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网购狂欢余温仍在,商家又纷纷做起了“双12”网购促销的广告。就在广大大学生不小心“躺枪”成为“剁手党”“代言人”,并陷入舆论漩涡之际,一项调查结果的公布算是还了大学生部分清白。
南开大学南开青年报社近日对大学生“双11”网购的抽样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购买动机是因为价格比平时便宜且所购物品确有需要;仅有2.5%的学生是因为完全受到价格诱惑;大学生网购总体偏向于购买衣物等生活必需用品;电子用品以及其他高档消费用品所占比例不到15%;大学生网购花费时间半小时以内的占45.24%。
这和社会及媒体眼中不顾自己经济实力,因沉溺于网络购物,而造成大量时间、金钱浪费的大学生“剁手党”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样看来,理性消费仍是主流,不必对大学生“双11”消费过于敏感。
诚然,在“双11”期间,大学生消费普遍要高于平时,但消费水平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盲目消费。大学生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所购买的物品多是从实际出发。多数同学把“双11”当作一个省钱的好时机,甚至会把近期所需物品攒在当天一并购买。虽然有部分学生消费数额偏大,但也可能是基于其较强的经济基础,大多不会超出正常支出的范畴。因地域发展水平差异,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单以支出金额为标准来权衡大学生是否盲目消费显然不科学。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即使大学生有着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有限的收入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购买行为。多数学生的生活费在维护日常开支后,并无力购买高价商品,因此消费通常较为谨慎。虽然分期贷款等提前消费平台已有一定规模,但是腾讯科技《企鹅智酷》栏目的一项调查显示,真正使用过网络分期贷款的学生比例较低,仅占21%。消费冲动与群体效应确有导致消费者盲目消费的可能。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可能性直接指向整个大学生群体,把极为少数的盲目消费的案例泛化到所有大学生。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大学生群体亦存在刻板印象的误读,认为伴随网络成长的90后消费观念超前,自控力差,更加倾向于盲目消费。同时部分媒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存在误解,过多地为大学生贴上盲目消费的标签。而大学生群体还未真正踏入社会,既缺少意见领袖又没有好的发声平台,对于这种误读常常处于失声状态,类似舆论氛围,很容易让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群体存在盲目消费的现象产生认同,出现认知偏差。
当然,有些大学生自身的行为也确实难辞其咎。在心理学上,“剁手党”可称为强迫性购物。这类人群失去了对购物行为的控制,持续过度地购物,造成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浪费。但现在在网络环境以及自嘲的亚文化中,“剁手党”已经慢慢被泛化,大学生作为网络用语的主要使用者,“剁手党”的自我戏谑更是居多,为不少媒体提供了一个佐证的渠道。
退一步说,就算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盲目消费,我们也无需对此过分敏感,“双11”所营造的生态环境就是一个不断引诱消费者消费的商业模式,不光是大学生,整个社会都应该为这个略显畸形的“双11”营造的网购狂欢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