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上海一社会企业创办3月获300万元融资

王胜:用挣钱的买卖做不挣钱的公益

本报记者 王烨捷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14日   08 版)

    王胜创办的“百特教育”,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几个已经转型为“社会企业”的民间组织之一。从今年6月开始,它有了自己的企业银行账户——上海百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刚刚过去的9月,它又以社会企业的身份获得了天使轮融资300万元。3个看好“青少年财商教育”前景的个人,决定投资这个年轻的企业。

    如何把自我造血循环能力孱弱的民间组织成功转变成为可以自负盈亏的社会企业,是当前困扰一大批民间组织的现实难题。很多民间组织负责人开始厌倦到处“化缘”,“东打一枪、西打一炮”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站着”把好事儿做了,而不是四处求人。

    作为过来人,王胜说,“百特教育”从出生开始,就带有鲜明的“商业模式”基因。这个从某新加坡IT公司中国区总经理位置“下海”做公益的IT男,从一开始,就把“青少年财商教育”项目当作一件“产品”,“有头、有尾,有目标、有过程、有评估”。一个准则是,质量控制好、成本核算好。

    一个“疯子”带着一群“傻子”往前冲

    王胜原本是个商人。在接触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以前,他压根儿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人为了理想、为了社会进步而奋斗。

    “我过去做什么都是要算的,核算产业形势、收益、成本、盈利能力之类。但朱老师的团队,为了推新教育实验,几乎啥也不算,全情付出。”2005年,做IT的王胜在家人鼓励下,考取了苏州大学朱永新的博士,从此以后,他的心灵一直在被一帮“疯子”“傻子”刺激。

    以曾任苏州市副市长的教育学者朱永新为例,他除了把自己的基本工资留下,工资之外的出书版权费、讲课费等收入,全部投入到自己的“新教育实验”中。朱曾这样形容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个“疯子”带着一群“傻子”为教育理想往前冲。

    王胜成了这群“傻子”中的一员。“本来以为读博就是混混日子,没想到居然从IT转行做了教育。”对自己后来的转变,王胜连连摇头,这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结果——创办一个专注于青少年财商教育的民间组织。

    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财商教育理念逐步被引入我国。财商就是FQ(Financial Quotient,金融本领,记者注),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赚钱理财的潜力和能力。近年来,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被称为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王胜心里清楚,如果开办一家商业化的青少年财商教育机构,钱不会少挣。但他偏偏选择了一条公益之路,不是把专业课程“卖”给那些名校里的高材生,而是“送课”给薄弱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他们(指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记者注)会更早地进入社会,他们比那些家境富裕的名校生更需要财商教育,且缺乏其他途径获得这种教育。”渐渐地,王胜开始向导师朱永新的“傻”靠拢。

    朱永新的教育观点是,通过一个个教师个体的改变,来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但王胜却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靠个人太慢。能不能有一种可以迅速复制推广、持续性强的东西来推进改革?”

    一套完整的、受欢迎的“课程”是一个突破口。

    国际财商课程遭遇中国式“对付”

    2008年,花旗银行中国总部有关负责人找到了时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的王胜,希望他能帮忙推广银行“理财有道”这套书,把书“送”进上海、北京各所名校。

    在送书进名校的过程中,王胜惊讶地发现,那些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的学生竟然喜欢看。尽管喜欢这种财商教育书籍的老师很少,但学生们的反应,让王胜“嗅”到了机会。

    “财商课程”不就是他正在寻找的教育改革突破口吗?一方面,这种课程在国内尚不发达,甚至处于空白、缺失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们不排斥反而很喜欢这种课。为什么不拿它来突破,在全国的中小学校推广财商教育?

    说干就干,他当即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寓意孩子们在拿到100分的同时培养好自己的特长,又与英文“Better”谐音。

    开业不久,他迅速引进了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财商课程Aflatoun。Aflatoun是一部印度电影里的魔法师,他能随时把钱变出来或者变不见,用他的名字命名财商课程,表达了对青少年理财能力的期盼。

    这套课程分为社会课程和金融课程两大模块5个部分。社会课程包括认识与探索自我、权利和责任两部分,金融课程分为储蓄和消费、计划和预算两部分,另有一个单列的儿童创业部分。

    “既教孩子怎样做好一个社会人,又教他如何管理金钱。”然而,就是这样一套近乎“完美”的课程,却在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挑战来自为孩子们授课的老师。百特教育的做法是,仅对各个学校的教师培训Alatoun课程,再由教师自愿决定是否回去给孩子们上这门课。但两三年下来,百特培训的老师中只有20%~30%的人回校后会实施这门课,而且不是“全部实施”。

    实施课程的近千名教师中的大多数人,只实施社会课程,完全不实施或者少量实施金融课程,儿童创业课程则完全不“碰”。这直接导致后期的项目评估出现问题,在学生的“理财行为”“创业行为”方面,数据很不理想。

    王胜决定,改变普遍撒网式的教师培训模式,转而主攻学校校长和有教育远见的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2013年,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每所小学都引入Alatoun课程,使之成为区本课程;上海学前小学,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校长决定在三四年级学生中全面开课,每周上课,学校定期组织拍卖会、班级银行、跳蚤市场等活动,以配合课程推进;安徽合肥名校望湖小学,自费引入Alatoun课程,主动支付培训费用。

    如今的情况,较过去大有改观。王胜说,2009年推广财商课程时,只有约10%的人觉得可以开课;而如今,超过70%的教育者认为财商课程“可以上”,“虽然优先等级排在语、数、外、钢琴之后,但至少排进去了”。

    孩子如何成为会“变钱”的魔法师

    接受过财商教育的孩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自我管理”潜质。

    四川成都的三年级女生天天(化名)平时喜欢自己做手工,在各种盒子、瓶子上画画剪剪。以往,她每年都会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学校跳蚤市场上去售卖。今年,在接受了较长一段时间财商课程训练后,她决定“干一票大的”。

    她找到校长,主动要求把手工生意“做大”,请求校长在放学后再给她一节课时间,教其他同学一起做手工。校长同意了她的想法。

    如今,她每周定期把全年级喜欢做手工的30多个学生聚集在一起“上课”,并创设了自己的手工品牌。今年的跳蚤市场上,她的团队“承包”了一大片摊位,专门售卖特色手工产品。

    贵州大学,一个农民工子弟大学生在上完Aflatoun课程后,自办了一个大学生社团。社团每周都会带着贵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逛街”,通过共同制作贵阳认知地图的形式,帮助这些进城的孩子了解城市;西安欧亚学院的两个学生,上完财商课程后,创办了自己的鲜榨果汁连锁店“果真有榨”,目前这家果汁店已经在西安开设近10家连锁店。

    从2008年开始,花旗中国、汇丰银行、星展银行、瑞士信贷、VISA、巴克莱银行陆续给予百特教育各种资金支持。其中花旗中国的支持,从最开始的5万美元,已经增长到去年的50万美元。

    “它们在孵化我,希望我能够影响更多青少年群体。”王胜说,下一步,他想要把百特教育打造成一个推广青少年金融教育的枢纽性平台,除了培训教师,还会培训其他的民间组织,开发更加适合本土化推广的Aflatoun课程等。

失独父母的救赎之路
王胜:用挣钱的买卖做不挣钱的公益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