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学界新著

站在世界看中国

新望(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2月15日   06 版)

    这些年,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的社会氛围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因为越来越多的国民走出国门,或留学经商,或旅游购物,对于“外面的世界”有了更直接的了解。这当然是好事。不过,也有不少人归来后感慨,外国也不过如此,渐生优越感,骄傲自得。

    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依靠强大的政府投资保住了8%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一些人看来,所有发达国家都深陷泥潭,而中国则一枝独秀。由此,一种自我排斥世界、妄自尊大的社会氛围逐渐蔓延开来。一些人言辞轻蔑地贬斥“西方那一套”,不吝辞藻地赞美现状,对于现实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避而不谈,甚至反对进一步改革。

    对于这种现象,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早就洞见其根源。她在数年前的一篇文章里尖锐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或者更早,各种版本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有的表现为直接排外,有的借近几年经济增长之力成为自大狂……

    熟知中国近代史的人们对于这种“自大狂”并不陌生。鲁迅先生就斥之为 “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因为当中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不断前进的时候,总是有人跳出来要大家仍唱老调子。如果说,中国在以前贫穷落后的时候,这种自大很容易被人们唾弃。那么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今天,这种自大的危害性并不容易被认识到。

    中国最近30多年的进步,得益于改革开放。其实,“开放”更重要,因为只有打开国门,思想解放,才能清楚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开放为改革提供动力,在一个闭关锁国的环境里,改革无从谈起。假如中国固步自封、闭目塞听,那么改革必然失去动力,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可能中断。在这个意义上,今天中国继续坚持思想解放、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就像文化老人周有光先生所说:“不要从中国看世界,而要从世界看中国。”这就要广纳群言,认真倾听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声音,广集众智,吸收了世界各国的经验和智慧。

    《看中国》就是一本“站在世界看中国”的书。这本书汇集了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近年以来对国际著名人士的采访。采访对象中,既有基辛格、斯考克罗夫特、莫德罗等著名政治家,也有科斯、科尔奈、青木昌彦等著名经济学家,还有福山、尤努斯等著名思想家。采访的话题,涵盖了中国模式、经济社会转型、未来改革等重大问题。这些人士对中国都很友好,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中国的现状,对中国的改革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

    中国经济正在崛起,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难题。只有站在世界看中国,才能清晰地看到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只有以世界视野来审视中国的转型,才能准确认识到中国未来的道路。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或许正是看到这本书的现实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推荐这本书时写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正在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崛起成为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国家。为了保证这一伟大而艰巨的转型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进自己的学识和能力。马国川先生这本书,汇集了他对20多位具有不同背景、不同观点、不同国别的名家的访谈录,讲述了他们对世界和中国的观察。很值得正在为实现大转型而努力的国人从中汲取营养。”

群团改革再出发的必然逻辑
铁匠诗人
站在世界看中国
学者聚焦: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
“十三五”规划建议:民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