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上,朋友圈被一堂“微信公开课”刷屏。
我收到3位朋友发来的截屏图片,他们告诉我,我是他们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我们都是要好的朋友或同事,自从加了微信后从没中断联系。
你的微信是哪一天注册的、第一个朋友是谁、发出第一条朋友圈的时间,只要打开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活动链接,这些“第一次”都会浮出水面。另外,你还可以查看2015年发表的微信朋友圈的总数量、红包发送情况、到过的位置、好友数量、获赞数量、走路步数等。
用一个时髦的词概括,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描述你的“人物属性”。没错,通过大数据看人物属性,已成为当下流行与成功的经典案例。这些数据也被社交工具一一捕获,这说明你生活的点滴已彻底和网络社交工具“融合”。
“微信公开课”里展示的数据不算多,但它基本上囊括了网友想秀的“痒点”,所以,轻易形成一次刷屏并不奇怪。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工具,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社交媒体的崛起,潜移默化强化了人们“晒”与“秀”的冲动和意愿,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者又不自觉地塑造着自己的社交角色。
很多人都有着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生活的习惯。每天刷朋友圈,不难发现“晒”与“秀”的一轮轮竞赛,美食、景色、观点层出不穷。“微信公开课”也算是一次绝好的展示时机。这些数值是你的“人物属性”,也是你在这个时代的“社交角色”。
如果“微信公开课”呈现的仅仅是一些展示人际关系与个人生活的数据,未必能瞬间在朋友圈“爆棚”。真正让人感动的恐怕还是那句“你微信的第一个朋友是谁?你还记得吗?你们现在还联系吗?”
你的第一个微信朋友真的是很重要的人吗?未必。就像我的第一个微信好友,我已经想不起是在什么情况下加的,偶尔他在路过我生活的城市时,会和我打个招呼,仅此而已。但这丝毫不影响那句戳心窝的问候,让人感怀。
在1月10日晚上,微信公众号“新世相”推送了文章《不再联系,并不是不再记得》。“有时候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生活里:不再联系的人,恰好是我们最难忘掉的人。不再联系,并不是不再记得。到最后,我们反倒记住那些不再联系的人。而那些每天庸常地会面的人,好感与耐心被一点点分摊在日常交往里,结果是,多少个天天联系的人,比不过一个不再联系的人”。
感念与遗忘,永远都能直捣人心深处。
就像所有的“刷屏”事件一样,那天之后,“微信公开课”有影无踪。好在,这一堂公开课提醒了我们,“来时的路”总是应该回头看看。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传统的日记本变得陌生。大概从博客年代起,人们都很少再在日记本上写点什么了。如果要记录,夜深人静的晚上,写博客是最好的方式。微博微信以及手机客户端的崛起,更方便了人们的记录。所有紧跟时代的人总是不愿意被落下,每一个新产品面世,如果不尝试着去体验它,就难免担心自己成为“老古董”。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对新产品的体验都是“进行时”的,它成不了“过去式”。
走在路上低头看见一片树叶,或者抬头看见一朵白云,或者雾霾之后看见久别的蓝天,然后发一条朋友圈,这是我们如今已经习惯的存在方式。发完之后,你的分享体验也就结束了,有多少人会去翻阅几个月前你在微博里或者朋友圈里发过什么、写过什么呢?
“现世”的记录与感受只是改变的一种。当你习惯了在朋友圈分享生活,你有没有发现,选择读一本书时,你会下意识地在脑子里闪念:这本书是否适合在朋友圈里展示,能否引起朋友们的共鸣,甚至适不适合维系你线上社交的角色;当你出去旅游或者休闲时,也会下意识地优先选择适合拍照的、或者符合朋友圈浏览习惯的活动。
所有发生在你身上的改变都是不知不觉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方强调“我们一直在改变,用开放连接,推动生态发展。而有些从没改变,就像我们刚出发时一样”。技术改变世界,我们不得不仰仗技术的进步来获得更好的生活。“微信公开课”刷屏之后的第二天,微信帝国缔造者张小龙也刷了屏。微信公众号“博客天下”随之推送的文章和张小龙有关,摘要很醒目:“1月11日,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他分享了微信的价值观,同时表示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太多时间。”
哪怕有断章取义之嫌,我依然喜欢“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太多时间”的提醒。或许是时候反思一下了,我们到底有没有遗忘什么?
陈方