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还是不劝》这篇文章(中国青年报10月12日11版),校内教师的观点,大多是鼓励学生,不劝的。当然,做教师的,都会为学生而感到自豪,都会以鼓励的心态去支持。然而,笔者并不想盲目地鼓励,只是想静下心来,认真地和这个学生谈一谈,当然,她也未必一定听进去。
首先,从这段对话中,笔者并没有看到这个孩子清晰的职业规划,她只是说“不想成为身边哥哥姐姐”那样。这恐怕是一些“优等生”步入社会之初的普遍心态。的确,这些“优等生”在学校里都是佼佼者,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活动,3年的短暂学习生涯,有的做了学生会主席,甚至出国当了各种志愿者,开阔了视野,拥有了其他普通学生所没有的经历。在老师眼里,他们很出色,很优秀,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总是鼓励、夸奖和赞扬;在同龄人眼里,也总会有羡慕的眼光投来。这些荣耀都使得“优等生”们会感觉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也因此会一直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不想成为“别人”。同时,学校也为他们的个性张扬提供了宽容的环境。
然而,学校里的“成功”是不能复制到社会上的,毕竟,社会上的成功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个人努力、机遇、团队合作、家庭经济基础、社会关系、尊重规则等。踏入社会,毕业生们不得不从一个“普通人”做起,3年之内未必就能立马升到主管、当上领导;3年之内,工资收入也不可能一下就可过万,在学校里曾经是个“人物”,不代表你步入社会就依然是个“人物”。
其次,工作、生活上的不如意,就让他想到了出国,似乎出国才是解救的良方。出国的确可以丰富生活经历,但是,在“海龟”变“海待”,留学经历逐渐贬值的年代,出国的价值何在?在国外拿了本科学位之后,你还是要就业的,你还是不得不回到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请问,你靠什么专业技能来吃饭?你那时是否能一毕业就月薪过万?你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读完4年本科之后,你可能年龄又大了一些,到那时,还会有创业的心思吗?会不会只想找个稳定的工作?
更何况,在你读高职的这3年里,应该没参与过什么创业的活动吧,也没有任何创业的经验,在我看来,你参加的活动,只不过说明你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只是在尝试着“丰富”自己的经历,而且,在这些经历中,你没有遭受过任何失败,你获得的也许只是很多“光环”,比如学校给你办的摄影展,肯定会让你感觉很自豪。可是,这些“成功”的经历也都是不能复制到就业和创业中去的,你的受挫能力、领导能力、创新精神是否都有进一步地提升?
不仅在高职,在本科院校也是如此,很多“优等生”步入社会,一开始就会表现出很多的不适应,原因是他们还以学校里的那种“优等生”的心态看待自己,不敢接受事实,甚或想靠考研、靠出国来逃避目前的窘境。你也知道,高职的“专科”学历是个牵绊,笔者的建议是,那就去拿个本科学历就是了,未必非要出国,若是真的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国内也完全可以做到,现在哪所高职院校不都有继续教育学院?而且,国外非著名大学的本科、硕士学历也未必就代表着任何的就业竞争力。当下,升本、读研对高职生来说,都不再是困难了。然而,你也必须要清楚,“读书改变命运”似乎也在被这个社会所颠覆,高学历或许是进入很多工作单位的凭证,但并不决定未来一生事业的成功。
其实,“工作、生活上不如意,想出国”就代表一种个性张扬,说到底,只不过是个人内心或曰青春的一种躁动罢了。因为笔者没看到你有什么具体、清晰的规划,或者是你目前还没有完全想清楚,又或者不敢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这个事实,想逃避目前的状态。无论如何,这种“躁动”是你奋斗、前进的动力,说实话,青春的躁动谁也拦不住,我们也无法预知将来的路途,在这里,笔者也只是想做个善意的提醒,说真话有可能会伤到人。在笔者看来,对很多“优等生”来说,让他们早点认清事实,也是我们这些做教师的责任,一味地鼓励和放纵,其实也是在欺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