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缩招了”“阿里巴巴缩招了”“腾讯缩招了”“2016年应届毕业生预计增长至770多万”,对于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大学没有多少实践,现在想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完全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在了解到今年的毕业生求职状况后,即将毕业的陆同学这样说。对于大学生来说,能够经常在学校内接触到大企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在这次“敢·爱”未来创客实验室总决赛中,有一个产品赚足了现场大学生的眼球。
这个产品是一款基于任务制模式连接在校大学生和企业的App,产品中的任务很有趣,产品的名字也很特别,叫“蚂蚁公社”。北京蚂蚁校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晓龙这样说:“蚂蚁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动物,一只蚂蚁可以承受超过自己体重50倍的物体,而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只不过这个潜力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大学生就像蚂蚁一样,可以超越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蚂蚁公社’就这样诞生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去激发每一个大学生身上的潜力。”
韩晓龙将蚂蚁公社模式概括为:有趣的任务制内容和小额奖赏,让大学生足不出校,赚钱成长。蚂蚁公社将企业的需求以任务的形式发布在App上,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甚至有可能得到实习的机会。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获得相应的技能积分和蚂蚁币,蚂蚁币可以折现或者去蚂蚁商城买东西。公司3位创始人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高校市场和社会市场、非一线城市高校市场学生与一线高校学生的信息不对称与机会不平等,最终成为大学生的职业成长通道。
韩晓龙说:“我之前一直都在做校园市场,在做市场这么多年的过程当中,发现每一代大学生,包括很多二三线甚至四线的大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是因为他们接触外面的企业,尤其是北、上、广、深这些优质企业的机会比较少,对相关行业、相关信息也了解较少,导致他们在以后的择业就业上和大城市学生比有一定的劣势。”
也正是基于此,2014年5月,韩晓龙和另外两个合伙人正式启动了蚂蚁公社项目。2014年10月,蚂蚁公社App正式上线,刚上线的一周内就达到1万用户,并且成立了蚂蚁学院,覆盖全国1000所本科院校,深受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
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尤其是大三的时候都会非常迷茫,不知道以后从事哪个行业,对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和工作也没有合适的通道去了解,只能等到毕业后不断地去尝试和摸索,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机会。而这个项目的成立,将大学生碎片化的时间集合起来,不光可以在实践中获得小额的收入,还可以在学生毕业前提供相关的行业信息,使得大学生能够找到清晰的方向。
截至目前,蚂蚁公社已获得百万人民币种子投资,注册用户超过10万+用户,在全国高校拥有覆盖800+所高校的校园团队。合作企业(包括付费或等值资源、礼品提供)超过120家,其中包括腾讯、乐视、联想等,总收入超过60万元。从一开始的摸爬滚打,一家家去说服企业投资,到现在随着入驻用户和企业越来越多,公司已经逐步实现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