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只有24.6%的受访者支持闪婚

本报记者 杜园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1月30日   T04 版)

    CFP供图

    调查背景:本次调查针对2015届毕业生,通过中国青年报官微、校媒以及微信朋友圈传播等渠道收集数据,共回收有效填答问卷642份。样本构成情况:男性31.5%,女性68.5%;48.1%为独生子女,51.9%为非独生子女;高中/中专/中职及以下占1.7%,大专/高职占8.3%,大学本科占57.6%,硕士研究生占30.4%,博士研究生占2.0%;一线城市占42.5%,二线城市占30.1%,三、四线城市占23.8%,其他地方3.6%。

-------------------------------------------------------------------

    婚前谈两三次恋爱有益无害

    婚前可多谈几次恋爱,恋爱经验能起到“婚恋指导”的作用,认识到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以及如何相处。“但恋爱次数过多、不断分手,可能这个人的恋爱能力存在问题,并且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浙江省心理健康促进会成员、杭州市总工会特聘婚恋专家凌子说。

    根据中国青年报日前针对642名2015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57.9%的受访者认为婚前谈2~3次恋爱比较适合,21.5%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14.6%的受访者认为0~1次,4.4%的受访者认为4~5次,1.6%的受访者表示5次以上。在婚前恋爱多久的问题上,38.9%的受访者认为1~2年合适,35.7%的受访者认为因人而异,其他依次为:3~4年(20.7%),4年以上(3.6%),1年及以下(1.1%)。

    天津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天津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潘允康表示,谈多久恋爱适合结婚,这需要看双方的机会和条件以及自身的把握。“这因人因情况而定。但婚姻的前提一定是双方有足够的了解,具有充分的互动时间,而不是草率的决定”。

    有多少人接受婚前性行为或婚前同居?57.9%的受访者表示接受,19.8%的受访者不接受,22.3%的受访者说不好。其中,受访男性中接受婚前性行为的比率为75.3%,不接受的比率为10.4%;受访女性中接受婚前性行为的比率为50.0%,不接受的比率为24.0%。

    凌子表示,针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前同居,普遍认知是男性不会受损失,其产生的不良后果对女性更为不利,“所以男性接受婚前性行为比率高于女性,而女性拒绝婚前性行为的比率高于男性”。她认为,男性应该意识到,这种情况即便不会受到伤害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恋爱是选择的过程,双方在没有确定结婚的前提下不提倡如此”。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闪婚不可取

    明年即将毕业的山东某高校研究生张北(化名)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考虑闪婚。“即便遇到了互相喜欢的人,为了对双方负责,我也会至少在一年之后考虑结婚的问题”。

    本次调查中,认为闪婚不可取,短时间不能全面了解对方的占75.4%;同时,有24.6%的受访者支持闪婚,遇到感觉对的人就可以结婚。

    凌子认为,当下年轻人大都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居多,更崇尚自我,对婚姻更凭感觉,闪婚就出现了。“我不赞成闪婚。‘婚前望远镜、婚后放大镜’,双方之间并不足够了解,婚后会发现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不同。这很大程度降低了婚姻的稳定性”。

    潘允康表示,当下青年闪婚现象较以前大大增加,“这一方面是社会节奏加快造成的,另一方面,青年婚姻观念发生了改变。以前婚姻是‘终身大事’,要‘从一而终’,而如今不少人凭‘感觉’,比较草率”。

    他还说,虽然当下结婚、离婚自由,但婚姻建立后会伴有一系列的责任和义务,不会随着离婚而消除。“草率的态度对个人、社会都不利,结婚仍需慎重”。

    调查数据显示,65.6%的受访者不会考虑闪婚,25.2%的受访者说不好,仅9.2%的受访者会考虑闪婚。调查发现,学历越高,不考虑闪婚的比率更高。其中,高中/中专/中职及以下、大专/高职、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学历的受访者中不会考虑闪婚的比率分别为:27.27%、52.83%、67.12%、67.18%、84.62%。对此,潘允康认为,学历越高,对社会的理解越深入,越倾向理性对待婚姻,不会草率、冲动地决定是否结婚。

    程苗苗(化名)是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15届毕业生,前几天刚与男友过完“两周年纪念日”。男友即将留学美国一年,她表示等男友毕业后会考虑结婚。说到什么情况下两人该结婚,她认为,足够了解对方了就可考虑了。具体来说,性格是否合得来,生活习惯是否协调,另外,还要考虑双方家庭的融合度。“结婚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结合”。

    凌子表示,在评判一段感情是否和谐,是否应该走入婚姻,通常要满足三元素:感情、经济条件、异性吸引力。三元素间取长补短,都有一定满意度,婚姻就会很稳定。如果三元素均未得到或得分均较低,很可能会面临离婚。

    潘允康认为,“门当户对”是婚姻中的一个规律。传统中的“门当户对”主要指家庭背景,而现在更主要的是个人条件,如学历、身高、工作等。这好比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即人在交往中有了一定的付出,都希望得到一定的回馈。此外,还有“异质互补”理论,即一方的长处能满足另一方的需要,各有所取,婚姻同样能达到平衡和稳定。

    “全民婚姻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如何看待裸婚?数据显示,50.3%的受访者认为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不靠谱,32.4%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17.3%的受访者表示共同奋斗的未来更可靠。其中,受访男性中29.21%的人认为裸婚可靠,41.58%的人认为裸婚不靠谱;受访女性中,11.82%的人认为裸婚可靠,54.32%的人认为裸婚不靠谱。潘允康认为,这种男性对裸婚持有肯定态度的比率高于女性,女性持否定态度的比率高于男性的现象是由男女双方立场以及性别差异和角色分工造成的。“从物质角度看,婚姻中男方负担更重,支付程度远比女方多,而女性更不希望裸婚也是在提升安全系数”。

    凌子认为,裸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离婚的可能性。按照“三元素”理论,裸婚至多只有感情、异性吸引力两个元素。“贫贱夫妻百事哀”,婚后生活的磨合中,双方会不断产生摩擦。“所以裸婚前,建议女性不要抱着男性以后会‘改变’的希望,因为‘潜力股’也可能变成‘垃圾股’。如果在未来也能接受当下的状态,再去考虑结婚更稳妥”。 

    据新华网报道,民政部发布的《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4年全国共依法办理离婚登记363.7万对。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12年呈递增状态。2012年全国共有310余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离婚率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2013年攀升到350多万对。

    潘允康表示,离婚率逐年攀升的原因,除了青年自身轻率的婚姻态度外,更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如今社会流动速度非常快,人们异地工作生活变换频繁,这对婚姻家庭的稳定性具有破坏性。此外,不得不承认,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是原因之一。传统中是‘男主外女主内’,现在男女地位对等,互不依靠,这种‘平衡式条件依附式婚姻’使得婚姻的稳定性不如从前”。

    针对离婚,50.6%的受访者认为感情不合,没必要勉强;47.4%的受访者表示双方应力争解决问题,避免离婚;32.4%的受访者表示离婚是正常现象,无可厚非;18.7%的受访者认为离婚的人不能恰当地处理问题。其中,受访男性中,表示力争避免离婚的比率为52.5%,高于受访女性的45.0%;受访女性中,认为感情不和不勉强的比率为52.3%,高于受访男性的47.0%。

    潘允康表示,相关数据统计,婚姻中提出离婚的大多数都是女性,在70%左右。“女性在家庭中的义务相对更重,是弱者。结合当下社会女性地位提高,以及个性更独立、自立,就出现了女性离婚更‘积极’的现象。但男性更不愿离婚并不代表男性在婚姻中更负责任”。

    凌子认为,男性进入婚姻后,通常会把爱情和婚姻分开,也会把家庭看得更重,除非女方表现非常不好,一般不会选择离婚。“这好比猴子的‘领地霸占’现象,男性已经拥有的就不会轻易放弃。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对婚姻满意,他们通过婚外情寻找感情寄托,这也是感情出现问题的负面反馈”。

    她还表示,婚姻出现问题,多是“自我”造成的。两人婚后发现思想不契合,且都不愿妥协,最后婚姻进入恶性循环。“从自身来说,两人中须有人作出妥协、包容、让步;从中国教育体系来说,中国缺少婚恋教育指导。家庭是第一个婚恋学校,但通常家长自己也没处理好,甚至给出错误的指导。因此,中国该提倡婚恋教育、婚恋指导”。

    潘允康表示,当下社会亟须进行“全民婚姻家庭教育”,宣传人类为什么需要婚姻、家庭。“社会需要婚姻的相对稳定性。婚姻家庭制度从古到今,在更久远的未来都会存在,它的存在更主要是为了完成人类种族延续。马克思提出人类有两大生产任务,一个是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另一个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即完成种族延续,而这个链条只有婚姻家庭制度能有效地完成”。

只有24.6%的受访者支持闪婚
生二胎的最大顾虑是经济压力
男性看重身材相貌 女性在意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