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的老师杨诚不断地告诫着自己的学生:不用太在意比赛的名次。
第一次作为指导老师来参加挑战杯的他并不是不看重比赛,在他看来,学生坚持把科研成果出来了,对学生来说就已经是成功了。
他的学生胶塞的作品《海绵状石墨烯基可拉伸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已经研究了好几年,在这几年里,杨诚和学生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让他欣慰的是,学生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一直坚持着,并一路闯到了挑战杯的决赛。
在很多人看来,挑战杯并不只是一场比赛,还是一次创新成果的检验,也是一次找寻自己不足提升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各学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专家评委的点评都有可能让学生茅塞顿开。”杨诚说。
创新项目不只为挑战杯而做
在学校里,杨诚很忙,因为总有学生找上门来,“缠”着他要做科研项目。对于学生这份热情,他从不拒绝。
“我们就是希望学生有这个意识,这种意识必须呵护。”他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做出成果。在杨诚指导的学生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做一两年都做不出来任何结果。
“允许他们失败,其实他们在开始做项目时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做出来,也没有抱着功利心说是一定要因为参加挑战杯才做。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他们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也一样得到了锻炼。”他说。
在杨诚所在的山东师范大学,每年学生申请的创新创业项目有500多项,而真正走到挑战杯赛场的也就只有几个人,更多的学生则是在科研的过程中享受创新的乐趣。
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唐华明带来的作品叫做《基于红外辐射的回转窑表面温度监测系统》。在读本科阶段就着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他可没想过要参加挑战杯。他只是想着,一定要把这个红外监测系统做成功。
那时,失败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第一次做监测信号都出不来,因为元器件选择不当,电路板常常被烧掉。”重复的实验过程枯燥而单调,但唐华明和他的小伙伴却一直坚持着。
一年前,他开始和水泥厂合作,研发应用在回转炉上的红外测温设备,也就是此次挑战杯上的作品。
研发的过程同样艰难,为了精确监测回转炉的温度,他和团队在实验室里一遍一遍地模拟。最终,这套系统被成功应用在水泥厂。
最初,水泥厂的工人并不看好这个系统,依然拿着原始的温枪测温,直到一次差点发生严重的事故。那一次,回转窑的窑头抽风机出了故障,原本要往里抽的抽风机开始往外抽,这导致窑头的温度瞬间升高,并伴有喷火。这个时候,唐华明通过监测系统发现了异常,阻止了要走过去的工人,“再晚几秒钟,后果就不堪设想”。
这一次被及时阻止的事故让工人和厂长对唐华明和系统刮目相看,厂长还因此开始帮他推销起了这个系统。
“不仅是防止事故发生,我们的系统还可以使回转窑的运行率提升,每年可以为厂子节约几百万元的资金。”唐华明说,这样的成果让他体验到自己创新所获得的价值,而这远远要比在比赛上拿到成绩更重要。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也更加重视氛围的形成,让创新创业不只是为了应付比赛而存在,而是成为学生的常规行为。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依托大学生活动中心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地,建立了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其中校级18个,院级14个,企业创新创业俱乐部22个,学校的“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27年,每年都会有3000多件作品,万余名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已经蔚然成风。
比赛不是创新项目的终点
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卢星宇参赛的作品《“Rubic”大数据分析模块化基础平台及示范系统》一出现在展示现场,就招来了众多企业的关注。
“有投资人已经对我们表示了兴趣,有的已经有了签约意向。”他说。
这个致力于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在各个场景的模块化平台已经申请了五项专利,并成功应用在中国移动等五个企业。事实上,这并不是卢星宇第一次参加比赛,在刚刚过去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他同样收获了很多企业抛来的橄榄枝。
为了成功研发出这样的平台,卢星宇已经为之付出了6年。从2009年进实验室,到2010年开始做云计算,到2013年开始做模块化研究,再到系统真正成功,这中间他也走过很多弯路,但他都一点一点克服了。
挑战杯之后他依然会带着这个项目前行。在他看来,比赛并不是他的项目的终点,他希望通过这个比赛检验自己的成果,并找到合适的平台继续进行研究,优化项目,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落地。
在比赛中,不乏“比赛完了,项目就结束了”的状况,一些作品停留在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阶段。“这样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自娱自乐。”在场外等待学生的一位老师坦言。
一些企业也有着同样的观点。来自广东瀚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商部的李家洪来到了挑战杯的现场,他希望为公司找到合适的项目,但同事们在展示现场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几个可以落地的项目。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很多只停留在做研究,有一些参加完比赛或者完成专利申请,学生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但企业需要的是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他说。
创新的激情还要再多些
4件作品入围挑战杯终审决赛,这对于综合实力并不算强的普通高校洛阳理工学院来说是个值得欣慰的数字。为了让学生们感受到外界创新创业的激情,学校派出了30多名学生的观摩团。
“我们学生的创业激情还得再多一些。”该校随团来参加挑战杯的指导老师周岩说。
据他介绍,学校很重视创新创业氛围,每年都会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申请。“每年大约有几百个项目申请,30%左右能被立项,立项的会给予部分资金支持。”不过在他看来,这个数字跟学校的两万多名学生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有些学生可能怕创新创业项目耽误学习,有的学生思想保守,也许根本就没有这种创新创业意识。”他说。
而学校也在尽力地调动着这种创新的激情,一些有过创新创业经历的高年级学生会被安排给低年级的学生做分享,一些参与过挑战杯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煽动”学生有机会就要去申请创新创业项目。
而来自指导老师的激情同样需要去调动,因为这对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完成同样重要。
“就拿挑战杯来说,一个学生的挑战杯项目,指导老师至少需要指导其一年的时间,而在没参加挑战杯之前所付出的时间则更多,但这部分时间是不算课时的,也没有任何报酬。”杨诚说。
在过去几年里,他已经指导过很多学生做创新项目,用他的话说,凭的就是“自觉”。“学生来找我,我总不能拒绝,老师也愿意看到学生有这种创新的积极性。”在他看来,学校应该有适当的鼓励机制,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