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柴继军:不做个二三十年 那不叫文化企业

本报记者 钟天骐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19日   T02 版)

    11月8日临睡前,视觉中国集团执行董事柴继军照例在朋友圈发布了一组图片。

    一个洁白的盘子里躺着一张新闻记者证——柴继军选这张图片打头阵,并配上注解:“今天是记者节,至今还记得离开报社在人事处交还记者证那一刻的复杂滋味。”

    这个月开始,柴继军有了一个新习惯——每晚临睡前,挑选当天9张自己最喜欢的图片并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或许是因为记者节的临近,勾起了这位国内最大的视觉内容互联网版权交易平台创始人十多年前扛着“长枪短炮”跑一线的青春记忆……

    我妈说,你是不是疯了?

    1996年,22岁的柴继军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毕业后,选择做一名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由于当时互联网尚未普及,每天处理全国各地摄影师用特快专递寄来的图片成为图片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但由于题材和版面所限,实际上能用的只有一小部分,剩下的往往会被扔掉。尽管这在各大报社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但柴继军却觉得非常可惜。

    作为摄影记者的柴继军知道,拍一组好图片很不容易,有一些图片甚至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个中滋味唯有自知。于是,他开始尝试把一些报社没有选中但质量较高的摄影作品留起来,以供其他媒体同行挑选。“我当时就一个嘱托,一定记得给投稿者寄稿费!”久而久之,柴继军结识了一批优秀的的媒体朋友和摄影师朋友。

    2000年4月的一天,柴继军和一位同事李学凌正在搭档做一个关于张朝阳、王志东等互联网人物的选题。在单位食堂吃饭时,李学凌对他说:“互联网概念很能烧钱,我们做一个能赚钱的生意如何?”柴继军想到了自己为人推荐图片的事儿。

    因身在摄影圈,非常清楚行业需求和痛点所在:一边是作者很难精准地为作品找到合适的“婆家”,造成图片资源的大量浪费;一边是成百上千家报刊、出版社等因为与拍摄者缺乏沟通,编辑们每天都为缺少好图片而着急、苦恼。很少有媒体建立自己的图片数据库,摄影师和图片需求机构之间因缺乏一个平台提供服务,效率才非常低。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当然,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当时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开始兴起,两周后,网站搭建完成。摄影师可以随时随地将图片通过网络上传,客户付费后获得授权下载,摄影师可通过后台看到下载记录,然后与网站分成。2000年5月1日,网站正式运营,取名“Photocome”。

    让柴继军和同伴们没有想到的是,从正式上线运营的第一天起,Photocome就开始为柴继军和他的摄影师朋友们创造收益,新浪成为他们图片的第一位买家。

    “很感谢当时单位的包容。”柴继军说,“尽管网站2000年就成立,但自己仍然对创业没有完全的信心,所以没有离开报社的岗位。”2003年,由柴继军和同事共同完成的作品“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5年,柴继军终于下定决心,从原单位辞职。“上交记者证的那一刻,各种复杂滋味在心头。”柴继军说,“当时也不知道怎么跟我妈解释,就说我要去卖图片了。我妈说,你是不是疯了?”

    从图片交易网站到上市公司

    每一个曾在北京工作的上班族,或许都会有关于早高峰的“恐怖记忆”。地铁里人潮攒动,下车乘客被挤回车厢的情景常有发生;路面上车流涌动,两公里的路堵上半小时也不必大惊小怪。行色匆匆的脚步声、早餐摊贩的叫卖声、汽车鸣笛引擎声交织在一起,并不和谐的交响乐拉开了北京生活的序幕。

    不过,或许因为四周居民区环绕且不临主街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的电通创意广场却在嘈杂的北京清晨独享一份清净。视觉中国的总部便坐落在这里——以视觉中国为原点,连接的是全世界1.5万名签约摄影师、艺术家,1亿张图片、百万条视频及音乐素材,并为多家媒体、政府机构、企业、广告创意及公关公司等用户提供优质视觉内容。

    视觉中国副总裁王刚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在电影《赤壁》中就用了大量从视觉中国购买的镜头表现场景变化;电影《云水谣》中雪崩的镜头也是从视觉中国购买的;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中的素材,很多来自从视觉中国的内容库。再比如,尼克松访华时期的珍贵影像素材,视觉中国都有代理权。

    2005年从媒体辞职全心投入到视觉中国后,柴继军和他的团队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机。当年,与全球最大的数字影像公司Getty Images成立合资公司华盖创意,专注创意内容,进入商业市场;2012年,收购两岸三地最大的娱乐素材供应商东星娱乐,进入娱乐行业;2014年,视觉中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重大资产重组成功,借壳上市,成为A股唯一一家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

    “我们就像捡芝麻的公司,把那些芝麻全部捡到一起。”柴继军和他的伙伴们用十多年时间,将一个大多数人看不上眼的图片生意作成了一个高门槛的视觉影像数据生意。再一次接受采访时,他骄傲地说:“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和全球重要事件的影像,我们这儿都有。”

    “视觉的需求这些年有爆炸式的增长。”柴继军说,“移动终端、互联网更多地要求浅阅读,这是浏览的时代,图片、视频于是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们是在准确的时间点出现,同时也顺应了这个潮流,可以说抓住了一次又一次发展的机遇。” 

    柴继军介绍说,如今视觉中国已经不再只局限于图片、视频等内容的互联网交易,而是围绕“视觉”这一核心业务,形成以视觉内容与服务、视觉数字娱乐、视觉社交社区为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

    在“视觉内容与服务”板块,重点推进视觉素材转化为视觉产品的研发和整合营销的开展;在“视觉数字娱乐”板块,重点推进从IP引进、创意策划、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的生态打造,并通过社会资金的引入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模式,保持在这一板块的轻资产业务形态;在“视觉社交”板块,重点进行国家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以保证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约定保质按时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和初步运营工作。

    少谈战略,多一点专注精神

    作为11月11日“敢·爱”未来创客实验室总决赛的梦想导师,谈到自己成功的创业经历,柴继军把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运气”。“运气就是在恰当的时间,找到恰当的人,做一件恰当的事。”柴继军这样对自己的运气下了个定义,“这事儿早一天办不成,晚一天也不行”。

    “在我之前,其实已经有人想到了要做图片生意,但是没做成。”柴继军说,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商业创意图片主要靠拷贝正片和产品图册,而编辑类图片需要通过庞大的卫星系统传输,只有路透社这样的大机构,才能付起昂贵的传输使用费。但2000年刚好是互联网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开端,互联网则将图片数字化,轻松上传下载,彻底打破大机构对图片市场的垄断,孕育了盖蒂图片社这样的图片集团。

    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同样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柴继军建议参加未来创客实验室总决赛的年轻创业者们:“多一点专注精神,少谈战略。像我们做文化创意的,我觉得不做个二三十年,根本不算文化企业。”

    作为转型成功的媒体人,柴继军谈到当今报社摄影记者与图片编辑的发展方向时举例说,许多业余爱好者的摄影设备丝毫不比专业人士逊色,拍摄水平亦然。加上新媒体的崛起,以前被媒体垄断的传播渠道也已开放,在视觉中国这样的平台上,业余爱好者的优秀作品可以直接被图片需求者找到,供职于媒体和机构的专业摄影师面临空前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行业对职业摄影师要求会越来越高。”柴继军表示,未来摄影师自由化将是趋势,很少依附于某个机构。这就要求摄影师有明显的个人特色和突出能力,比如擅长拍摄某个领域,或是在行业里拥有深厚人脉和客户资源,以此作为自己的“护城河”。

    虽然现在人们的专注点已经从传统媒体转到互联网,但柴继军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对“视觉”——“眼球注意力”总是有需求的,并且这个需求会越来越大。

    本版摄影 李庚伟

柴继军:不做个二三十年 那不叫文化企业
刘洪涛:心从容 擅学习 这样的创客才有未来
赵鹏:让青年就业时“进对门 跟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