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昆明社区民族博物馆:城乡民族融合的文化样本

家门口的“活课本”

本报记者 张文凌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23日   07 版)

    一间20平方米大的房间,展示着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彝族的大三弦,苗族的传统纺车、织布机、手工服饰,傣族的象脚鼓、服饰、背篓……

    在昆明市盘龙区鼓楼街道办事处桃源社区,这个有70余件展品、80幅摄影作品的社区袖珍民族博物馆,被社区居民称为家门口的“活课本”。

    近年来,昆明市一些社区在社区活动室或居民楼里纷纷建立起社区博物馆,仅盘龙区就有10多个。这些微型博物馆,没有传统博物馆那样的宏大建筑和考究装修,也没有丰富、精美的馆藏,但因在社区土壤上生成、由社区居民参与建设,而成为城市社区居民保护传承社区遗产、构建社区认同、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文化工具。

    “尤其是其中的民族博物馆,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更是基层社会民族融合的健康与活力所在。”桃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芳说。

    博物馆功能与社区需求成功对接

    2010年9月开门迎客的桃源社区少数民族袖珍博物馆,是云南省首个社区民族博物馆,每年都有不少人前来参观,社区里的学校的学生也会来此学习。短短几年,它成为桃源社区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在这个小小的博物馆里,一个古老而精致的傣族象脚鼓引人瞩目——它是由社区里双家傣味餐厅的老板双岩捐赠的。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桃源社区,辖区内有彝族、傣族、白族、回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等20个少数民族670多人,其中外来进城务工少数民族93人,辖区内仅民族餐馆就有19家。

    双家傣味餐厅的员工大多是来自云南边疆地区的傣族青年,每逢傣族的重要节庆“泼水节”时,这些员工便纷纷回家过节,给餐馆工作带来影响,老板双岩为此烦恼不已。

    社区的工作人员获悉后,决定每年的傣历新年“泼水节”时,在社区的桃源广场举行“泼水节”庆祝活动,社区居民自由参加。这个小小的创意,让傣族同胞倍感温暖,也成了双家傣味餐厅稳定员工的黏合剂,请假回家过节的人越来越少。

    为了感谢社区的帮助,双岩将自家祖传的象脚鼓捐赠给了社区博物馆,每年“泼水节”再从博物馆里借出。

    “博物馆不能与其所处的文化割裂。社区博物馆除收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也让外来务工少数民族找到归属感,消除对城市的陌生感,并有寻根之地。”王芳说。

    和桃源社区一样,昆明市盘龙区联盟街道办事处的金星社区博物馆“民族科普之苑”,也在该社区发挥着“公共精神文化空间”的作用。

    金星社区内有回族、白族、彝族、藏族、傣族等28个少数民族共1792人。为展示光辉灿烂的民族科技,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社区微型博物馆通过实物和图片展示了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纺织、刺绣、印染、雕刻、乐器、饮食和民居等。

    金星社区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有博物馆的静态展示,也有生活中的活态呈现。每年“中秋节”前夕,社区里都有一件大事:摆长街宴。

    长街宴是哈尼族的习俗。多年来,它成为金星社区中秋祈福的宴席。这天,社区里五六百人会聚在社区广场,品尝家家户户带来的美味佳肴,相互祝福平安幸福。

    “和谐社会建设要从和谐社区做起。社区博物馆是博物馆功能与社区需求的成功对接。”金星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互联网的普及,让人们交往的范围更加宽广,但社区邻里关系却在疏远。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深深的怀旧与乡愁,无论是进城务工者还是城市居民,大家都想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城市、社区,通过社区博物馆这个文化媒介,可以重新梳理和建构社区邻里关系,让博物馆成为他们知识的课堂、对话的论坛。

    留住社区文化记忆

    位于昆明梁王山脚下的三转弯,是盘龙区唯一一个苗族集居的村民委员会。由于地处松华坝水库水资源重点保护区,发展受约束,加之村民居住地山高坡陡,耕地条件差等多种原因,全村贫困人口较多。

    然而,就在这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村庄,却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三转弯水源地苗族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有苗族服饰、纺织机以及生产生活用具。另外,还有两个房间内悬挂着苗族药材、银饰和头饰的照片。

    三转弯历史悠久,苗族传统节庆“花山节”每年都吸引了嵩明、寻甸、宜良等周边几个县的数万人前来参与。节日期间,人们斗牛、赛马、射弩、跳舞、唱歌,展销苗族服饰,整个斗牛场被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和其他民族一样,社会的发展也使三转弯的苗族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屋、乐器、刺绣、手工艺、头饰以及文字、口述文化等,都在衰落和流失之中。

    “如果没有经济条件的限制,我们早在10年前就想建一个苗族文化的陈列室了。”三转弯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龙顺忠说。

    这个想法在2012年终于得以实现。“背债也要干”成为村干部的共识。

    在盘龙区民族宗教局的支持下,三转弯水源地苗族博物馆现已初见雏形。尽管博物馆的馆藏内容离龙顺忠等村干部的理想“还差得远”,但作为当地唯一一个社区苗族博物馆,以及三转弯丰富的民族文化,已经引起盘龙区的高度重视,一项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及增加农民收入的“苗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项目”正在该村实施。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依托于基层社区的;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基于社区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的纳西族学者杨福泉说,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基层社区的文化都在遭遇着剧烈的变迁。要留住美丽家园和“乡愁”的历史记忆,只能靠更多的社区博物馆。乡村和社区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平台,还是培养本土文化精英和大师的摇篮。

    “一个个社区博物馆会汇聚成丰富博大的民族记忆库,使我们的历史更具体。”杨福泉说。

    社区居民主导下的人文遗产保存和展示

    在三转弯水源地苗族博物馆里,所有的展品都来自本村,它们都是村民家中闲置的东西,比如已经不再使用的织布机、打谷机等。

    在桃源社区民族博物馆里,几个面部夸张的少数民族头像摆件让人喜爱,它们是社区里的居民拿用完的卷筒纸芯制作的工艺品。

    在金星社区民族科普之苑里,馆藏品有的是小学生用硬纸板粘贴的,有的是艺术工作者用泥巴雕塑的,有的是公司职员用锡工艺制作的。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社区管理者将社区博物馆的建设直接交予社区居民,从博物馆的设立、管理、日常运作和展览策划实施等,都有社区居民的热心参与。博物馆中的大多数展品,也都是社区居民捐赠或亲手制作的。这些立足于社区,以社区内的自然与人文遗产为主要资源的博物馆,更强调与社区居民、社区生活有直接的关联性,成为社区居民开展自我保护传承、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区认同、寻求自我发展的载体。

    王芳认为,从社区土壤、环境、历史中生成的社区博物馆可以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在社区居民主导下开展的保护、整理、研究、展示等工作,还可以大大增强社区凝聚力,成为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一体化建设的催化剂和融合器。

莎车义诊
周口师院:不同民族文字凝聚同一片爱
家门口的“活课本”
“根在哪儿?就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