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样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和《中日热点问题研究》两本学术文集,可谓恰逢其时。
日前,在《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中日热点问题研究》学术成果发布会暨研讨会上,与会学者表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日本战后70年发展,值得深入研究。而中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的严峻现实,中日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也越来越成为诸多学者的研究课题和公众热议的话题。因此,探寻战后70年日本发展的轨迹与走向,研讨中日热点问题和对日方略,展望两国关系未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武寅指出,我们在回顾战后70年日本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时,要弄清这70年对日本,对中日关系,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意味着什么?而仅仅回顾70年是不够的,因为日本70年前以失败告终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它是日本明治以来构筑的整个战争链条上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这个链条上此前已经发生的那些侵略战争的延续和升级。要想深刻地领悟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历史启示,就必须把视野放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再往前和往后看,通过连续考察这个贯通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视域,我们的思考就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中国驻法国前大使吴建民先生的发言则从空间维度展开,他表示,把中日关系的研究放在全球视野来观察,你会发现全球经济增长的中心在东亚;过去这个世界几百年是西方统治,今天的一个变化是新兴大国在崛起,特别是中国,我们看到今天世界许多变化都跟这个有关系,这是一个崭新的形势。这个新形势带来了全世界大反思,说明人们面临很多的问题需要寻找解决办法,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个反思的结果是必定会带来变化;哪个国家能够产生更好的思想就推动哪个国家前进,推动人类社会前进,它就能走在人类的前列。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副所长杨伯江从编者的角度,阐述了编写目的:首先在于厘清战后70年来日本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而从中发掘出决定、影响发展变化的规律与要素。其次,为分析当前、预测未来提供理论与史实的依据。洞察当今、预判未来,仅靠历史经验无疑是不够的(譬如,在新的时代背景与内外环境下,上述规律、要素往往会发生变形、变异),但却是最基本的。再次,整合、提升国内学界相关研究。国内关于战后日本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呈现零散和碎片化。在这一意义上,这也是国内学界有关战后日本研究的提升整体质量的一项系统化工程。因此,该书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的特点。
据介绍,《日本战后70年:轨迹与走向》一书,分别从政治、外交、安全(日美同盟)、经济、社会、文化、思想、中日关系等多个领域,对日本战后70年来的轨迹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剖析,在此基础对日本未来走向作出预测。《中日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基于“聚焦中日关系热点,汇集思想产品精华”的宗旨,遴选了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发表的有关中日关系热点问题的时政评论、中国日本研究权威刊物《日本学刊》刊载的有关中日关系的学术论文以及作者专为该书撰写的文章。其中,已发表的大多数文章经笔者根据中日关系形势的最新变化进行了修改补充。
该书作者中,有曾经的中日关系决策参与者,有多年从事对日工作的老前辈,也有美日等外国学者和中国旅日学者,更多的是中国中日关系研究领域的专家,还有初出茅庐的年轻新秀。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认为,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极具特殊性、重要性的一对双边关系,对日外交是我国外交大棋盘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棋眼”。他期待该书有助于关注中日关系的广大读者了解和展望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与今后走向。
来自中国社科院院内及直属机关的领导,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社科院等研究机构和大学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