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楼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现已被辟为姜堰区新四军革命纪念馆,为江苏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建筑,因其位于姜堰坝口西去的通扬河(亦称运盐河,系汉代吴王刘濞开凿)向南拐弯处,故名“曲江楼”。
2015年7月17日,为探寻抗战印记,我们采访了曲江楼负责人王馆长。他现任姜堰博物馆馆长,问清我们的来意后在百忙之中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曲江楼的古今文化。
1937年夏秋,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开始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接受国民党改编,改编成国军新编第四军,双方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陈毅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代军长。但由于“新四军”是共产党部队,遭到国民党排挤——控制其枪支粮饷。
1940年,叶飞先率领其部队来到泰州,与泰州当地势力“二李”(李明扬、李长江)发生冲突。陈毅部队随后赶到,号召团结抗日。由于“二李”与国民党嫡系部队首领韩德勤之间有矛盾,陈毅认为不能再将其逼上绝路,于是与他们谈判言和后去往黄桥。
旧时民间流传这么一句话:“金姜堰,银曲塘”,足以体现出当时姜堰物资的充裕,当时姜堰的粮食供往上海、无锡多地。韩德勤奉国民党指示欲将“新四军”从苏北赶回江南,不允许姜堰的物资流向黄桥。陈毅为了维持部队生计决定攻打姜堰,首战失败,第二次便选择在夜间作战,终于在9月13日打下姜堰。当时的姜堰人民并不了解“新四军”,战士们只能在打下姜堰之后席地而睡,不敢冒昧打扰百姓。清晨,百姓发现了这样一群穿着破旧衣服睡在大街上的战士,被他们的艰苦所震撼。
9月14日,陈毅、粟裕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机关进驻姜堰,在此作宣传讲解。士绅大户听闻后纷纷表示同情,“一致对外”的星星之火在群众中蔓延开来,地方大户毫不吝啬地为“新四军”提供粮饷,贫穷的百姓也让自己的子女加入“新四军”。
小楼不语,却见证了烽火战乱中军民力量的传递。陈毅、粟裕在这里运筹帷幄,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陈毅请韩紫石主持正义,出面召开苏北各界代表会议,团结一致,共同抗日。韩欣然赞同,随即联合黄逸峰、朱履先等发函韩德勤、李明扬、陈泰运,“希望停息战争,一致抗日”,并提出五条建议。李明扬、陈泰运均复函响应,唯韩德勤拒之不理,且乘机要挟:“新四军如有合作诚意,应首先退出姜堰,再言其它。”陈毅从苏北全局战略出发,与粟裕、钟期光商定,确立了以退为进的方针,决定让出姜堰。
是年9月27日,曲江楼上召开“苏北军民代表大会”,陈毅在会上慷慨陈词,再度表明团结抗日初衷不变,只求抗日有份、抗日有地。陈毅说:“韩先生现在要新四军让出姜堰,我们认为不成问题,而且只要对抗日多少有一点益处,我们还可以作出更大的让步……但如果你方认为我们力量不足而退出姜堰,仍然进攻,我们就要采取必要的自卫。”
1940年9月30日,陈毅率部队如约离开姜堰去往黄桥。10月初,“黄桥决战”爆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陈毅将军指挥若定,利用争取友军、瓦解敌军的战略,终于以7000人的兵力粉碎了3万敌军的进攻。陈毅将军战前在曲江楼内运筹帷幄,为我军决战黄桥前打赢了政治仗,为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王馆长最终还为我们点明了曲江楼对于“黄桥决战”的意义——决策在姜堰,决战在黄桥,姜堰的粮食物资、曲江楼上的全方位运筹斡旋为黄桥决战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如今,正值抗战胜利70周年,曲江楼今日正在经历它的第二次全面修缮。王馆长告诉我们,这次修缮是对它内部的再次布置,同时也会增加消防设施。虽然新的姜堰博物馆气势宏伟、融合了现代科技,但曾为姜堰博物馆的曲江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不变,这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它曾被评为“江苏最美的地方”之一,常有当年于此作战的战士的家属来此缅怀凭吊。陈毅后代及许多上海市民也曾来此缅怀将军往事,体会将军当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之豪迈。
抗战记忆在时光流转中依然鲜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前行。“曲江楼”不仅是一个地标,它更是我们追忆往事的凭借。
(淮阴师范学院 郑玉婷 魏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