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60余载,为老百姓演出5000多场,这是陕西著名歌唱家贠恩凤留下的感人记录。
不求回报不计名誉,长期坚持深入一线为群众唱歌,是贠恩凤矢志不渝的追求。“党和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我愿用一生为人民歌唱。”她说。
贠恩凤1940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自幼聪明伶俐且有着一副好嗓子。1951年,11岁的贠恩凤参加西安市中小学歌咏比赛,由于在《团结起来把账算》中的出色领唱,赢得了观众和专家评委的好评,当场被选入西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文工团。
加入文工团后,贠恩凤如饥似渴地学习。从秦腔、陕北民歌到河南、北京等地的地方曲艺,不同的艺术形式的汲取,丰富了贠恩凤的艺术素养与演唱表现,形成了她清脆优美、结实饱满、吐字清晰、声情并茂、质朴动人的演唱风格。
“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艺术生涯,我要把自己的歌声无私地、无条件地奉献给党和人民。”贠恩凤始终不忘自己是党的文艺工作者,坚持歌唱主旋律,以朴素健康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歌艺术去感染人、鼓舞人。《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翻身道情》《三十里铺》《十唱共产党》《绣金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她参与创作并演唱的这些歌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她那独特而动人的歌声,伴随着几代人成长。
贠恩凤的家中,有一张合影让人动容。照片中,一袭红衣的贠恩凤手执话筒正在演出,而身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和她脸贴着脸,紧紧拥抱着她。这是2014年8月,74岁的贠恩凤在参加西安市一个居民社区的惠民演出时留下的珍贵瞬间。在持续1个月的惠民文化活动中,贠恩凤不顾身体不适,冒着酷暑连续演出10多场次。
“从我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开始,我接受的教育就是‘为人民服务’,这5个大字一直伴随着我,让我受用了一辈子。”贠恩凤说。
几十年来,厂矿、企业、学校、农村,都留下了她的身影。
贠恩凤两次主动到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工地慰问演出。1996年夏天,贠恩凤不顾烈日当头,站在秦岭隧道口,为在场的工人们演唱。在听到隧道深处还有工人在作业时,贠恩凤坚定表示:“我既然来了,就要让所有工人听到我的歌声。”她头戴安全帽、脚踩泥浆,进入4000多米的隧道施工现场,一口气为工人演唱了10多首歌。
得知解放军正为西安护城河实施清淤工程,贠恩凤又和老伴孙韶赶到现场。她头顶烈日,脚踏淤泥,清唱着和老伴自编自排的歌曲:“八一军旗火样红,军旗下战士多英勇。为了西安更美好,再苦再累献真情……”在战士们的掌声、欢呼声中,贠恩凤连唱了18首歌曲。最后,被泥水与汗水浸透衣衫的战士们站成一排,向贠恩凤集体致敬。
“战士们向我们敬礼的情景让我难以忘怀,我理应永远歌唱我们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兵。从那之后,每次我们出去到一线慰问演出都尽可能编出新词,用歌声歌颂普通劳动者。”贠恩凤说。
“和他们相比,我是那么的平凡甚至渺小。”提起这些普通的劳动者,贠恩凤说,每一个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掏心地为他们服务、去歌颂他们。
艺术家的良知,体现在对社会的责任与自觉担当上。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帮助失足青少年,贠恩凤主动找到共青团西安市委要求为孩子们演出,并担任工读学校辅导老师,连续多年为孩子们教唱积极有益的歌曲。一次慰问演出后,一位工读生递给她一张皱皱巴巴的信纸,贠恩凤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听着您的歌声,仿佛看到您美好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前进,使我们重新感到了幸福和光明。”
几年后,她又联系陕西省女子监狱,每年的大年除夕或正月初一,她和老伴都会用歌声与服刑人员一起过年,坚持了十几个年头,直到老伴身患重病。贠恩凤说:“人民需要什么,我就唱什么,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就是我的最大幸福。永远为人民歌唱,永远歌唱人民,一直是我不变的信念。”
新华社西安10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 杨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