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教育周刊刊发报道《“出身”挡住保研路》,讲述了几个非211高校学生拿到了本校的推免资格,却因为“出身”缘故被名校拒之门外的故事,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起热议。
有观点认为,保研看“出身”无可厚非,211、985院校的学生是高考的胜利者,又在名校熏陶4年。他们确实更值得青睐。
而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教育名家的赞同。
2015年12月24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推荐免试招生规模不断增大,不少名校的热门专业推免生招收人数已经过半,以北京大学为例,2016年拟接收推免生2167人,占招生总规模的49.77%。其中,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招生规模为240人,推免生录取208人,占比已达到87%;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学院推免生拟录取人数分别占比81%和82%以上;教育学院和个别跨学科门类甚至只收推免生,不再招统考生。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先生认为推免制度是一项科学合理的制度,首先,评价的尺子是学校希望的,成绩加上其他学术科研实践类的综合测评使推免制度更加灵活和全面,不像考研那样成为第二次高考、走入僵化,无法招收到研究机构青睐的研究性人才;其次,推免的选拔方式是科学公平的,推免资格获得者比例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优秀人才的“不入围”,并且,在本校本院公开的制度能有效杜绝弄虚作假,因为就近公开是最好的监督。
而在谈及保研“出身”的问题时,陈志文表示,以“出身”论人才是一种有效的快速筛选人才的方式,随着高考越来越水平化,在层级上发挥失常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并且,录取完全搞平行志愿,进一步让大学的生源鲜明分层,学校层级差别越大,学生的差别也就越大。在非211学校里确实存在一部分优秀的人,但那只是占到20%的比例,对高校而言,与其耗费人力物力去在20%中寻找人才,不如直接从211、985院校中直接选拔人才来得更轻松些。
“‘非211出身保研失败’与其说是招生歧视,不如说是高校的一种次优选择。”网络上的这句评论,和陈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但也有不少人认为,保研是不该看“出身”的,推免名额向211、985高校倾斜有其合理性,但如此设置“出身门槛”并不妥当,有歧视嫌疑。
他们认为,985、211学校整体学生素质可能更高,但这样一刀切的方式影响了很多非985、211学校学生的发展空间。
有评论说,一句“出身”不好就把他们参加名校复试的资格取消,是扼杀了学生的付出,也是对这些学生的不尊重。
韩伊是一所非211院校的大四学生,拿到了学校的推免资格并保送某211院校。
“读那篇文章的时候真的差点儿哭了,其中一个同学的经历和我很像,被自己向往了好久的学校拒绝了的感觉是很难受的,就像是你喜欢了好久的一个人,你觉得自己变得足够好终于向他表白,结果他说你没有资格喜欢我。”
她说,一些学校偏好211、985院校的学生自己也能够理解,可是一些评论真的让她感到心堵,有些评论里说,现在那么牛,为什么当初不考上211、985呢。她说,“地域差别你懂吗?在你们那儿能上211甚至985的分数在我们这儿能上个普通一本都不错了,有时候可能只能上个二本!高考失误考砸,你知道吗?!”
还有一些非名校毕业生发出了理性的声音:承认与名校生的差距,与其抱怨不公,不如默默努力。
王筱就是一个靠努力实现逆袭的榜样,她是东北一所普通高校非热门专业2015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某知名互联网公司。
她不觉得自己有多么“励志”或者“优秀”,“身边也有非名校出身的同学,签了腾讯、阿里,或者考研到北大、武大,他们真的很拼,也听朋友讲过个别985院校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年年挂科甚至都毕不了业。关键的不是‘出身’。”
“当然那些牛校里的牛人我依然比不过,他们做着我做不了的项目、讨论着我听不懂的课题,但是人各有所成,我所做的,只不过是不想负了自己的那颗初心,只是不想差太远罢了。”
“曾经抱怨过找不到实习是学校不好,其实也不过是自己不够优秀到让他们眼前一亮,倘若是我做出了什么优秀的项目或者在什么比赛上拿了大奖,怎会无法打动他们,又或者,我厉害到自己创业,就不用去找实习了吧。”
“好学校好专业,是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平台更多的发展机会,有这样一个机会的你应该好好把握做出一番事业来,如果没有,也没必要自暴自弃、妄自菲薄,没了外在的那一层‘金子’,自己去镀就是。”王筱说。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