此领域已有长期的积累,在欧洲文学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她是长期处在诺贝尔奖评委视野内的作家。”张颐武说,非虚构写作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很大的类型。在中国,我们通常称之为纪实文学或者报告文学,如曾经在我国流行的《红星照耀中国》等。

    记者了解到,斯韦特兰娜的作品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战争的面孔不是女性的》《锌皮娃娃兵》和《切尔诺贝利的回忆》等。虽然有相当多的专业人士认同她的写作,但是她在中国尚无广泛的读者群。

    她在《锌皮娃娃兵》前言中写道:“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我们彼此太贴近了,任何人都休想逃避。”该书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她的书曾被当局列为禁书。

    据资深文学编辑王童介绍,斯韦特兰娜在她的《切尔诺贝利的回忆》口述史中,记录了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后一系列事实。她采访了这场灾难中的幸存者,向世界呈现这个“中毒”世界里的惊人事实。“为了收集一线证人的珍贵笔录,斯韦特兰娜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将人们的声音汇成一部纪实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并借此期盼着同样的灾难绝不再发生”。

    邱华栋认为,非虚构文学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现实性,提出了现实问题,也找到了现实的解决方法。他说:“斯韦特兰娜获奖,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在爆发了欧洲和俄罗斯因为乌克兰而产生的冲突以后,她作为一个持续用俄语写作的作家,就凸显在人们的视野中了。”

    邱华栋说,斯韦特兰娜的作品不是一般的新闻报道。她每写一部作品都要采访上百人,然后让他们以口述的方式说话;她笔下的人物说的话是非常真实的,没有被加工过的。她通常使用破折号、省略号。这种语言的断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讲述人各自的故事。

    “非虚构写作非常需要作家本身的独立性。作者需要通过个人的声音来承担社会的正义。”北京大学教授、评论家陈晓明说,“但中国的非虚构文学不是很发达,因为报告文学的市场化特点太鲜明。”

    也有作家认为,俄罗斯文学谱系,有“强调纪实、影响今天”的传统,他们的文学亦充满了人文情怀与哲学意味,因此,俄罗斯文学很少有娱乐与消遣的游戏,而这正是中国当代文学所缺少的。

    据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起,非虚构文学在我国产生了一定影响。一向倡导非虚构文学写作的《人民文学》杂志,曾专门开辟“非虚构”栏目。《人民文学》曾把“非虚构”分解为传记类、历史类、文学类和新闻类4种。前段时间读者热捧的梁鸿的《梁庄在中国》等即属于非虚构的范畴。

    据了解斯韦特兰娜的人说,她写书的速度很慢,每写一本都要耗费数年采访数百人,经整理和筛选后只有很一小部分被写进了书里。至今,她一共出了6本书。

道德委员会处罚国际足联“老板”
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女记者
天津三类“民告官”案件实现跨行政区域管辖
“旭航”为贫困学子加油继航
走出大巴山的希望
为了驼背奶奶的骄傲
青海湖面临垃圾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