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社区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断显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素菊,从事传统文化社区推广工作已有10年。在她看来,社区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力量,社区实践是中华传统文化大众传播的有效途径。
中国青年报:您一直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的社区传播工作,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的?
李素菊:当下,孩子的传统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孩子来说,周末两天的影响比之前5天的还要大。2004年,我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社区教育研究”项目,发现社区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部分,在当时的影响还很有限,社区的活动也比较缺乏,非常需要在社区进行文化普及教育、搞文化推广活动,利用社区的力量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影响学校的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到家长、社区,所以在中华美德教育推广项目实施中,已经有了与社区互动的经验。我真正开始投入到社区德育实践工作中,是从传统节日的推广开始的。
中国青年报:传统文化社区推广实践主要采取了哪些形式?反响怎么样?
李素菊:首先,是以节日文化为载体开展社区活动,使大家对自己居住的社区有归属感。比如北京南锣鼓巷的“惊蛰锣鼓”民俗文化节,惊蛰的时候“春雷响,万物长”,各种小动物都苏醒了。社区里,孩子们就扮演小蜜蜂、小蚯蚓、小蜻蜓等各种动物,在胡同里巡游,非常有意思。再比如春节的时候,社区老年社写对联,老年人写完就会让孩子们到各家去送对联,孩子们都很愿意参加。
其次,是以大讲堂的形式,开展中华经典社区大讲堂。跟现实问题紧密结合,有主题地讲,有选择地讲。比如我们会讲孝道,因为孝道是社区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还有,举办培训式的研讨会,把对社区传统文化推广感兴趣的人吸引过来。邀请专家讲课,培训骨干人员,用他们的力量扩大普及面,很多人经培训之后设计的社区活动都非常好。北京和平里街道小黄庄社区在2013年“中华母亲节”(孟子诞辰)时,开展评选优秀母亲的活动。请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参加,亲口喊出妈妈,或是用手语叫妈妈,感谢妈妈、歌颂妈妈,感动了很多参加者。
中国青年报:跟以前相比,社区在德育实践方面有哪些进步?
李素菊:以前社区的活动主要聚集在寒暑假,因为孩子们平时学业重,组织一些活动不太容易。现在很多社区都开始采用校社结合的形式,比如北锣鼓巷的宝钞南社区,就跟周围学校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学校跟社区签约,建立青少年学习基地。
同时,社区的主动性也在不断增强。以前是学校推动社区开展活动,现在是社区主动联系学校。北京花家地南里社区,每年暑假都搞简单的夏令营,社工带孩子参观、做活动,还请法院的人来讲法律知识。
很多社区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比如通州玉桥街道的“六小”道德实践活动,通过鼓励孩子们担任小楼门长、环保小卫士、家庭小孝星等,积极倡导文明行为。玉桥的楼门文化,也让每一个楼门像一个家庭一样,拉近了楼房中的邻里关系。
当然,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力量还十分薄弱,传统文化的社区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社区工作人员在不断创新,学者在努力推广,相信会得到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认可。
中国青年报:您觉得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模式会有什么样的创新?
李素菊:我所在的东方道德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座谈会刚刚召开。这20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一批人的坚持之下效果越来越好,社会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中华文化推广主要立足于学校,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尝试书院的形式。书院可以更多地面向社会,同时这也是一个有效的结合方式,用这种方式,可以把我们一直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把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动员起来。
比如山东尼山圣源书院就在推行乡村儒学,湖北仙桃的孝雅书院,倡导“孝雅”教育,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北京七宝阁书院,让孩子可以在业余时间感受国学文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一位老师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出发,开办了日日新学堂,讲求“自然而然”,主张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
中国青年报:当代青年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李素菊:传统文化是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是正能量。我从社工的工作,又走回到传统文化的推广上来,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这几代人普遍缺失的一课。从十几岁的青少年到60岁的中老年人,都没有接受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精神上仍感到空虚,这不是经济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的贫困。
弘扬传统文化也是给我们的精神注入一种魄力。当下青年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青年有了魄力,才能更好地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