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创业成功回报家乡

给村里孩子送一所学校

本报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王中献 刘文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21日   08 版)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城市教育,学校很漂亮,老师水平高。”9月21日,河南省邓州市张楼乡李家村小学学生家长李秀厂告诉记者。

    张楼乡李家村小学由该村在外创业成功的李祥群、李祖跃兄弟投资300余万元复建而成,教学设施堪与大城市学校媲美:幼儿园每个教室配有一个洗手间,用投影进行教学;小学部每个教室都有触摸屏电子黑板;每个教室都有视听广播……

    李祥群今年39岁,弟弟李祖跃37岁,共有姐弟5人,从小家境贫寒。小时候,全家7口人挤住在3间简陋的房子里。每逢下雨,大人孩子怕险房倒塌,都要跑到屋外或邻居家避险。由于家境贫寒,李祥群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

    1988年,姐弟5人的父亲去世了。1989年7月底,为了撑起这个家,13岁的李祥群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一个人朝着北京的方向走去。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看到村边有盖房子的,就帮两天忙,走时要点馒头带上。渴了,看到地边有浇田地的,就走到跟前喝上几口水。一些好心人给他摘西瓜吃,让他住在家里。这些他都记在心里。鞋跑烂了,他就光着脚,脚底都磨出了血泡。就这样,靠着坚强的信念,步行一个半月后,李祥群来到了北京。在一名河南老乡的引荐下,一个建筑工地老板收留了他。

    李祥群知恩图报,虽然身单力薄,但干活儿非常卖力,重活儿脏活儿总是抢着干。工地老板看他是个有志气的人,就资助他上夜校,学习建筑预算。他非常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天晚上坚持学习两三个小时。经过3年的夜校学习,他掌握了建筑学预算知识。

    1996年,李祥群回乡创业,在城里承包了一个建筑工程。他带领农民工兄弟们苦战一年多,可当工程就要完工时,工程老板却携款而逃。当许多人认为工钱要泡汤时,李祥群却主动承担起了责任,用家里的钱垫付部分工钱,到温州鞋厂打工还账。

    在温州鞋厂打工时,李祥群从普工开始干起,靠着勤学苦练,先晋升为技工,又从技工提升为副总,负责全厂的生产。之后,他开始自己创业,成为温州市宝富莱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祥群的弟弟李祖跃在河南信阳商校学习市场营销专业,1997年毕业后跟着哥哥一起创业,现为温州市完美脚丫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因为家境贫寒,在上初中时,老师和同学们经常为他捐钱、捐衣服,资助他完成了学业。

    在困境中受到过救助的李祥群、李祖跃兄弟心怀感恩之情,决定回报社会。他们聘用下岗职工,每年春节,到湖南攸县、江西九江等贫困山区对困难职工进行慰问。

    张楼乡李家村是一个有着2800多人的大行政村。李家村学校曾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人才,但由于诸多原因,校舍年久失修,生源日趋匮乏,5年前学校停办。在温州打工的李祥群、李祖跃兄弟得知这一情况后,产生了回乡投资建校的想法。

    “企业发展一遇到瓶颈,因为知识少,脑子都疼,我弟弟上过学,情况就不一样。”李祥群说,“治穷先治愚,要想富,应该先兴办教育。”

    为了让家乡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李祥群请河南省设计院的专家对学校进行规划,又多次到北京、郑州、温州的学校进行考察。

    今年3月6日,李家村小学开始动工复建。7月18日,复建竣工。在竣工典礼上,李祥群、李祖跃兄弟被邓州市政府授予“爱心企业家”称号。目前,李家村小学占地20余亩,可容纳180名幼儿、260名一至五年级小学生在校就读。

    为了便于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李家村小学开通了“智慧树微信平台”,为家校沟通搭建起了“快速通道”。几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免除了学杂费。目前,学校正在和北京乐平公益基金会积极洽谈,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免费培训。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每年拿出3万元,奖励优秀师生,资助贫困学生。”李祥群说。

本报记者 潘志贤 通讯员 王中献 刘文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10月21日 08 版

首个儿童大病救助联盟将带来什么
给村里孩子送一所学校
北京农业进校园
独臂老人义务护水45年
图片新闻
“爱唱响”音乐快闪众筹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