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毕业生离开大学校园已近半年,作为职场新人,这群90后经常被贴上“自私”“没责任心”“非主流”等标签。
事实上,从90后这个群体步入职场开始,他们就被看作是最有个性的一代。有人说,他们任性叛逆;有人说,他们冷漠不孝;有人说,他们赖在青春期里长不大。
2014年,一份《撕下标签的90后》的调查显示,90后和前辈们没有很大不同。其实,在60后、70后和80后眼中,这些90后职场新人,也并非像外界给他们贴的标签那样“不靠谱”。
60后:90后有责任心不循规蹈矩
今年7月,90后女孩李梦钧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27年前,她的母亲韩雪琴也从这里毕业。
7月4日那天,她在QQ空间晒出了自己和母亲的毕业证书,写道:“娘俩一校一专业,相隔27年。”毕业后,李梦钧又和母亲当年的选择一样,并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家乡大连,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
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李梦钧坦言她很享受家带给她的温暖。“我爸妈从小就对我很放任,他们希望我在自己的选择中成长。”李梦钧说,“我和妈妈的关系很好,什么都能聊,我高中喜欢过哪个男孩她都知道。”
生于60年代的韩雪琴是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她认为女儿这一代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没责任心”。“我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是有责任心的,尤其是在亲情方面,以我女儿为例,她做得很好。”
今年2月,李梦钧在北京一家单位实习,临近过年,她提前请假回大连。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当时母亲正在医院做一个小手术。“我本来算好了,在女儿回来之前做完手术恢复好就出院,不让她知道这件事。谁知道她提前回来,我的手术又延后了,她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我住院了。”韩雪琴在接受采访时说,“女儿去医院看到我在病床上的那一刻,马上作出决定,说毕业后要回大连,回到妈妈身边。”
在这之前,李梦钧一直希望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北京很多单位也向她开出了工作邀请,但经历了母亲的生病之后,过年期间,亲朋好友问起她毕业后的去向,她都毫不犹豫地说“要回大连”。韩雪琴告诉记者:“我跟她说,你回大连也是要上班,妈妈如果生病了,你也不能一直照顾妈妈,可她说‘那不一样,精神上不一样’。”
在采访中,韩雪琴还说到一个细节:“我眼睛花了,有一次要缝衣服,打开针线包,发现女儿将针线包里各种颜色的线都挨个儿穿到了针孔里,她怕我看不清,纫不上针,返回学校前都帮我纫好了。”韩雪琴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责任心,不管是哪一代人,只是没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出来而已。
除此之外,在韩雪琴看来,90后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接受的知识多,思维比较活跃,也很有创新精神。她在采访中举例,“现在的90后,家里买了什么电器,他们很少看说明书,自己就能研究明白,很有探索精神”。而她表示,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现在这么“开放”,也使得他们那一代人在很多事情上“循规蹈矩”。
“我不赞同给90后贴标签,我生活的时代有我们的时代特色,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有现在的时代特色,要与时俱进,不一定非要拿他们跟我们比。如果非要给‘90后’贴标签,不如给他们贴一些鼓励的标签,让他们更勇敢。”韩雪琴认为,“90后”刚刚进入职场,作为师长,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70后:90后被互联网刻上深深的烙印
在吴晨光任副总裁兼总编辑的一点资讯,团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都是90后,他们大多分布在技术岗位上。“90后的新同事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强,刚毕业的他们更愿意用努力来证明自己,他们对于现在流行的东西也尤为敏感。”吴晨光这样评价身边的90后。
“90后生活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这两个时代对他们影响很大。特别是互联网,这群人离开互联网和手机几乎没法活,现在的交流、消费、工作平台都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不知道没有互联网怎么办。”在吴晨光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平等的平台,体现的是比较自我和个性张扬的文化,这种文化对90后的影响非常大,“比如他们喜欢自拍、分享和互动,这都是互联网时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吴晨光在采访中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对互联网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也经历了从非互联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没有互联网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是90后一出生就有了互联网,随着不断发展,互联网遍布生活中的每一处,他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举例说,自己早年做记者的时候查资料都去图书馆,而现在的年轻人一上网什么信息都有,“所以他们的视野比我们开阔多了”。
但吴晨光也在采访中表示“90后新人基本功不太好”。以他从事的媒体行业为例,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很多人自己开个微信公号就可以写东西,发布什么内容自己说了算。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人都自己说了算,最后的问题是总以为自己是‘老大’。他们知识面和视野开阔,有灵气,但他们做东西比较粗糙,通常想得不够深入,这都是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
“如果说90后非主流,那什么是主流呢?90后正处于20岁出头的年龄阶段里,你不能要求他们的想法和70后一样。一个人不可能有超越他这个年龄阶段里的想法,比如90后现在想的就是恋爱结婚,而70后现在几乎都结婚了,应该更多地考虑养孩子和养父母,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质。不能用现在的70后、80后去和90后比。”吴晨光认为,“90后这一代人互联网特质很明显,他们需要利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做事,正确理解互联网是什么很重要。”
80后:90后只是更年轻
在北京玩音乐的很多年轻人都听说过位于五道口的O2录音棚,它的全名是北京天铖乐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CEO是80后王天居。200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
“我毕业时,大学毕业出来创业的人还是少数,可以说很新鲜,那个时候学生创业会当做故事来聊。”王天居说,“80后毕业后,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外企、央企或者考公务员,更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安稳,可能只是个别人会去尝试创业。”
今年7月,一项通过对全国近6万名毕业生的调查形成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这一届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为6.3%,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90后步入社会面对的环境和80后是不一样的,现在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这一两年,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创业也成了大家更愿意讨论和关注的事情。”王天居认为,社会变化快,使90后的生活状态也更不一样,他们的就业思维不再传统,更多人愿意去尝试创业。
在王天居的公司里,大多数人都是90后。在他看来,“80后和90后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他们只是更年轻,想法更有激情,做事更有冲劲,也更情绪化一些。”
王天居告诉记者,一名正在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所在学校建议他毕业后去企业做相对稳定的工作,可这名实习生非常反对,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一直在和学校“作斗争”。“如果换做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也就顺从学校了,而他们这些人更坚持自我。”
不过,在王天居看来,90后身上的特点在80后身上也有,每一代人都从这个年龄段过来,也会有一些同样的特质。“只不过现在社会言论更加开放,大家有平台说出自己的看法,信息传播也很快,社会快速变化让90后站上了舞台,其实每一代人本身没什么差别。”
“90后被贴标签,是这一代年轻人进入大众视野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被大众简单地认知。伴随着成长,他们终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每一代人可能都会经历一个从没标签到有标签再到没标签的过程。”王天居认为,如果90后非要有什么共同标签,那就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